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镀金年代 > 第50章 第 50 章

第50章 第 50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1998年国家才取消福利分房,开始大规模地推出住宅,怎么现在就让她卖商品房去?

难道在这个世界里,政策提前了?

夏志琪不解地问:“海城的房子?”

沈明桦否定道:“哪儿啊,是海南的旅游地产,酒店式公寓,拎包入住那种。”

懂了。

海南称得上内地地产界滥觞,21世纪内地商业大佬,不少都曾在海南烂尾楼中徜徉过,发家的、倒塌的,活下来的都是楷模。

房地产大亨中一多半,都在海南淘过金,比如冯仑、潘石屹、王石等。

他们最早获得时代财富密码的人,统称“92系”。

据说93年之前,海南极盛的时候,在650万居住的岛屿上,起码有2万多家地产公司。

他们的玩法也很简单,把土地抵押给银行,获得贷款后继续扩张,买入土地,凭空设计图纸,拿着图纸卖楼花。

等到土地涨了,可能还没有开工,然后继续把土地带着设计图纸一起转手给下家。

一块土地在倒手十几次之后,土地还是土地,楼也还没起来,但是每个击鼓传花的公司都套取了红利,赚得盆满钵满。

而最早的那块土地,却还是荒草长得比人都要高的地块。

至于那种酒店式公寓房,夏志琪小时候也听说过很多。

就是春节自己拿来度假,平常拿来出租给游客,收益和管理方一起分成。

现在97年底,离93年的宏观调控没几年功夫,海南那种遍地烂尾楼的地方,还有人敢卖房?

How dare you?

沈明桦不动声色,继续介绍说:“项目在三亚,一期已经交房了,不是那种烂尾工程。项目离海滩有500米,园林里种了名贵树木,我去现场看过,绝对是个有品质的公寓。”

夏志琪道:“这种公寓适合北方人,他们那里冬天冷,有强烈的冬日度假需求,江浙没那么迫切。”

有一句话她没说出——目前年薪一万都不到的普通人居多,大部分人在居住地换套新屋都没有余钱,度假屋完全属于奢侈品,只有衣食无忧的有钱人才会去买。

沈明桦反驳道:“哎呀,海城这鬼地方冬天又湿又冷,江浙和海城人民都没暖气,这鬼地方冬天根本不宜居。”

也没错,长江以南冬天的冷法和北方不同,她来这里第一年就把手给冻烂了。

夏志琪说:“那我去做啥?销售对吗?”

沈明桦纠正她:“准确点来说,是销售部的行政总监,不用亲自面对客户卖房子,杂活儿更都不需要你动手,也不要求你有任何相关经验,只要人要机灵,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即可。老板是狄先生好哥们,人家说就要人品靠谱,最好是大学生。”

一点都不需要销售经验?这也太难以置信。

夏志琪琢磨:那我去干啥?坐在那里当招财猫吗?

沈明桦仿佛听见了她的心声:“有会卖房的人,你只要管住他们别乱来就行。”

管销售?

销售队伍可是全天下最难带的队伍,他们上能瞒老板,下能欺客户,两头通吃都是常规操作。

管他们保准能让人头秃。

她心里正在嘀咕,沈明桦问:“敢不敢接?薪资很高,两个月给你3万5,春节销售行情好再加奖金。合同一式两份,期末考试和一些重要的课程,你照样可以去,不会耽误你学业。”

夏志琪心里其实没谱,但听见了这个数字,想也没想道:“没问题!”

晚饭她约了唐婕,对方一听就说:“哎呀,这活儿不好干!”

倒不是说房子本身有问题,而是队伍不好带。

她男朋友的五金厂有很多基层工人,男朋友自己也在农村呆过一阵,对这个很有发言权。

唐婕觉得不管找工作还是待业,人都不能待在一个很底层的地方。

她男朋友高中没考上曾经想回老家复读,最开始周围的邻居对他都比较客气,后来知道他复读,很多人就变得趾高气昂,私底下到处嘴他去海城读中学也不顶用,高中都考不上,像样的工作更是找不到。

各种恶意接踵而来,有的简直莫名其妙。

容易反思自我的人,在那种地方能内耗致死。

夏志琪很感谢唐婕的劝诫。

但她觉得多种多样的事情亲自经历一遍之后,人的实际感受才会是有效的。

等那个时候她再做选择,才不会有浪费生命的感觉。

如果她为此犯怯,放弃眼下的机会,将来肯定会后悔。

她想了想,决定去找趟杠子叔了解情况。

去杠子叔家那天是梁华领路,她提前买好了一只鸡、一条鱼,杠子婶很热情地接待了她,还烧了好几个菜。

杠子婶不见得知道丈夫去酒吧应酬的事情,她对此并没有提及。

看得出,杠子叔很见她的情,对她也知无不言:

“狄先生的公司很大,是正规的施工单位,我见过狄先生几次,他人很斯文,听说以前还是大学生,在央企的设计院里做土木工程师,后来自己辞职下海单干发了财。

狄先生对工人很好,从不拖欠工钱,沈小姐买我房子也是他出的。狄先生还说小夏你有眼光,看得很长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