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再三,孙策决定通过比试,来决定最终人选。这郡城治理,第一个要求,就是稳。
除了不能有战乱,也不能发生大的天灾人祸。
因此,孙策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万一发生旱灾,该如何应对。
题目摆出,引来很多人应答,
大多数人都说该如何祈雨求福,还有些自称会做法。
但孙策对这些很是看不上眼。
这些都是空想的人,真的面临治理的时候,恐怕连个思路都想不明白,
这时,有个少年走到榜单前,笑着摇了摇头,
而这一幕,恰巧被孙策看见了,
孙策一下子就被这少年给吸引住了,
“少年留步,”孙策叫住了少年,“你为何看过榜单之后,又摇头?”
少年丝毫没有怯场,缓缓道,“这题目出的太简单了,这天有旱灾不可避免,但人是活的,未雨绸缪,不应该让旱灾影响城内百姓生活啊,”
话音落下,孙策眼前一亮,
这少年可正是自己想要找的人才。
如果凡事只懂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那肯定会劳命伤财,处处被动。
“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处理啊。”孙策饶有兴趣的问道。
“这个不难,”少年缓缓说道,“这郡城四周,河道不少,当在城内,引水渠数条,于城东南西北四处,则天若不雨,依然有水可用,再在城内凿井数十口,则无虞矣。”少年说的轻巧,似乎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孙策眼前一亮,忍不住继续问道,“那如若发生蝗灾,口粮全无呢?”
少年略微思考,便又缓缓道来,“有备无患,应当每年拿出部门粮食,用来储备粮仓,以防不时之需。”
“可是每年的口粮,根本不够用啊,”孙策继续问道,
“这就要开垦了,现在那么多地都闲置了,很是可惜啊,”少年说完,还叹了一口气。
看着少年忧心忧国的样子,孙策有些心动了。
但孙策表面上仍然是静若止水。
“听你所言,句句入理,不知师出哪里?”孙策对少年的身世感兴趣了。
“无师无门,只是跟着私塾先生读了几年书而已。”
“刚才所言,都是治世之法,可否再问一题,如若有敌人来袭,该如何应对。”
“筑高城,宽挖河,修建箭楼,城垛,则可保一时平安,”
少年不等孙策说话,继续说道,“这城墙必须要高,从上而下,易守难攻,墙面不能有异物,手不能攀方可守城,而这护城河必须要宽,敌军车辆辎重不能轻易通过,”少年说的眉飞色舞,眼里都几乎闪出亮光。
“而这箭楼,则可以居高临下,虽然可以警戒,一旦发现敌情,可第一时间射箭报信。”
“哈哈哈,”孙策终于又忍不住大笑道,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孙策拍了拍少年的肩膀,“来,跟我去府上吧,”
此时,少年还不知道自己面前这人,正是孙策。
此后,孙策继续带兵出征,而这少年则固守后方,保一方平安。
渐渐的,少年做出了成绩,也打响了自己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