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和正走回山里,她想,也许今天师父就来接她回家了。知府千金的事她并未放在心上,只有彩姑想了又想,她仍是卷进那漩涡里去了,今日被拖在那马车后面的,不是那老乞丐,也该另有其人,不论是谁,小和都会做出同样的事。
此时的小和对前路茫无所知,一旁的小圆更是心里只有姐姐,彩姑看向小圆,她始终跟在姐姐身边,已不似从前那样欢快了,姐姐受过的所有委屈伤害和苦难,她是唯一的见证,也是唯一一个袖手旁观的人。彩姑根本来不及忧心小圆,真要她说,她知道小圆是个极端的疯子,不知道哪天就做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来。
师徒三人就这么走着,直到小和遇见山匪。
她给知府千金生平重磅一击,也就是早上的事,这会儿日头当空,光天化日,她只听前面的路有兵刃交锋的声音,她拐过一个弯,那里横尸遍地,皆是官兵,运送粮草的马车倒在路边,河岸边还有两队人马交战,但官府的兵气数已尽,只是在硬撑。那帮山匪个个都是亡命之徒,使的双刀,出手即要人性命,那些个官兵竟都没有全尸。
小和吓了一跳,她无法跨过那些人残缺不全的尸体,若无其事的走过去。小和只有十七岁,十七年的光阴里,只有一尊木佛像陪着她,那木佛像也不说话,没有教导过她什么,布叔也只是她生命中短暂的一道光,他给了小和一个选择,告诉她外面有更广阔的天地,可是他还没来得及告诉小和那广阔的天地有什么,就离开了。
她和彩姑一行人相处不到一年,如今也快十八了,这短短的一年里,她们兜兜转转东拉西扯各忙各的,她们没有注意到,小和虽然长大了,心思深重,聪明神秀,但她仍有很多事情不懂,尤其是这外面的世界,多的是复杂和险恶。
小和退了几步,她的脑子分明还一片混沌,做不出什么指令,可就像彩姑说的,骨子里的东西是不会改变的,她几乎下意识放下怀中抱着的火灵根,就在她弯腰蹲下之际,不远处的山匪看了过来。
山匪所为并非官府逼上梁山劫富济贫的起义之举,作为龙门帮在当地的旁支,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现下杀光了运送粮草的官兵,正杀红了眼兴起时,叫他们看见路过的农家女。
那农家少女眉目如画,楚楚可人,这群山匪要要钱要粮食,也要女人,见她吓傻了跑也不跑,更兴奋了,龇着两排牙就朝她跑来了。
紫金城知府邱比召领城中援兵千来的时候,以为那农家少女蹲下是害怕得腿软了,结果她是蹲下抽地上的剑,那援兵就二十人,比地上躺着的拼起来还少一半多点,他们并非训练有素的精兵强将,只是临时从九门提督那里调出来的城门吏,本不是那山匪的对手,不料那少女抽出剑,轻功了得,身影轻快,那剑法更是见所未见精妙绝伦,那些个亡命之徒使的双刀,还没反应过来用尽全力,已倒在那剑下只有喘气哀嚎的声音。
邱比召大惊,龙门帮在当地的旁支,是最有力也最难剿灭的山匪之一,在当地已横行数十年,朝廷屡灭不止,春风吹又生,只因那山中老大大龙实在是武功高强,以一敌百,如今却叫一农家小姑娘斩于刀剑枪戟之下。
邱比召任职多年,并无建树,只因此人胆小怕事,只敢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的权力办点小事,连一点好处都不敢收,生怕晚上睡不着第二天要掉脑袋。他勤勤恳恳点灯熬油起早打卯,好在哪边的势力都看不上他,只有城中一个从小娇惯养大的独女横行霸道无恶不作。不过这邱比召品行不坏,小和此举是大功,她风轻云淡丢了佩剑,竟转身就走。邱比召心道,这次运送粮草走的官道,送往太保郡补给屯艮戍边的将士,如今边防战事紧张,这是圣上亲自下的旨意,倘若真在他紫金城的地界上被山匪劫走这三百石粮食,那是全家掉脑袋的事。
