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
孙尚香一席话激怒了诸葛亮,不过,诸葛亮表面上还是显得云淡风轻,他高大个子坐在草席上,直比孙尚香高出一个头。
见诸葛亮面容不悦,孙权立马铁青了脸,“香儿,你退下!”
“二哥哥!我又没有说错!”孙尚香嘟起了嘴,“除非他帮你实现称霸一方的理想,要不然,他的八阵图就没有用。”
孙权正色道:“香儿,这是诸葛先生的自由,你怎么能强迫先生呢?”
孙尚香冷笑道:“那我怎么想他的,这也是我的自由!”
诸葛亮咳嗽一声,拱手道:“二公子,不必多言,既然孙姑娘不欢迎我,留下我又有何用呢?”说完起身就要拂袖而去。
孙权连忙拉住诸葛亮的衣袖道:“诸葛先生,你莫走,舍妹年幼,不识大体,我代她向你道歉。”
诸葛亮冷冷地说:“孙姑娘冰雪聪明,文武双全,乃是亮不识大体,配不上辅佐二公子。”
孙权听了大喜,“诸葛先生,你这话的意思,可是从此要辅佐我?”
诸葛亮还是非常高冷地说:“二公子可看的上亮否?”
诸葛亮本来就身材高大,目光冰寒起来,这时的诸葛亮,就好像堆满冰雪的高山一般,让人见而生畏。
哪怕诸葛亮比较瘦,站着好像高高的竹子,都让人有望而生畏。
“当然,权自然是受宠若惊!”孙权惊喜地拉住诸葛亮的衣袖,因为太过于用力,竟然生生地把诸葛亮的衣袖扯破了!
孙尚香也非常奇怪,这孙权要用了多大的力啊,要知道,这时候的布帛都是用纯蚕丝或者竹叶制作而成,就算是用剑劈,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弄断的,更何况是直接用手撕扯!
可是,孙权就那么轻而易举地弄断了!
“二哥哥,这几年你偷偷在练功啊。”孙尚香朝孙权挤挤眉眼笑道,“这力气那么强健,不是一日之功啊。”
孙权尴尬地笑道:“好妹妹,我身为英雄之子,自然不能手无缚鸡之力啊。”
孙尚香看着诸葛亮笑道:“诸葛孔明先生,多谢你愿意帮助我二哥。”
诸葛亮冷冷地说:“想不到孙姑娘还会说谢谢,我本来以为你的嘴巴,只能吐出骂人的话。”
孙尚香把手搭在诸葛亮肩膀上笑道:“从此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之前我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先生不要介意。”
孙权打了几下孙尚香说:“你知道错就好,先生大人有大量,才不会和你一般见识。”
白云悠悠,江水长流。
孙策站在城墙上,举目远眺,一艘艘战船一字排开在江面上,巍巍壮观。
“主公,一切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开始。”一旁,黄盖穿着一身青黑色铠甲,面庞冷峻。
“好,开始吧。”孙策嘴角轻轻上扬,说的很是轻松。
黄盖得令,将手上的令旗用力一举。
电光火石间,江上战船徐徐移动,几个副将站在船头,手中的令旗快速上下摆动。
“嗖嗖……”战船刚刚调整好阵型,就对着前方江域一阵箭雨。
原来,这是战船在模拟对战的场景。
随着箭雨落下,几艘战船又在令旗的调度下,快速的兵分三路,分别从刚才箭雨落下的左右和中间位置向前挺进。
这是又一个阵型,要从假象敌军的左中右三方进行包抄。
这个包抄,最重要的是讲究时机配合,如若时机对不上,而会大大影响整个包抄作战计划。
孙策站在城墙上,也可以清晰地看见三个战队井然有序地向既定江域靠近。
正在此时,江上突然起了风浪,靠近左侧地船队显然受到了不小地影响,船上地桅杆都歪曲了。
这其实是水军最怕地情况,也是不受控制地风险存在。
虽然这江上地天气没有海上天气那么诡异多变,但还是时不时地会来一个措手不及。
孙策见此,眉头紧皱。
可是一旁地黄盖,却一脸淡然,似乎早有准备。
只见负责左侧船队的副将,放下令旗,拿出鼓槌,奋力击鼓。
船上的士兵各司其职,一部分将船上的重物移动到船舱中央,稳定船身。一部分拿出长杆伸进船头尾的水中,助力船身平衡。还有一部分则拿出长浆板,在鼓点的节奏中,快速的划动浆板,在众人同心协力下,船队最终安全的穿过了这个危险区域。
见此情形,孙策眉头舒展,转向黄盖,笑道:“不错,黄将军真是带兵有方阿!”
“多谢主公厚爱。”黄盖作揖回道:“后面还有演习。”
话音落下,黄盖又举起令旗,快速上下移动。
江上的副将看见令旗,马上调整部署,不一会功夫,三个船队又聚在了一起,呈现一个倒三角的阵型。
这个是一个典型的防御阵型。
孙策一看也觉得有些新意,不禁睁大了眼睛。
只见在三角阵型内部的船队,快速地向外发射箭弩,这是一种加强版的箭弩,可以击穿船上甲板,一旦被击中要害,可以毁船沉船。
突然间,在外面的船队突然喷射出阵阵火蛇。
而这个火蛇,可以让靠近的敌船瞬间化为灰烬,
因此,这个阵型,可以远攻近守,是个很典型的防御性阵地。
孙策看后,大为欣赏。忍不住拍掌鼓励。
回到军帐内,孙策当着几个老将的面,谈笑风生。
“此阵型能屈能伸,能攻能守,应该大加操劳,以震军威。”孙策说的激动,忍不住拍了下案板。
“末将领命。”黄盖大声应答。晚上,江面上浮起一层浓雾。
原先清晰的江面,此时也彻底模糊在浓雾里。
孙策从营帐里走出来,深深的吸了口气。
顿时,整个人精神了不少。
孙策缓缓来到城墙上,看着不远处渔船,思绪万千。
之所以南征北战,到底为了什么?
孙策曾经问过自己好几次,但似乎这个答案变得有些模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