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能够有自己想法,改造事物甚至新发明一样东西的人,已经不是普通匠人。
林智明白岳木匠的意思,只是林三郎本来也只是想学些基础,而非要做个木匠。他儿子不仅是对木工感兴趣,还想了解陶瓷制法。他觉得,若是让林三郎看了铁匠,泥瓦匠的做事过程,也会感到好奇的。
只是木工是百工之首,林三郎最近研究的水车由木匠所造,所以最想先学的也是木工手艺。
“三郎,你和岳师傅说吧。你学木工手艺是为何?”林智觉得还是让林三郎向岳木匠表达自己想法的好。
“我看二松哥做木工,自有章法,遂对木工手艺感到好奇。我不知道自己在木工上天赋如何,也不求学岳师傅压箱底的手艺,只需学些基本技法,日后有新的想法,自己能动手做出来即可。”林三郎实诚,他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岳木匠想了想,问道:“可我不会改造水车,只会打些寻常物件,手艺比不上京城甚至州城的大匠,你也愿意跟我学吗?”
“做任何事都必须打好基础,若根基不稳,有再多想法也如空中楼阁。”林三郎觉得岳木匠会的东西对他来说足够了,如果以后真有做不了的东西,再找匠人做就是。
所以,对他而言,不用学得很深。当然也不能太浅薄,学了和没学一样也不成。
岳木匠便不再犹豫,说道:“这样吧。我也不收你做徒弟,你尽管来学,想知道什么我不会藏私,都教给你。你能学到什么地步就看你自己了。”
林三郎见他松口,忙行了个大礼。
岳木匠说不让他做徒弟,奉茶不合适,便行个礼表示诚意吧。
林智送上带来的礼物和束脩。
“林家湾水车还没改造完,而且我家还缺些桌椅家具,岳师傅可愿接下这两单到我家做,顺便也能让三郎跟在身边学习。”林智说道。
岳家村和林家湾不算远,但每日来回也很麻烦,林三郎现在身上还带着孝,也不好住在别人家里,思来想去让岳木匠上门比较好。
岳木匠看看林三郎,去掉他带孝这一点,他也不是很想林三郎住他家,出点什么事他可担不起。
那水车他也有些兴趣,便想了想说道:“水车改造我会去,只是我这里也有不少订单没做。三郎刚开始学,就是练些基本功,不如之后让我两个儿子去,如果有什么他们也教不了的,再来寻我。”
“既然是岳师傅的安排,三郎自当遵守。”林智并不反对,替林三郎答应下来。
听说又能去林家,岳二松很高兴,他还没见着那位望山大叔呢。
事情谈妥,林智带着林三郎回家。岳家三父子会过几日上门。
林三郎正式开始学艺,林智在诗书上对他的要求却更加严格。
他认为,林三郎日后即便不出仕,也必须多学些诗书文章。还未定性的年纪,若是放弃读书,没了书中圣贤道理的教导,孩子容易移了性情。
林智对家里孩子的要求是及冠前不能停止读书,除非谁能在这之前就考中进士出仕,他便不再约束。
能在弱冠之年得中进士者寥寥无几,都是万里挑一的人才。这些人有本事中进士,也不需要他的督促了。
而且,谁说考了官就可以不用读书啦?做官需要的学识只会更多!
所以林三郎陷入了忙碌中,时间几乎被占满,除了读书和做木工,完全没时间做其它事。
看得林四郎和林五郎连连摇头。
林五郎知道林三郎要学木工的时候还动过心思,是不是学了木工就可以不用读书了。
现在看到林三郎这样,立马息了小心思。
时间匆匆而过,即将入夏,天气也逐渐炎热。
林家湾的学堂终于即将完工。
三间学堂,一座供先生居住的小院子,都是青砖大瓦房,用料扎实,比之村里大部分人家的房子还要好。
学堂落成,还缺位先生。
林易在学堂开工时便派人去找先生。
因为学堂要招女孩,教书的先生必须要能接受这一点,过程还有些艰难。
最开始寻到的人不愿意教女学生,第二位嘴上倒是同意了,但林易见过人后发现他并非真心愿意,而是因为生活困窘,急需找到份工作,所以口不对心。
这样的先生林易是不敢用的,区别对待学生会引发许多矛盾。学生以及家长之间是怎么想的林易左右不了,但先生的立场,必须居中持正。
千挑万选,找来一位年近五旬的老夫子。
林易深入交谈之后,觉得此人学识尚可,人品端方,更难能可贵的便是没有其他先生流露出的对女孩读书的不满。
林易打听之后,知道这位姓任的先生只得一女,没有过继男丁,也未招赘,仔细挑选之后寻了妥帖之人将女儿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