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种田之锦绣荣华 > 第16章 京城事宜

第16章 京城事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大部分马骡都被林易他们先带回来了,只留了些牛驴在后面,但要拉大宗行李,还是不够,林易早已和镖局谈妥,租用他们的车马,并再雇镖师押镖。

车队到时临近晌午,镖师们在林家用了一顿饱饭,拿了银钱便离开了。

院子里简单分着行李,福顺则向林智林易禀报情况。

他才放出风声要卖地,便有好多家来询问,福顺按着先来后到,和最先来问的人家谈了,对方诚意很足,给的价也实在,很快就谈妥到衙门里办好了过户文书。

商铺出手时间长些,主要是一间位置一般的耽误了时间,连着两家都没谈拢,好在长安繁华,位置再不好也有得是买家。

田产商铺都出了手,期间和魏家签好了宅院的租赁合同,行李也都打包好,一切就绪,福顺又前后梳理一遍,见确实无遗漏,便启程出发。

牛车速度本就慢,民道不比官道路况好,再加上路上天气转寒,有的地方下着秋雨,路便更加泥泞难行,路途虽坎坷,好在是一路无损无伤,行李和银钱都平安带回。

交待完情况,福顺从怀里拿出一封书信给林易。

“小的在长安处理田产铺面,周家老爷知道后来找小的,话中很不赞同老爷卖京中产业,还说若是缺钱,可先从他那里拿。小的也只能说是老爷的吩咐,周老爷无法,最后只给了小的这封信带给您。”

福顺也不明白为什么非要把长安的产业处理掉,他近些年在外面做事,对家里的收息还算了解,总觉得按照这个收益,应当不至于负担不起老夫人的丧葬费用。但这是主子的安排,他照做就是了,无需问那么多。

林易接过书信,却没立刻打开。他大概能猜出舅兄说些什么,晚间再回信也就是了。

福顺回禀完,便退下自去休息。

林智和林易一人拎一个钱箱子回自己家。

先前买地的钱还欠着自家媳妇呢,如今钱到手了,当然是先还上了。

西院正房,周佩宁正指挥人搬东西。

回来这么多天,家具总算到了,她也可以大展拳脚布置房间了,还有林安澜的房间,到现在家具也没齐全,得赶紧安排上。

见林易拎着有些分量的钱箱子,她便知是来‘还钱’的。正房里忙着放家具,二人便到林易的书房里。

林易打开钱箱,里面是一个个的金元宝加一些散碎银两。

将要还给周佩宁的钱拿出,数数剩下的钱,林易估摸着大哥那边也是剩这么多,两边加起来,便足以将先前望山看好的隔壁县的田庄拿下。

他们现在在老家,物价比长安低了一倍不止,还不用出门应酬,钱放在家里也无用,不如多置办些产业留给子孙。

林易在书房现找了一个箱子给周佩宁装钱用,合上手里的钱箱,叹道:“买完地,手里可是没钱了。家无二两银呐!”

他本是开玩笑,但被此时来拿落在书桌上泥哨子的林安澜听到了。

她不知道隔壁县田庄的事,还以为林易话中的‘地’还是先前买下的六百亩,问道:“咱家没钱了吗?”

林易‘哈哈’一笑,顺着说:“是啊,家里没有余钱了!澜娘以后可要节省着花用啊!”

林安澜虽然觉得自己也不出门,不买东西,花不了多少钱,但还是认真点头。

林易和周佩宁被她认真的样子逗笑,不再说钱的事。

林安澜则在想,家里没钱,光节省可不行,还得能赚才行。开源节流,开源在节流之前,自然更重要。

她忽略了家里有六百亩地的事,怎么也不像穷人家。但就算想起,在林安澜的观念里,田地也赚不了多少钱,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因为在现代,粮价很便宜,若是不种植经济作物,只靠种普通粮食发家致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而林安澜恰巧知道,古代对于田地种什么也有要求,若是只追求高收益作物而不种五谷,会有非常严重的刑罚。想来大虞朝也是如此。

而其实,林家只靠这六百亩地也能过上富足生活,还能继续供子弟们读书。

全然不知这点的林安澜思索着要如何开源。她不是没有能赚钱的点子,问题就是这种点子太多了,她一时不知道选哪种合适。

林安澜回到自己房间,对莲心说:“我要午睡一会儿,莲心姐姐也去休息。”

莲心给她放下床帐,并没有出去,而是坐在外间窗前做针线。

林安澜并非真正的午睡,而是进了静心书斋查阅资料。

感谢那位出版社朋友的好主意,让她把藏书楼里的书好好整理了一遍,建立了电子索引系统,找书方便快捷多了。

她打开电脑,找到技术类书籍分类,浏览着书名,寻找目标和灵感。

最终,林安澜将目光锁定在一本名为?陶瓷手记?的书上。

回想一番在家里见到的各类瓷器样式和颜色,林安澜眼前一亮。

就它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