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陵看到镜中自己戴着红缨的模样,脸颊上晕开的红色宛如的粉嫩的桃花。
许婚之缨需要等到新婚之夜时,新郎亲手从新妇发髻上解下来。
姜云陵取出心爱的号钟琴,抚摸着号钟琴,这琴很快就要和她一起去晋国了,她在不久之后就要离开齐国了。
一想到要离开齐国,姜云陵心中有些不舍。但想到姬瑄,姜云陵便期待将来和他一起的生活,又吩咐麦冬将号钟琴放回了库房。
定好姬瑄和姜云陵的婚期后,姜原便和陈玉鸾商议姜云陵的嫁妆。
“夫人,君父先前给陵妹准备的嫁妆是按照嫁太子的规格,你看看这些嫁妆有没有需要削减的?”姜原进入放置姜云陵嫁妆的库房,看了看堆积如山的嫁妆道。
陈玉鸾道:“那次只是嫁卫国,这次可是嫁晋国,所以还是这些嫁妆便好。”
姜原点了点头,虽然现在只是嫁晋国公子,但是晋国实力比卫国强,所以嫁妆不能少了。
姜原的目光落在了号钟琴上,心想这不是祖父传下来的琴吗?但是他不怎么喜欢弹琴,偏爱听吹竽,所以这把琴给陵妹当嫁妆也无所谓。
接下来,姜原和陈玉鸾商量姜云陵出嫁时,应该让正卿高婴带兵去送亲。
姜原不禁想起了往事,自姜云陵的母亲周王姬嫁入齐国,就一直欺压他和姜慎,对他们兄弟俩不是打就是骂,而君父非但不帮他们说话,还责怪他们总是惹王姬不高兴。
君父一即位就娶了王姬,还没有立他为太子。王姬有孕后,就变本加厉地向君父吹枕边风,说她肚子里的一定是儿子,等这个孩子出生后,就立为齐国太子,君父还对她有求必应。
但是王姬生下的却是个女儿,就是姜云陵,王姬还难产而死。姜原对此颇感庆幸,因为在王姬死后,君父便立了他为齐国太子。
自己得以成为齐君,姜云陵帮助了他许多,他也该让姜云陵平安嫁到晋国,所以由正卿高婴带兵去送亲比较稳妥。
晋国,姬瑄和姜云陵定亲后便搬出了绛宫,住在绛宫外的公子府中。
姜云陵喜欢荡秋千,姬瑄便在庭院内做了一个缠绕着花藤的秋千,觉得她应当会喜欢。
如果是国君和太子娶妻,就由卿前去代为迎亲,而公子娶妻要亲迎。姬瑄需要亲自去齐国迎娶姜云陵,他打算让晋国的卿族子弟谷廉同他一起去。
四月,到了姬瑄来齐国迎亲之日。韵节宫中,麦冬正给姜云陵梳妆打扮,戴上各色华丽的首饰,穿好织绣精美的嫁衣,其他宫女协助麦冬忙里忙外。
齐国尚红,姜云陵出嫁便选择了大红色的婚服,红绸锦缎做的婚服上面用金丝和银线绣着莲花祥云纹,莲花纹高华雅致,祥云纹巧妙灵秀。
麦冬灵巧地将姜云陵千万缕瀑布般的青丝挽成发髻,饰以玉簪和宝钗,系好鲜红明艳的许婚之缨,佩上明珠耳坠,洁白的脖颈戴上镶嵌着金银和水玉的项链。
接着,麦冬用青黛画了画姜云陵柳叶般的弯眉,又给她娇嫩粉红的唇涂上红艳的胭脂。
在麦冬和宫女们的齐心协力下,姜云陵很快梳洗打扮完毕。
四月正值春夏之交,夹着夕阳气息的薰风吹拂着,既有春日的轻柔又有夏日的温热。
嫩绿纤细的芳草转为蓬勃生长,变得浓绿繁茂,仿佛碧绿的毯子,在夕阳的照耀下泛着灿然的光泽。
姬瑄带着迎亲的队伍抵达临淄宫时,姜原出宫殿接见他,姜原面朝西,姬瑄面向东行再拜之礼。姜原拱手行礼,请姬瑄进门,姬瑄拿着雁跟随其后进门。
走至韵节宫门前,双方再次拱手行礼后入内。入内后双方三次拱手行礼后到了阶前,又三次彼此谦让,请对方先登阶。因此,姜原先登阶上堂,在阼阶上面向西而立。
姬瑄登上西阶后,到房门前面向北将雁放在地上,行再拜之礼。
麦冬打开房门,等候姬瑄亲迎的姜云陵便走出房门。
姜云陵抬眸,映入眼帘的是婚服似火的姬瑄,他的一颦一笑都优雅如画,夺目的风华令人为之震撼。鲜艳的红衣穿在姬瑄身上格外合适,红衣用金银线绣着花纹,仿佛闪耀着无瑕的光泽。
不经意间,对上姬瑄明似朗星的眸子,姜云陵的面容飞上桃花般的粉红色,心跳不禁加速,仿佛有小鹿乱撞。
阼阶之上的姜原对姜云陵道:“陵妹,你到了晋国后,不要忘了齐国,也莫要忘记父兄之恩。”
“臣妹必不敢忘。”姜云陵眼中柔光流转。
“陵妹,你到了晋国以后,切记要恭敬行事,要谨慎,不要违反晋国宫室之规,白天黑夜都不要犯错误。”陈玉鸾也向姜云陵说了告诫之辞。
姜云陵向姜原和陈玉鸾行礼拜别,姬瑄向她伸出手,温柔地握住姜云陵柔嫩的手指,而后走下层层台阶。
出了临淄宫门,姜云陵即将登上马车时,姬瑄按照礼节,将拉手用的引绳给姜云陵。
麦冬辞谢道:“公主还没得到贵国的教诲,还不能接纳公子这一礼节。”
两名宫人扶持着一张小几案,姜云陵踩着小几案登上马车,麦冬为她披上一件披风。姬瑄驱车前行,车轮滚动三圈后,由车夫替代姬瑄驾车。
姬瑄坐上自己的漆车走在前面,由高婴护送姜云陵和她的嫁妆走在后面。
十日后,车队便抵达了晋国,因为还未举行婚礼,姜云陵先在绛都最好的驿馆中住下。姬瑄安排姜云陵在此休息三日,三日后正式举行婚礼。
驿馆周边,还有高婴率领齐兵把守,保护姜云陵的安危。在这三日内,每一日都有宫人来给姜云陵讲述婚礼的流程和每一步该注意的礼仪。
教授礼仪的宫人终于离开了,姜云陵吩咐麦冬准备热水给她沐浴。
姜云陵的身体在水中舒展,她的肌肤如玉般光洁,仿佛被一层细腻的微光所笼罩,乌发披在香肩上。水流顺着肌肤流下,仿佛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