邱比召想要感谢赏功,不料那农家小姑娘根本不稀罕,只从地上抱起一袋树皮就走了。邱比召身边的幕僚,名唤王瑞,是个年轻人,知道邱比召是个草包,因此无心帮扶,只为混口饭吃。他见小和武功高强,行为古怪,性格封闭孤僻,简直集江湖高人的标签于一身,便说道,【大人,这姑娘武功高强气质非凡,必定是个高人。臣听闻前几月南禅寺比武大会,有一位年轻的少女横空出世,打败了全天下第一的九苍剑法,这少女师从天下第一的大师晚风疏,乃其座下唯一大弟子,得其真传,不要功名,不要利禄,也不问世事。】
【你是说……】
邱比召虽是朝堂大臣,但普天之下,谁不知道那武功盖世天下第一的晚风疏,若真得她弟子随手所救,那真是祖坟烧高香了。
王瑞又道,【大隐隐于市,高人必混迹于寻常百姓之中不做出众之人。这姑娘温杯酒的功夫斩杀土匪头子,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臣又听说,这高人虽武功盖世,但口不能言。如今大人剿匪有功,但援兵未到,这三百石粮食还在我们的地界上,龙门帮其余匪徒必群起攻之,不如请这高人到府上坐坐,等粮食出城,大人方可安心。】
邱比召想了想倒也有理,他只剿了一个旁支,龙门帮其余匪徒听了必定报复,等这粮食出了他紫金城的地界,在哪里被劫都不碍他的事了。
二人一拍大腿,硬去把小和拦住,非要请恩人去府上做客,好受黎民百姓的参拜。小和果然口不能言,他们更确信她就是那日在南禅寺出尽风头的高人了,小和不懂这些礼数,又是个小哑巴,那二人放下面子就差给她跪下了,小和吃软不吃硬,晕头转向稀里糊涂,硬是被请进紫金城知府邱比召府上去了。
彩姑猛的一拍脑袋,都怪自己没教好,这丫头一个人出门在外早晚被人吃干抹净。
邱比召上书,但并未提到少女高手,只说自己带兵剿匪,不仅剿灭了当地龙门帮旁支,取了土匪头子的首级,还保住了军粮三百石。尽管如此,这事仍在紫金城传得沸沸扬扬,老百姓都知道上午那英雄给了全城恨得咬牙切齿的知府千金一巴掌,下午就一人剿灭匪徒保住粮食三百石。王瑞并未派人控制舆论,此举就是要让龙门帮知道,剿匪跟官府实无干系,冤有头债有主,千万别来找自己的麻烦。
街头巷尾,大家都说那少女不仅武功盖世天下第一,并且生得绝色天姿,就连口不能言都不算是毛病了,百姓都说,她要是能说话,声音一定好听极了。
小和根本不在乎,她不仅是个小哑巴,甚至好像听不见似的。她礼貌的在知府府上喝了一杯茶,就连知府千金在院子里对她喷火她都没看见,淡淡然走了,也不要答谢。邱比召对她死缠烂打围追堵截好几天,直到圣旨和援兵下来,才放过她。
知府放过小和。
知府千金可没有。
这几日,她每日都希望小和去死,死得越惨越好。她从来都是城里唯一一个的,最漂亮的最尊贵最显眼最令人艳羡的千金小姐,谁也不能夺走她的光彩,城中谁家小姐风光出嫁,让她听了去,婚礼当天就会被马车拖拽而死。城中的百姓必须讨论她,也只能讨论她。
可是城中现在无人在意她,她们都说那个盖世女侠比她善良,甚至比她还漂亮,就连父亲也对她恭而有礼,敬之如宾。
从小和她有婚约的内阁首辅之子也突然说要延长婚约,折日再议。
邱格格再怎么生气,小和毕竟武功高强,又是朝廷功臣,明面上,她不能也没办法对她怎么样。
出了这样的事,小和自然没有在紫金城多待,她到底聪慧,知道避嫌,并不去医馆,也不去那姓苏的婶子的客栈干活,一人来,一人去。不过她到底避错了人,她从来没有想过知府千金对她有多深的恶意,只希望知府别在缠着自己不放。那日出城,她寻见老乞丐已经好了不少,在城门边无人在意的角落,那群小孩还追着他要饼吃。
她只朝他们看了一眼,并无作为,就要出城,那老乞丐却飞奔来,递给她一张饼子,小和笑了笑,离开了紫金城。
