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家长发话了,夏志琪忙对孩子说:“我要走了,好好写作业。”
小男孩回头看眼后厨,小声道:“别急,问你一道题,我写不出来就拿不到全A。”
夏志琪看眼他的数学作业,简单说了思路。
小男孩满意地点点头,摇头晃脑道:“拿到了全A,我就直接把老师改过的作业放到爸爸的和面台子上,会有奖。”
夏志琪看他那喜不自禁的样子特别可笑,说:“要是他没看见呢?”
小男孩把嘴一撅:“不可能,除非他装傻。”她逗他:“他要是装傻呢?”
小孩气鼓鼓地地说:“那我就得好好找他吵一架!”
就是这番对话,给了她一丝灵感,夏志琪突然有了主意。
第二天上午,她利用课间打电话给财务:“张经理,你把税管员的要求,以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都给琪琪汇报一遍,就说是夏总命令你汇报的。”
张经理不情不愿地答应了。
这件事就是小男孩的作业,夏志琪要把它举到合伙人能看得见的地方。
至于财务经理合不合格、能否用、如何用,就让琪琪来决定。
既不是自己告诉财务该怎么操作,也不是自己出面去找琪琪协商如何甄选人才。
以她对合伙人的了解,这位小伙伴称得上冰雪玲珑,很多事根本无需多言。
果真没几天,财务经理就换人了,这次是位年纪更大一点的,看上去不像张姐那样满脸精明,顺眼多了。
琪琪事后只发了条短信给她:财务和税务都已解决。
夏志琪回复:你办事,神都放心。
合伙人之间的问题,顺利化解。
本学期他们96级地理系基础课都差不多上完了,夏志琪所在的三班增加了很多计算机相关课程比如C语言、Delphi编程、CorelDRAW绘图。
好像全世界都意识到了学习计算机是项很重要的本领,大学外的书店里有铺天盖地的教辅,像GIS这么冷僻的专业,也容易买到相关教程。
可学校的上机实操少得可怜,大部分同学只能抱着课本看老师讲述软件如何用。
即便是计算机的大学生,也罕有独立电脑能时常上手。
夏志琪在自己那台二手电脑上安装课程需要的软件,一有空就练手,反而比那些狂记课堂笔记的同学还要熟练,这门课她确信能轻松拿优。
至于上网嘛,海城从1996年便有了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她也花高价为公司安装了线路,可以在不影响座机通话的前提下上网冲浪,检索资料。
只是这时的互联网资源还很少,仅有政府相关部门,财大气粗的企业会组建网站。
饶是如此,她竟然也找到某位大佬在96年创办的个人网站,主要提供电影下载。
奈何下载过于不菲,一般人肯本扛不住它消耗的流量费。
公司同事见她喜欢上网浏览,也都有样学样,很快都学会了发送邮件、ICQ聊天之类。
大家最爱去的就是“海城热线”,这是在本市电信公司主导下建立的门户网站,网民可以用它查阅天气预报、浏览大事记、收发邮件等等。
据说1997年底,它的上网人次就突破300万。
夏志琪的出租屋没有电视机,她更不爱读报,对本地热点的把握几乎全靠“海城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