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学校的第一天晚上,以宁是跟常乐挤在她那张一米五的床上一起睡的,因为以宁没有床上用品。
之前李长贵跟以宁说过学校有备用的,所以她就没准备。常乐告诉以宁,前两天张校长家访,看到一个学生家里的床铺实在烂的不像样子,就把那两床给学生家里了。
还好虽然是夏天,这里的晚上却很凉爽,两个人挤着睡也不热,常乐说明天带她去镇上采购。
第二天一早,以宁简单洗漱后,就被常乐拉走了,说要要蹭张大叔的拖拉机,不然走到镇上至少要一个小时。
以宁和常乐赶到的时候,车斗上已经坐了好几个大婶了。
见以宁她们过来,几位大婶挪了挪身体,给她们腾出了位置。
常乐带着以宁爬上车斗,笑着向大家道谢。马上就有大婶好奇地问道:“常老师,这是新来的老师吗?长得真俊!教什么的啊?”
常乐调皮地回应:“能比我漂亮吗?”
旁边的一位大婶笑着拍了拍常乐,逗她说:“你是俺们十里八乡最俊的!”
常乐瞬间喜笑颜开,然后指着以宁介绍说:“婶婶们,这是新来的何老师,以后会教美术,大概还有英语。记得跟家里的孩子们说,上课的时候不能顽皮啊。”
几位大婶纷纷拍着胸脯保证:“那肯定的,回头不听话你们就打!”
在这热闹的寒暄中,拖拉机“突、突、突”地驶向了镇上。
清晨的小镇很热闹,小贩们忙碌地招呼着顾客,热情地介绍着自己的商品,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和讨价还价的声音。街道两旁的摊位上,乡亲们带来的鸡鸭东‘咯’一句,西‘嘎’一声。
各种早餐小吃的香味,在街道的每个角落飘散开来。常乐带着以宁七拐八拐的来到一个比较偏的早点摊,摊主是一对大概五十岁左右的夫妻。
他们用一辆三轮车支起摊子,上面有两口锅,锅里的汤水散发着热气。旁边一个大袋子里装着一看就很新鲜的米线,左右摆放着各种小菜和调料。
三轮车后面简单地摆了四张折叠桌,每张桌子旁边放着几个红色塑料凳,其中两张桌子已经有客人在吃了。
“常老师,今天还是老样子吗?”老板见到常乐过来,笑着招呼道。
“对,跟以前一样!”常乐笑着应和,转头对以宁问道:“你有什么忌口的吗?”
以宁摇摇头,“没有。”
常乐立刻拍板决定,对老板说道:“来两份!”说完就带着以宁坐到一张空桌旁。
“好嘞!你们先坐着,马上就好!”老板利索的从下面抓出两把米线放进锅里。
“我跟你说,别看摊子小,这家是我来之后,吃过的最好吃的米线了!”常乐坐下后热情的跟以宁分享到。
旁边正在擦桌子的老板娘听到了,满面笑容地说:“常老师喜欢就好。”
常乐马上捧哏,故意凹出撇脚的乡音,“那是喜欢的不得了!”
隔壁桌的大爷听的笑出了声,以宁也忍不住笑了。
虽然才认识了一个晚上,以宁已经喜欢上常乐了,她真的散发着非常旺盛鲜活的生命力。
吃完早饭,常乐又带着以宁去了家居市场,采购了各种生活用品,最后还抢着付了钱。
她对以宁说:“这些学校都会报销,是老师的福利。张校长说了,就算是资金紧张,也不能养成让老师们垫付的习惯,这样不好,就算你有钱也不能让你给的,”她看得出来以宁不缺钱。
常乐又提起了一件事,“不过张校长老是自己垫付,尤其是看到家境实在困难的学生,就忍不住给点。”
以宁闻言,心中感慨张校长为人的智慧和无私,笑着点了点头,“好。”她打算之后看看如何从官方渠道给学校捐款。
两人很快拿着采购的大包小包回到了约定好的上车点,张叔已经等在那边了。
见她们过来,张叔连忙下车帮着把东西放到车斗里,笑道:“怎么这么早,还可以再逛逛嘛,不急。”
“都买好了嘛,再逛钱包就瘪了。”常乐耍宝说道,张叔被她逗的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