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瞧,单靖的表哥加我好友,问潜水法医的事了。”
林潜兮怔了一下,犹豫道:“我记得他不会潜水?”
老秦:“是啊,所以这不在问嘛。”
法医很多,潜水员也很多,但会潜水的法医全国凤毛麟角,老秦几乎所有的水下遇难都要冲到第一线,无他,实在是人才太少。
“我寻思,如果他感兴趣,就怂恿他试一下,你有空的话带带呗,也当为组织贡献人才了。”
林潜兮低头沉思,没有第一时间回复,他总觉得有哪里不对。
老秦却还在说:“我总有干不动的一天吧,总要后继有人吧,反正我觉得多个人手是好事,正好明年暑假有法医〇△协会和救援打捞协会共同开的潜水医师培训班,让他去考呗。”
“还有大半年,你找个机会问问他,有兴趣的话让他把OW和AOW先考了,进度快的话考个救援、学个技潜入门、三混气啥的,这不妥了。”
“啊对了,单靖那小子没了以后,你也该找个潜伴了,soso倒是可以,但他自己也忙,不然培养培养宋瑜,讲不定人家天赋异禀,直达大深度呢?”
林潜兮几分钟没说话,老秦已经把宋瑜的职业规划单方面安排好了,让林潜兮颇有些哭笑不得。
“这都哪跟哪啊,您老想得也太远了。”
八字都没一撇的事情,老秦居然已经想到了潜伴,要知道宋瑜现在连潜水理论都没学过,设备也不了解,怎么敢想大深度的。
老秦不敢苟同:“林潜兮同志,我觉得你态度不端正,老夫我再给你批句话——‘好饭不怕晚’,你听懂了吗?”
听没听懂都不妨碍林潜兮懒得搭理他。
第二天,天气放晴,气温略有回升。
林潜换上干衣,检查了自己的设备后,与SOSO一前一后入水。
六轮海子六个入口各有特色,南侧下面最漂亮,去的人最多,引导绳也是最多最乱的,每隔一段时间林潜兮就要组织附近的潜水员下次整理一下。东南侧的热度就比较一般,他有一个倾斜角,很考验潜水员技术。
此行的目的是通过水下的花园区绕道南侧水域,引导绳需要重新布置,soso和小开前几天主要就是在干这事儿。
Soso的布线习惯和林潜兮很像,都喜欢在关键位置打线标,有时还会挂上自己的线标以示区分。Soso的线标很好辨认,标了SS两个字母,也正是他名字的首字母缩写,他本名叫邵帅。
他们原本计划是到120米的花园区绕道,然而当林潜兮抵达90米左右的时候突然停留了一下,鬼使神差地凑近了石壁。
水底洞穴的情况一般都是潜水员根据记忆和潜水电脑的数据绘制而成,极其依赖人力的探索,在水下能见度非常低的情况下,探索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在此之前从没在南侧水下90米处发现过通道的原因。
那个通道的入口不起眼,被嶙峋的石壁遮挡,如果不是靠近摸索,压根不可能发现。林潜兮进过那个洞,知道那个洞还没到尽头,那么有没有可能那个洞也和东南侧相连呢?
这么想着,林潜兮的脑子里迅速回忆着南侧和东南侧水底的剖面图,然后冲soso打了个手势。
他缓缓靠近石壁,根据潜水电脑的指示,在85米到95米之间一寸一寸的摸索。
Soso瞬间洞察了他的意图,旋身踢水靠了过来。
两人一上一下开始排查,不放过任何一块凸起,十几分钟后,林潜兮找到了一处像“屋檐”一样的凸起,他朝soso挥了挥手,指了一下方向。
Soso心领神会,摸出引导绳进行布线,还挂上了自己的线标。
林潜兮拉着引导绳往通道里探去,这个通道的入口比南侧那个更窄一些,林潜兮目测了一下觉得自己能通过,便调整姿势小心翼翼地探身进去。
Soso等在洞外,示意林潜兮注意安全。
林潜兮谨慎地往里摸索,娴熟的小蛙踢让他在小空间里也能平稳推进,几分钟后,他停下了动作。
正前方漂着一个黑影,身上背着潜水装备,被石壁挡住,身体被地下水泡得涨开。
是杜娟。
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他极其幸运地发现了这个通道,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碍便找到了逝去的友人。
或许是因为娟姐在这里逗留了太久了,她也想早点回家,重见天日。
之后的流程与以往经历的一样,他将绳索固定,把杜娟带出通道,然后缓慢上升,让遗体逐渐适应水压的变化。
小开在60米处接应,再往上20米就是他们的减压帐篷,他们需要在这里完成停留减压,并将友人的遗体停放在此处,待法医确定方案后下潜穿刺。
前后总计十多天的六轮海子救援行动至此接近尾声,他们来得时候焦急万分,走得时候多少有些物伤其类,但老秦却说没事儿,人类探索未知的脚步永不停歇。
林潜兮认真地想了想,沉默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