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徐宣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中。她一直在努力寻找平衡,尽量在工作和个人目标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切入点,然而此时的两难选择让她倍感压力。
她没有告诉父母,因为她不想再让他们为她担忧。她也没有向同事透露,生怕显得自己无法承担工作责任。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心中反复权衡利弊,尝试做出最好的选择。
几晚的睡不着觉后,顾徐宣决定先给公司负责人发了个邮件,提出希望能够推迟出差的时间,解释了自己有考试的原因。虽然她知道这个请求有可能会遭到拒绝,但她还是决定尝试。为了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她在邮件中详细阐述了自己为了做好这个任务已经付出的努力,并表示如果推迟出差,她仍然会努力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接着,顾徐宣又对自己的考试做了一些调整,决定加强最后阶段的复习,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抓住考试的重点。她打算利用出差前的一周加紧复习,争取把复习进度拉上来。虽然知道时间紧迫,但她仍旧充满决心。
最终,公司领导同意了她的请求,允许她推迟出差的行程,并表示理解她的个人安排。虽然她仍然需要加班赶工,但至少在考试期间,她不需要为出差的事情分心。
考试当天,顾徐宣带着一颗紧张而坚定的心情进入了考场。回想起这几个月的努力,她感到心中有种踏实感,虽然疲惫,但依然充满了希望。她知道,这场考试的结果并不会决定一切,但它确实是她为自己梦想而奋斗的一部分。
几周后,顾徐宣收到考试成绩的通知,结果虽然没有她预期的那么完美,但仍然达到了她的目标。她松了一口气,知道自己在这条道路上至少走出了第一步。她感到满足,但又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的路依旧漫长。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顾徐宣逐渐适应了这种高强度的工作与学习平衡的生活。虽然有时感到身心疲惫,但她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目标。在不断地努力中,她不仅在公司中表现出色,也在自己的学术道路上找到了新的动力。
她明白,这条路没有捷径可走,但只要坚持,付出总会有所回报。每一个挑战都让她变得更加成熟和坚韧,她也在这条充满荆棘的路上,看到了属于自己的未来,哪怕它还在远方。
顾徐宣离开了上一家传媒公司,带着满腔的希望来到北京,开始了她的新的学习生涯。这个繁忙的大都市给了她无数的机会与挑战,也让她深刻感受到,自己离梦想虽然近了一步,但依旧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每一天,她都在图书馆、课堂与生活的琐碎之间奔波,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专业、更有能力。
尽管生活忙碌,顾徐宣偶尔还是会忍不住翻开社交软件,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有时候,她看到自己曾经认识的人,或者一些曾经对自己有影响的人的动态。每当这时,她总是会想起张鑫然。那个曾经陪伴自己度过无数日日夜夜的人,曾经一同讨论未来的梦想,现在己经不再活跃在自己的世界里,走得越来越远。
她常常会看到张鑫然分享的照片,微博的坐标展示着他到了哪些地方,哪里的剧组的拍摄现场。他站在不同的城市背景下,穿着工作服,手里拿着摄影器材,镜头里是一幕幕充满生气与创意的场景。她注意到,张鑫然已经在摄影行业中建立了自己的地位,他的作品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虽然照片背后是忙碌与压力,但从他的笑容中,顾徐宣看得出他依旧在享受着这份事业的挑战与成就。
看着那些照片,她的心里五味杂陈。有些时候,她会笑自己曾经的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笑自己怎么会做出那么无厘头的事情。曾经想要与张鑫然一起走向的未来,分享彼此的梦想已不复存在。她知道,他们现在所走的路已经有了明显的分叉。她在北京努力着自己的学术追求,而张鑫然则已经全身心投入到了自己的摄影事业中。
“你说得对,我们终究是有不同的方向。”顾徐宣低声自语,忽然意识到自己并没有必要继续沉浸在过去的回忆里。她知道,自己已经走出了那段关系的阴影,虽然偶尔会感到失落,但她的生活已经不再围绕着张鑫然旋转。
有时候,顾徐宣会笑着看向天空,对自己说:“他有他的世界,我有我的路。”她知道,未来依然充满着不可预见的变化,但她已经学会了更独立地面对一切,去追求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而不再依赖任何人的存在来定义自己。
渐渐地,顾徐宣发现自己的心态变得更加成熟。她依然会偶尔翻到张鑫然的社交平台,看到他远在他乡的拍摄工作,偶尔心中泛起一丝感伤,但更多的是一种释然。她明白,彼此的生活早已不同,过去的那些情感也早已被她妥善放下。
然而,不知不觉中,她心中也涌动着新的希望。
也许,她能在这座城市找到属于自己的光亮,也许,未来的某一天,她能站在自己的舞台上,而这座城市,不再仅仅是张鑫然所在的地方,也不再只是她的梦想的起点,它将成为她自己人生新篇章的见证者。
终于,她决定拉黑他的微博,注销自己的账户。一切,就让一切重头再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