小和时不时回婆媳那露个面,偶尔顺手将柴火劈了。师父说了,她要是乱跑让人找不到,她回来一定收拾她。师父的威胁还是有用的,她在外面流浪,也要时不时回来交代一下行踪。
紫金城外,有一个几百人的小县城,叫湖城。那日湖城诞辰,乡人迎赛特盛,全县人载歌载舞到城外湖边祭拜。彩姑也在其中,因为小和那傻丫头,正好留在山坡边上看热闹。
小和是外乡人,又在那高处探头探脑,本就引人注目,偏偏她生得俊俏夺人,惹得大家争相抬头看。这一看,就出事了。
那人群中,有个少年人,叫丁华,他抬头见有个陌生的少女在那高处的山坡上看热闹,像天上的仙女一般,看得他几丧魂魄,不图失足堕入河中,那时人多又热闹,根本无人察觉,等众人发现,他已经命陨湖中。
这事当然与小和无关。
当晚丁家设灵堂办丧事,知府千金登门,这事便与小和有关了。原来那湖城百姓信奉东岳大帝,城中县令并不掌事,案件一律交给岳庙速报司——即东岳大帝下掌善恶因果报应的机构——办理。这事说是交给神明定夺,背后是神是鬼,便无人知晓了。
第二日,整个湖城的人都看见,死去的丁华附身在弟弟丁田身上,去岳庙速报司告状了。湖城百姓信仰深厚,对此深信不疑。
那死去的丁华壮告道,【此女冶容诲淫,吾以此丧命,顷控于岳庙速报司,蒙神断为伉俪,兹来挈之同归也。】
小和此时还不知道,有个死人去壮告她不自重在外面抛头露面害他命丧黄泉,还请东岳大帝将他二人配婚,好让丁华带她到阴曹地府去。
这事背后之人是邱格格,并非神明,她不过是借了个由头对她大肆报复,江湖拿她没办法,朝廷拿她没办法,这阴间刑堂总拿她有办法,现在壮告她的是死人,谁又能怎么样呢?
小和当然纳闷,彩姑和小圆一样纳闷。小和连龙门帮都打过了,却没打过邱格格派来的这三瓜两枣。小和无法催动内力,甚至连拿剑的力气也越来越小,她刚觉得有些不对,刚刚逼不出来的内力反击溃五脏六腑,她腹中绞痛,口吐黑血,她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被扭送湖城县衙了。
那县衙无事的时候是县衙,有事的时候就是神仙办事处。湖城县令姓唐,知府千金说什么,他也只能听命行事。小和此时中毒,气若游丝,又是个小哑巴,根本无法为自己争辩。
衙门口百姓众多,大家都说那姓丁的疯了,东岳大帝怎么可能为他背书,欺辱一个无辜少女。唐县令无法,只能开堂硬审,不料那案板刚一拍,突然有一男子走了进来,当着大家的面,竟说他乃东岳大帝附身,看了状纸来办案。门口的百姓听了,那竟是东岳大帝,急忙跪下了。邱格格藏匿暗处,闻言大惊,什么神不神的,只不过是她导的一出戏,竟有人反将一军,横插一脚也演了一出!
百姓以为,死去的丁华附身是真,岳神附身一定也是真,果然此时有冤情,要不然东岳大帝怎么可能亲自下来主持公道呢?
此时的小和已支撑不住。她也不知道这群人玩的什么把戏,她无法看清眼前,也无法看清全貌,她不知中的什么毒,眼前逐渐模糊了。
只听那岳神附身的男子看了状纸,说道,【仰本邑城隍讯办。】
邱格格认出那名男子,是内阁首辅之子,也就是推了和自己那门亲事的未婚夫身边的亲信,她气得咬牙切齿。好啊,这个狗男人,竟然也为了这个女人和她反目,如此一来,她更恨了。
可事情做到这个地步,邱格格无法,这场戏是她起的头,如今半路被人改了剧本,也只能跟着演。那唐县令不知所措,也只能不动声色,双方势力暗中较劲,那被告少女马上人事不省了。
果然,城隍马上就来了,当地的城隍神姓张,是公正的神,百姓都信他,城隍神附身过来一看,说道,【明午赴庙听勘,伍伯刑具悉假于邑。】
小和那晚昏迷在狱中,小圆忧心不已,身边的南流景也躁动不安。
第二日中午,整个湖城的老百姓,将那城隍庙围得密不透风,小和神色比昨天好些,但此毒未解,难以动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