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沈薇带来的另外一个人,吓了她一跳。
那人竟然是杨万奎,几年没见,形容愈发丑陋,蜡笔小新一样的浓眉、小眼。
有点儿塌的阔鼻,异常紧凑地挤在一张黑黄的脸上,感觉鼻孔里随时会有虫子飞出来。
沈薇看上去和他相谈甚欢,吹捧他是跨界大佬。
原来杨万奎也做起了开发商。
一个卖服装的嗅觉还算灵敏,发现哪里有好处,立即集中资源速速转行。
可夏志琪并不觉得姓杨的有多厉害。
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本质上是金融行业,遵循着快速拿地、快速抵押、快速开发、快速开盘、快速回笼资金(房奴+银行),然后把上述“五快”尽快再来一次。
特别是眼下这几年,地产业还没有遇上第一波洗牌,阿猫阿狗都能当开发商。
反正盖房子又不是什么高科技,启动资金可以靠银行,施工时由施工单位垫资。
有的人简直是空说套白狼。
沈薇明显对杨万奎特别上心,很想拿下他麾下项目的代理权,也好扬眉吐气一番。
否则这几年总有被曹天娇压一头的感觉。
哪知道夏志琪听罢她的想法后,竟然没同意。
她说:“我也不是谁的钱都想赚。杨万奎盖的房子业内口碑不好,防水、隔音、绿化、容积率,没一样行。”
沈薇不服:“可他佣金给得高啊,老板也很豪爽,说话很痛快。”
夏志琪耐心地解释:“地产开发这个行业,任何玩虚作假落在普通购房者头上都是毁灭性的后果。买房、帮人卖房,没必要冒险接触那些品质不高的产品。”
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沈薇不甘心地说:“杨总麾下还有个演艺公司,拍了几部电视剧,田震与崔健在广州合演唱会也有他的演艺公司赞助。明年田震会举办全国个人巡回演唱会,杨总也要做赞助商呢。”
夏志琪逗她:“你想改行吗?”她早从别的途径打听过,杨万奎母公司对演艺公司的支持,完全以“借款”的名义进行的拨款。
沈薇问:“这和他开发的房子有什么关系?”
夏志琪说:“拨款属于营销费用,会抵减当年利润。借款则属于应收债权,不会影响母公司的利润表现,名义上还存在收回来的可能。”
总之,这是一种很鸡贼的做法,目的是为了粉饰母公司的财务报表,便于后续融资。
借钱给人做生意,和当人的大股东做生意还是不同。借钱要还,投资有可能一分拿不回来。
沈薇懵懵懂懂:“喔,这样 。”
夏志琪劝她:“除了卖房子,你有机会还要多学习,地产圈的弯弯绕太多了。”
她总觉得沈薇不会善罢甘休。
自己这个手下很能难缠,在销售上是好事。可执着和执拗,有时候就仅有一线之隔。
曹天娇得知沈薇的想法后,不屑道:“但凡上点档次,讲究品牌的地产商,沈薇这种层次的人也搭不上话,卖白菜的人只能卖白菜。”
夏志琪呵斥她:“好了好了,都是同事,没必要把话说那么难听。”
她眼下全部的精力都在别墅项目春江苏提上。
合同刚签,拿到了第一笔费用时,她就向公司宣布:年底会根据每人在公司的服务年限和贡献,向骨干员工资助10万-20万不等的资金,专门给大家用来买房。细节后续再宣布。
用她的话说,独乐乐,不如众乐,独发财,不如一起发财。
一石激起千层浪,智邦上下都沸腾了。
接下来的工作,全体员工都像打了鸡血似的。
再说春江苏提,开发商花了大价钱,从建筑材料、到绿化、配套都是顶流,想走品质路线。
奈何地段有点鸡肋,属于市中心里头的偏远地段,周围配套还没完全上来。
夏志琪带着团队,光调研报告都写了上百页,终于有了方案。
她先联系到一个演艺公司,租了上百个临时演员,华服锦缎拥簇打扮一番,再把开发商所有的豪车都拉到售楼部门口停着。
第一步,是把门可罗雀的售楼处变成人来人往的富贵豪华派对,谁要是要看任何一栋房子,都得排队,甚至还没看到就有人表示要下单。
第二步,让工作人员把销售话术背得烂熟于心,把这个别墅区形容成香港的半浅水湾道。当然,与此同时必须在各路媒体上花大钱。
只要有人下定,务必营造出霸道总裁和总裁夫人携手登基的氛围。
在现场钢琴师和提琴师的陪伴下,由美貌的售楼小姐齐声鼓掌,再有英俊的侍者端来香槟,众人齐声高呼:“恭喜签约!”
第三步,原先难卖的别墅全指望着中介带客户来。有成交的话再给中介提成。因为别墅价高,中介知道难成,所以并不是很积极。
夏志琪直接把“成交付款”改成了按次计价,立刻变现!
她直接取了一箱现金放在现场的保险柜里,然后亲自去跑每个中介的门店,给那些底薪很低的中介们亲口许诺:“你带意向客户,我豪车接、豪车送,还给你发100块午餐费。万一成交了,提成另算。”
反正就当雇演员的费用了,来者必须有名片留下进行实名登记。
一时间,中介们浑身解数,逮到合适的人就直接联系案场。
春江苏提的售楼处跟过节一样,每天都人头攒动,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