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末,刚下过暴雨,江面的温度大概在19℃上下,沉船水域的深度大概是15米,保险起见林潜兮穿了干衣。
下水之后才发现能见度是真的低,月亮号侧翻扬起了大量的泥沙,加上为了控制水流进行救援,三峡大坝减少了流量,堆积的泥沙更冲不走,潜在水里仿佛置身沙尘暴的核心。
林潜兮观察了一下四周,救援行动已经开展了12个小时,水面上但凡能看到的浮尸已经被捞起,现在主要的救援目标在船舱里,但他一贯谨慎,一边观察着四周,生怕有遗漏的情况,一边摸索着向沉船的方向游去。
朱聪是第一次看林潜兮下水,此前也没听说过这号人物,但他就看了一眼,便发现林潜兮的水平高得超乎想象。在水下,林潜兮保持着完美的中性浮力,加上他佩戴的是封闭循环系统CCR,行进过程中没有丝毫气泡排出,整个人在水里的状态宛如一条灵活的鱼。
刚下水的时候还不觉得什么,游了一会儿后朱聪就渐渐落下一个身位。林潜兮脚法太好了,他蛙踢幅度小,最大程度避免了搅浑江水,保证了跟着后面的朱聪的视野,同时他效率极高,每一次踢腿都让他向前游动一大段距离。
游到船侧的时候林潜兮停了下来,单手抓住栏杆,侧踢回头去看朱聪的状态,并冲他比了个手势。
朱聪借机跟了上来,回以OK,确认双方状态都很好。
借着回身看朱聪的档口,林潜兮大约观察了一下朱聪的技术,孙宪君说他技术还行所言非虚,整个人在水里的状态看得出有不错的经验,难怪没有BCD也敢在这么复杂的水域下水。
好在两人运气好,没遇到复杂的暗流。
林潜兮比了个前进的姿势,转身循着记忆里图纸所示的走廊方向游去。
两人一前一后,林潜兮的动静小,CCR也几乎不会排出气泡,倒是朱聪一路游一路都是小气泡,林潜兮往上方看了一眼,小气泡打在游轮地板上,暂时没有什么问题。
这边的微小动静引起他人注意,十来米开外强光灯闪了一闪,林潜兮看到两团黑影,同样冒着小气泡,看上去一团模糊。
应该是其他组的潜水员。
林潜兮的头灯照向对面,双方打了个照面,浑浊的江水阻碍着视线,两边都看不太清楚,只能见到几个影影绰绰的人影,在船难现场显得异常诡异。
干救援的胆子要大,专业潜水更要保持镇定,这种场合下一旦心慌意乱难免会出意外,林潜兮调整自己的呼吸,回身确认了一下朱聪的状态,再次比了个前进的手势。
月亮号经过改装后两舷的通道全部取消,从船侧很难找到合适的入舱位置,所以林潜兮一开始就选了靠近船头的位置下水,准备从船头甲板处进入。
他和朱聪进度不错,他贴着船侧开路,朱聪跟在他后面,途中遇到小规模暗流,林潜兮破水技术很好,两人顺顺利利地抵达了船头,一抬头,看到了另外一组潜水员。
这次离得近了,林潜兮清楚地看到对方身上只有一个气瓶,保险起见他冲对面示意自己先进去,那潜水员也不托大,见林潜兮装备好,比了个OK。
林潜兮在前面开路,朱聪紧随其后,再后面跟着的是两名陌生的潜水员,朱聪倒是和他们打了声招呼,约莫也是海军X大学的学生。
进到船舱后,场景就有点可怖了。
因为船难发生在昨天凌晨,故而前12个小时的救援重点放在寻找幸存者上,同时将那些漂浮在江面上的遇难者遗体进行打捞清理,还没来得及进舱。
眼下一进舱,活脱脱的就是一个人间炼狱,混沌的江水将所有的场景蒙上了一层灰黄色,一团团模糊的黑影飘在上方,贴着沉船的地板,时而因四人的划水动作摇晃。
林潜兮降低了速度,一边摸索一边往前游,稍不留神摸到一个冰冷的物体,他一颤,缩回手,心里说了声抱歉,给身后的同伴打了个“小心”的手势,继续往前。
水质过于浑浊,朱聪看不太清林潜兮的手势,年轻人火力足,一开始也没在意,抬手间就摸到了那个“物体”,他抓了两下,意识到什么,全身一僵,慌忙甩开了手。
甩开手又觉得良心有愧,一时间竟是手足无措。
幸好年轻,也正儿八经上过潜水课程,在原地平复了一下心情后恢复了过来,看到林潜兮在前方一个多身位的地方等自己,便不敢耽搁地跟了上去。
四人顺着楼梯试图上到月亮号的最底层。其余楼层已经全面进水,生存希望渺茫,而最底层情况要复杂一些,从水面看沉船大约有几十公分的船体露出水面,形成气室的可能性极大,加上外侧敲击有回应,一定有幸存者在坚持。
前面几层还算顺利,上到最后一层的时候林潜兮停了下来,仔细观察了一下变形的楼梯。
正常的楼梯通道他们四个都可以顺利通过,但这个楼道被挤压的有点变形,约莫只有正常通道的2/3宽,林潜兮上下打量了一下,确认了一下通道的状态。
潜水大多数情况下就是个选择题,林潜兮热爱洞潜,经常找一些不知名的洞穴下潜,也时常遇到狭小的通道,有的时候他判断自己可以顺利通过,有的时候则需要放弃回头。
片刻后,他冲后面比了个“小心”的手势,自己率先挤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