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虽出了点状况,但并不影响大家割稻割得热火朝天,晌午的锣声准时响起。
等大家蹲在田埂边吃完饭,柳建国才开始宣布一个好消息,关于稻鱼共生法在公社受到一众领导的夸奖,不止裴之这个当事人受到奖励,就连他们大队所有人,都有好处。
“首先呢,今年的“科学种田先进队”是我们的了!”
此话一处,大家纷纷兴高采烈,这个好啊,他们队的田地算不上肥沃,周边的山野物资也算不上丰富,往年也只能眼巴巴干看着其他队领奖。
别看只是一个称号,在以集体为主的时代,不仅会受到周围人的尊重,队里的年轻姑娘小伙子们在婚嫁上也会更受欢迎,一个认真干活,能吃饱饭的大队简直是个香饽饽。
不等队长说完,村民们已经把柳建国丢一边,乐呵呵闲聊起来,思索是不是该给自家孩子找更好的对象了,说不定就算城里人,也能相相看。
“干啥呢?干啥呢?我还没说完呢,真是的一个个就这点出息啊。”
“哎呀,队长你别啰嗦了,倒是一次性说完啊。”
“明年开春我们队会额外得到200斤化肥指标,还有...今年秋收后不用大家伙辛苦运粮食去公社了,咱用拖拉机。”
“嚯~”
“拖拉机,哎哟到时候我能上去坐坐吗?”
柳建国大手一挥,爽快道:“坐,到时候大家挨个坐。”
他们队的产量年年垫底,往年秋收时不是没有申请过拖拉机,可惜在公社领导那因为产量不达标印象太差,次次都借不到,还从未像现在这样风光过。
趁着大家伙的高兴劲儿,柳建国赶忙插了句题外话,
“大家可得加把劲儿,咱争取早点完成抢收。”
“好!”大家异口同声响亮答应。
柳建国没再说话,等大家的热乎劲过一会,才适时开口提出另外一件同样重要的事情:
“大家也知道,这事最大的功劳是咱裴之同志,他一心想着为队里增粮创收,这不,他又提出了另外一个设想——大棚蔬菜。”
“啥呀?”
“这个...”柳建国迟疑了一瞬,他也说不太明白,
“这个呢,就是用东西把地罩起来保暖,这样冬天也可以种菜,到时候咱们就可能以大队的名义给卖给供销社,让大家伙过个富裕年。”
“那还等啥,快开始干呀。”
众人迫切的看着柳建国,简直恨不得现在就开始干,农村人能挣钱的渠道不多,但花钱的地方可不少,一家子的衣服,娶媳妇的彩礼等等,重视孩子的还有孩子的学费,书本费。
“裴之以后要去公社上班,哪有啥空搞这个,所以他让我找人来代替他,具体的资料他已经整理好,现在需要一个能看懂的人。”
听到裴之一个下乡知青居然能得到大家梦寐以求的工作,一个个纷纷争着上前,想要成为下一个被公社领导奖励的人。
“我我我。”
“你啥你,认得字么?”
“裴之教我,我不就会了,再说,我种了这么多年的地,多有经验啊。”
“去去去,”
大家推攘着,瞬间变脸,巨大的利益面前谁也不让谁。
还是柳建国看不过去,不耐阻止:“一个个净想些美事,失败的后果我还没说呢,和上次一样,失败的人拿工分来抵队里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