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徐宣在贵州的拍摄中遇到了意外。
那是一场紧张的追逐戏,她本应由替身来完成一部分高难度的动作,但由于导演的要求和自己不愿让替身代替自己,她决定亲自上阵。结果在一次快速转身的过程中,她不小心踩滑了,身体失衡,整个身体重心被拉低,她“砰”的一声,摔倒在地,顾徐宣觉得右腿一阵剧烈的疼痛袭来。她知道,自己的右腿有大麻烦了。
导演和工作人员紧急喊“卡”,跑到顾徐宣的身边,急忙把她扶起来,让现场待机的医生来看看具体情况,顾徐宣忍着痛坚持站立:“没事,没事,继续拍,继续拍。”
然而,疼痛让她的声音有些颤抖,脸色也变得苍白,冷汗不住滴下。
虽然她强忍着痛,坚持完成了那场戏,但剧组还是决定让她的拍摄延后,先去医院检查。医院的检查结果是右腿骨折,虽然不严重,但需要包扎固定并且需要一段时间的休养。
“你一定要休息,这种情况不能忽视。”医生叮嘱她。
但顾徐宣心里清楚,拍摄的进度已经被推迟,每天剧组都在烧钱。她不能在这个关键时刻停下来。她强烈要求医院安排简单的包扎,打上石膏后,她依旧决定回到拍摄地,继续投入工作。
“我能行的。”她对导演和工作人员说道。
导演无奈地摇摇头,但也知道,顾徐宣不愿意耽误拍摄。她的坚持和专业精神让所有人都心生敬佩。她依旧每天准时到片场,尽管行动不便,她的表现始终不打折扣,尽力完成自己的戏份。
然而,顾徐宣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次轻视伤势,忽视了休息,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了不小的隐患。随着拍摄的持续,她的伤口没有得到充分的恢复,疼痛时常蔓延,尤其是一些剧烈的动作和长时间的站立,让她感到越来越吃力。
随着拍摄周期的延长,剧组的工作也愈加紧张。电影拍摄需要在全国各地辗转,顾徐宣的角色作为女二,戏份逐渐增多,而且不可或缺。每一场戏,她都必须保持全力投入,尤其是与男主角的对手戏,两人的张力非常强烈,而她的角色正是那种充满心理斗争、外表柔弱却内心坚韧的复杂女性。
她知道自己已经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任性地拼命了。每一场拍摄后,她的腿部越来越肿胀,疼痛也越来越明显。她有时会在拍摄间隙偷偷蹲下,揉揉腿,抑制住自己痛苦的表情。每当导演和其他演员询问她情况时,她都会微笑着摇头,说自己没事,能坚持。
但是,身体的信号越来越强烈,顾徐宣已经意识到,如果再不好好休养,后果可能会更严重。
终于,拍摄进入了最后阶段,剧组来到拍摄的最后一站——一座位于偏远山区的小镇。顾徐宣的腿痛得几乎无法忍受,但她依然没有提出过任何请假请求。
一天晚上,拍摄结束后,顾徐宣独自走回酒店,她的右腿像是被千斤重的石头压着,几乎步履维艰。她深深地叹了口气,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刚回到房间,她才忍不住地坐到床边,疼痛感让她几乎想要哭出来。
她拨通了张鑫然的电话。几个月没有联系的两个人,突然在这时再次通话,电话接通时,顾徐宣没有说什么,只是沉默了一会儿。张鑫然在那头听出了她的情绪,温声问道:“怎么了,徐宣?身体不舒服吗?”
顾徐宣笑了笑,虽然嘴角依旧勉强勾起一丝笑容,但眼里却透着些许的疲惫:“有点,没什么大问题,拍戏的事也没什么。”她故作轻松,但那种掩不住的疲惫已经透过话语传递了出来。
张鑫然的声音变得严肃:“别逞强,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顾徐宣的笑容有些黯淡,她低声说道:“我知道,我只是不想耽误大家的工作。”
电话那头的张鑫然沉默了片刻,然后语气柔和:“如果你需要休息,休息。工作可以等,身体不能等。”
她的心里涌上一阵暖意,但她却没有多说什么,轻轻应了一声“嗯”。
第二天,顾徐宣最终决定向导演提出休息的请求。虽然她心里仍有些不舍,但她知道自己已经到了极限,不能再硬撑下去。
导演见她如此坚持,虽然不情愿,但也理解她的决定:“你已经尽力了,身体最重要。”
顾徐宣的在小镇的戏份并不是很多,有些有着危险动作的戏被编剧修改,她提前杀青了。
杀青这天,顾徐宣给剧组的所有工作人员点了披萨和饮料,感谢他们一直以来的辛勤付出。
顾徐宣感激地接过导演递过来的鲜花,发表了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