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一顿早餐,所有的想法都熄灭了。
休息日她根本闲不住,既然无事可做,那就去看房。
沿着海城的几条地铁看房是她最近的爱好。
在之前的三个月里面,她差不多看了近50个一手楼盘和不计其数的二手房。
对海城的楼市,她脑中已经积攒了一个线下的资料库,比报纸和杂志要准确多了。
毕竟媒体吹嘘的水份太多。
记得今天西南郊区有一个新盘叫“奥林匹克花园”,还请了几个奥运冠军做广告。
不如今天实地考察一下。
先从地铁一号线南广场出来后一片荒凉,连棵树也没有,印象非常差。
离地铁十分钟路程的地方有一个新盘。她进去问了一下,售楼人员说是6000到7000/平米不等。
溢价有点多。
她又回到地铁站,改从北广场出来,只见商业繁荣,绿树成荫。
从地铁出来以后,她看到路边有个不起眼的楼盘广告“丽都城”,单价仅要2997元/每平米,项目离地铁步行15分钟。
这价格相当低啊!
等她跑过去后,售楼处已经拆了。只剩下二个留守人员,在仅剩的一套房里煮泡面。
他们看了她一眼说:“开发商是国企,没怎么宣传过,就剩这一个毛坯了,130平米,33W全款你拿去,不贷款。”
夏志琪瞄了眼这房子,房型很正,带两个卫生间,既不临街,楼层也适中。
小区环境也挺好,估计就是房子本身偏大,没有小户型容易卖。
酒好也怕巷子深,这个开发商也太不会吆喝了。
丽都城这房子她真心喜欢,问题是她喜欢的房子多了去,不可能像狗熊摘玉米那样见一个爱一个。再说她也没拿身份证。
夏志琪离开这里,又朝前走。
再往前差不多走了二公里,到尽头是一个巨大的高架桥和下沉地道。商业也渐渐开始稀疏。
但还没有见到所谓的“奥林匹克花园”。
她在半信半疑中四下张望,四周完全没有任何路灯,隐隐约约只有工地和水泥搅拌。
终于,前方传来了锣鼓声。
太唐突了,那感觉好比《聊斋》里的书生在荒郊野岭赶路,突然遇见了一处大宅。
传说中由奥运会冠军代言的新概念地产出现了!
灰蒙蒙的天空下,一处孤零零的小区门口人头攒动,乌鸦鸦地挤满了人。音乐声、锣鼓声响彻天际。
这些宣传伎俩她都很熟悉,原本准备进去随便逛逛就走,哪知道刚进售楼处就被眼前的海报惊呆了:盛大开盘,均价8000/每平米。
骗鬼呢!
等她再从售楼处出来,只见不远处突然变戏法似的多出了个篮球场,十几个身材高大的男人正在打篮球,估计也是表演性质的。
据说过一会儿还有舞狮以及抽奖活动,还可以进小区参观里面的健身设施。
夏志琪望着闹哄哄的售楼处,心想这里的房子都快赶得上城市副中心的项目了。开发商确实很会炒作,否则也不会把她吸引过来看热闹。
今天来这里的人绝对有不少房托。看情况,她估摸着8000的价格绝对能卖出去。
真是太令人感慨了。
她顺着这个思路想了一下,之前的一个大胆猜测又一次冒了出来。
这个想法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她实地看房很久后得到的结论。
做他们这行平常接触到的讯息虽多,但很多都是媒体或者同行发出来的假消息,好多都不真切,必须经过实地考察才能去伪存真。
她觉得海城楼市“价格体系”极度混乱。该贵的不贵,该便宜的不便宜。
如果价格体系是不正常、不规范。从全市范围内来讲,一定会有“错配”。
就是差的房子卖了好的价格,好的房子则卖了差的价格。
用经济学的术语讲,这个市场充满了“套利机会”。
这说明之前的丽都城是个绝对值得投资的好房!
不行,她得赶回去,不能错过那么好的机会。
正当她准备朝回走时,似乎听见有人在喊她的名字。
夏志琪疑惑地朝四周看了下,人太多了,根本分不清楚声音从哪里传来的。
不管了,就算天皇老子喊她,也拦不住她去抢房子的决心。
夏志琪开始一路小跑,竭力从人群中找出一条通路。
正当她跑得飞快时,那喊声又响了起来,有点耳熟,但听不真切。
不过她这次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打算。
奈何附近的道路好多都不平坦,她在飞奔中遇上了一个土堆,一下子被绊倒在地。
这一脚摔得她头晕眼花,心跳加速,一时间竟然爬不起来,也没办法使力气。
只见有人从人山人海的售楼处飞快窜出来,想要附身去扶她。
夏志琪忙道:“别碰我别碰我,万一摔到骨头了呢,得先喊救护车。”
她躺在地上拨了120,口齿清晰,不慌不忙。
打完电话后,她才看清边上扶着膝盖望着自己的正是冯甜甜。
世界真是太小了,万想不到会在这里以这样的姿势和他重遇。
夏志琪忍不住笑了:“我这个样子,是不是很搞笑?”
她仅是随口一说,冯甜甜立即道:“那我陪你躺一会儿。”
接下来他就顺势躺在她的身边。
夏志琪觉得自己要爆炸了,刚想命令他起身。
突然,她脑海里灵光一现,立即大声问:“你今天是来演出的对吧?”
冯甜甜“嗯”了一声。
夏志琪顾不得腰疼,一个骨碌从地上爬了起来,翻身问他:“那你应该带身份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