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泾满脸欢喜的引着他羞俏的新妇进入新宅,热闹喜庆的声音铺了一宅。
成亲后,尤泾和王嫣住到了尤泾新置办的宅子里,没过多久,王嫣便有了身孕。
这天,随琅从她娘的屋子里出来,看到下人端着托盘往她娘屋子里去,她问身边的安寿:“娘要怎么多匣子做什么?”
安寿:“好像是尤夫人怀孕了,夫人准备挑些贺礼送去。”
随琅脚步一滞,安寿见姑娘愣在原地,不由问道:“姑娘怎么了?”
随琅回过神,若无其事的继续走着:“你说尤夫人怀孕了,是哪位尤夫人?”
“县丞尤大人的夫人,听说才刚成亲......”
随琅耳朵嗡嗡作响,安寿后面的话什么都没听清,半晌,她开口:“我挑一份贺礼,你帮我送去尤府。”
安寿疑惑:“姑娘,夫人不是已经在准备贺礼了吗?”
“多送一份贺礼会显得我们更加有诚意。”
“是姑娘。”
尤泾回府时刚好碰上王嫣在收点贺礼,王嫣很喜欢其中一件小肚兜,问了句是谁送来的贺礼。
“回夫人话,是随府送来的。”
尤泾脚步一顿,在王嫣身边坐下。
王嫣皱眉:“随府不是已经送过一份了吗?”
“刚刚那份是随夫人遣人送来的,这一份是随姑娘的婢女送来的。”
王嫣看向尤泾,把手里的肚兜递到他面前:“你觉得这个小老虎肚兜给我们孩子做肚兜怎么样?”
尤泾淡淡看了眼:“你决定就好。”
王嫣把肚兜放回原处,对下人道:“拿去库房里放着吧。”
等下人离开,王嫣看向尤泾:“那布的料子不够软,还是不给我们孩子穿的为好。”
尤泾点头:“嗯。”
尤泾望了眼她隆起的肚子:“过两天我要去芈县一趟,我不放心你怀着身孕一个人在家,我不在家那两天你就回岳丈那里住,等我回来后,我再接你回来。”
王嫣眉眼柔了下来:“好。”
尤泾去了芈县半个月,刚回到恭县就去了王府接王嫣回家。
王嫣望着他憔悴的脸庞,忍不住问道:“怎么去了这么久?”
尤泾睁开眼,脸上疲意明显的把她搂进怀中:“芈县那边的事情棘手了些,所以便回来的晚了些。”
尤泾手摸了摸王嫣的肚子:“他有没有闹你。”
王嫣摇摇头:“没有,他很乖。”
“那就好。”
尤泾现在虽是王吉的女婿,但王吉还不是十分信任他,许多事都是绕过尤泾交代自己的心腹去办。
尤泾也不抱怨,王吉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不管事大事小,他每件事都办的极漂亮,但即使这样,王吉依旧不肯将一些事交给他办。
随琅用着膳,往隔壁冷清的院子看去:“尤夫人应该快生了吧?”
安寿点点头:“算算日子,应该就是这段时间发作了。”
随琅夹了一筷子的苦瓜到嘴里,面不改色的嚼着。
旁边的安寿看了却直皱眉头:“姑娘,您以前不是不爱吃苦瓜的吗?”
随琅又夹了一筷子苦瓜到嘴里:“现在觉得挺好吃的。”
另一边,尤泾府里。
王嫣刚刚逛园子的时候,肚子突然痛了起来,她撑着婢女的手,慌张的吩咐下人去请产婆。
当天夜里,王嫣就发作了起来,尤泾在王嫣门口站了一天一夜,终于在第二天的夜里,听到响亮的啼哭声。
产婆开门出来向尤泾报喜:“恭喜老爷,贺喜老爷,夫人生了个大胖小子。”
尤泾走进屋,看了眼婢女手中的孩子,淡声道:“全府上下皆领赏银二两。”
“谢老爷赏!”
孩子还没生出来的时候,王吉就问过尤泾的意见,说王嫣头生的这个孩子跟着王家姓王,等怀二胎时,再让第二个孩子跟着尤泾姓尤。
尤泾对此没有任何意见,所以孩子一生下来就沿用了他爷爷为他取的名字,王盛,小名兴哥儿。
王嫣把兴哥儿哄睡着,抱给嬷嬷,回房就看见尤泾在拟兴哥儿百日宴的名单。
王嫣走过去,手搭在尤泾肩上,凑过去望,刚好看到尤泾在写随益的名字。
王嫣神情一顿:“随府的人也要请来吗?我爹是随益以前的属下,现在我爹是随益的上官,把他请来会不会有点不太好?”
尤泾把随益的名字写完:“岳丈和随大人都是为官的人,心中一心为民,不会为这等小事计较的,况且两人又一起共事多年,若兴哥儿的百日宴不请随大人,那才是说不过去。”
王嫣没再为此事出声,等尤泾写完名单,她人软软的靠了上去。
尤泾却站起身:“我还有公务要处理,你先休息不必等我。”
王嫣脸色一变,挡住他的去路:“尤泾,你嫌我?!”
尤泾眉眼柔下来:“这段时间为了陪你,我一直没有处理公务,现在公务应该都堆的跟小山一样高了,再有,抛开别的不说,你才刚生完孩子,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好好调养身体,等你身体调养好了,其他事也就顺理成章了。”
王嫣脸上的怒色消了下去:“你当真是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