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油在锅中烧着,许东山抓紧时间切好蒜蓉、姜丝、葱白,与酱油、沥干汁水的豆豉一齐放入碗中,待锅中油沸腾,便可端锅倒油。
热油将几样料的香味激发出来,稍稍冷却后,再加入白糖、豆酱以及两勺豆豉的豉汁搅拌均匀。
豆豉蒸鳗鱼并不费时,许东山拌好料汁之后,便着手炖汤、做其他菜。
一人掌管三口锅,所有菜肴都做得不忙不乱的,甚至,许东山还能抽个空将灶台上的脏污擦除,并洗掉多余的碗筷。
要让苏月娘说,她必然是评价他不仅手艺精湛,还眼里有活。
在堂屋里待了许久的苏月娘掐好时辰,抓着一块啃过几口的信杯饼(1)回来了。
这时候,其他菜已经陆陆续续出锅了,只剩下给鳗鱼拌料,入锅蒸煮了。
她期待地看着许东山将油料汁拌入用料酒稍微腌制过一会儿的鳗鱼中。
海鳗鱼肉质柔软,宜轻轻用手搅拌,以保持形态美观。
裹上料汁的鳗鱼不必腌制,便可以摆个花形盘,送入火大水多的蒸锅中焖蒸半刻钟。
盖上蒸锅盖子后,许东山转过身,苏月娘顺势将掰下来的一小块信杯饼塞到了许东山嘴里。
“唉……又让你辛苦了一天……下次我一定给你做顿饭!”
许东山眼中含笑,“我等着。”
半刻多钟过后,豆豉蒸鳗鱼出锅,许东山在菜盘正中央撒上姜丝、葱丝以及红椒丝,最后淋上小半锅热油。
这一盘饱受食客们欢迎的豆豉蒸鳗鱼便算大功告成了。
另摆上炖好的老母鸡汤、蒜苔炒五花等菜,苏月娘便摁着还打算去厨房里擦擦扫扫一番的许东山坐下。
“你就别忙活了,先吃饭要紧!”刚刚苏月娘围着许东山打转的时候,还听见他腹中传来“咕咕”的响声。
大概许东山连早饭都没吃。
许东山取过苏月娘那边的汤碗,往里头盛了两只肥硕的大鸡腿与八分满的鸡汤。
“刚刚吃那些零嘴没吃撑吧?”许东山难得揶揄她一句。
苏月娘很是骄傲地摇了摇头,“我特地留了大半个肚子等着吃许大厨做的菜呢!”
“那你这顿可得多吃一些了!先喝口汤润润肠,再吃其他菜!”
苏月娘听话地先捧起汤碗,摇头晃脑地吹凉,等到温度稍降之后,便大口地喝了两口肥而不腻的鲜美鸡汤。
鸡腿便不着急吃了,苏月娘喝过汤后便放下汤碗,正准备夹一块鳗鱼来尝尝,许东山却先快她一步,将鳗鱼放到了她碗中。
苏月娘取调羹,将蒸鳗鱼分成两半,先盛一半品味。
都说大厨之所以是大厨,不仅得要能将菜味道调好,更得要会精准把控火候。
这道豆豉蒸鳗鱼苏月娘从前并不是没有吃过,只是从前吃过的豆豉蒸鳗鱼火候过猛,鲜嫩的鳗鱼被蒸得柴又松散。
而许东山却精准把控了蒸鳗鱼的时长,短短半刻多钟,将鳗鱼蒸熟之余还保留鳗鱼的鲜嫩与风味。
搭配裹在外头的豉香料汁,也是一道宴席上的“下饭菜”。
另一半鳗鱼,苏月娘混上米饭与半勺豉香料汁一起入口,这味道美到让苏月娘都想在重新开店之后将这道菜添入菜单之中。
可又想到近来鳗鱼居高不下的价格,苏月娘便只能将这个念头摒弃掉。
做家常吃食的小店用不着弄这些贵价宴席菜。
不然让黄阿三知道了,指不定得怎么笑她呢!
——
既然苏旺知道了苏月娘的居处,过后几日许东山出门干活时,便将苏月娘带上,省得苏旺趁他不在摸到了红姑那里闹事。
黄阿三对日日出现的苏月娘已经见怪不怪了。
毕竟他早在第一次去面线糊店和许东山见面时,便怀疑这两个人之间有点什么。
如今看着两人之间那股腻歪劲儿……
黄阿三是彻底歇了要哄许东山到自己这儿长干的心思。
在面线糊店干活有美娇娘在侧,许东山哪会甘心到自己这儿做事!
苏月娘提心吊胆了几日,苏旺都没有再出现。
迈入了八月,从木匠那儿定做的新桌椅已经初有形状。
八月办宴的人家没那么多,许东山便总能找见闲暇往家里搬回新做好的桌椅。
已经空荡了半个多月的堂屋总算慢慢地填充起来了。
就当许东山与苏月娘以为苏旺不会再出现时,苏旺却带着一群人再次闯入了他们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