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丞相府。
苏瑶端坐在雕花铜镜前,屋内静谧得能听见烛火燃烧时轻微的“噼啪”声。
镜中映出她那堪称绝色的面容,肤若凝脂,恰似三月盛开的桃花,娇艳欲滴。一双柳叶眉如墨染就。
双眸犹如秋水,清澈明亮,此刻却满是迷茫与伤痛;琼鼻秀挺,那殷红的嘴唇,宛如娇艳的玫瑰花瓣,即便微微颤抖,也难掩其天生丽质。
然而,这般漂亮的容颜,在今晨目睹的那一幕阴影下,也难掩憔悴之色。她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傍晚看到的那一幕。
清晨的阳光轻柔地洒在街道上,苏瑶如往常一样,踏入了那家她常去的茶楼。
她习惯性地走向临窗的雅座,刚一落座,目光不经意间扫向窗外,整个人瞬间如遭雷击,僵在了原地。
街道对面,兰溪南与从茗明并肩而立。
从茗明身着素净的淡蓝色衣衫,宛如一朵清新的青莲,她微微仰头,正专注地凝视着兰溪南。
而兰溪南,平日里那冷峻的面容此刻竟满是温柔。
他们二人之间,仿佛萦绕着一层如梦如幻的光晕,那是一种旁人无法介入的亲密与默契。
兰溪南轻轻抬起手,为从茗明捋了捋被风吹乱的发丝,动作轻柔而自然,饱含着无尽的宠溺。
从茗明则脸颊绯红,嘴角微微上扬,那羞涩而幸福的笑容如同利箭,直直地射进苏瑶的心里。
“为什么?这女子是谁?”
苏瑶的心像是被一把锐利的箭狠狠刺了一下,手中原本轻轻摇动的团扇不自觉地停了下来。她的眼眸瞬间瞪大,死死地盯着那两人。
她紧咬下唇,望着兰溪南的眼神中满是复杂的情绪,有不甘,有嫉妒,更多的是难以言说的酸涩。
“难道我终究是一厢情愿?”苏瑶喃喃自语,一滴晶莹的泪珠顺着她那如羊脂玉般的脸颊缓缓滑落。
她怎么也没想到,会亲眼目睹兰溪南与别的女子如此亲密的场景。在她心中,兰溪南一直是那个风度翩翩、气质卓然的男子,是她暗暗倾慕许久的对象。
这时,贴身侍女翠儿轻轻走进房内,看到苏瑶这般失魂落魄、不安的模样,心疼不已。
此时翠儿顺着她家小姐的目光看过去,心里一惊,赶忙快步走到苏瑶身边,蹲下身子,握住苏瑶的手,轻声安慰道:
“小姐,您别太难过了。您这般花容月貌,才情又出众,整个京城有谁不知道丞相府的苏瑶小姐是数一数二的佳人呢。今日您瞧见的,说不定只是误会一场。”
苏瑶缓缓转过头,看着翠儿,眼中满是痛苦与迷茫,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翠儿,你不必安慰我了。我亲眼所见,他们之间的情意那般真切,又怎会是误会。”
翠儿微微皱眉,眼神中透着坚定,说道:“小姐,即便他们如今看似情深意重,可感情的事谁说得准呢?您的好,他未必知。”
“再说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奴婢看那女子说不定身份卑微,哪比得上小姐您身份贵重,要不然早就传出兰公子已经婚配的消息了,您回去跟老爷哭哭,说不定他心软就替你做主了。”翠儿继续劝说道。
苏瑶听了翠儿一番话后,轻轻叹了口气,说道:“也许吧,翠儿,在我心里,自见到他的第一眼起,便再也容不下旁人了。可如今,我担心一切如竹篮打水……”
翠儿握紧苏瑶的手,鼓励道:“小姐,您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苏瑶沉默良久,缓缓点了点头:“翠儿,你说得对。我不能就这样放弃,无论结果如何,我都要试一试。”
待兰溪南转身离去,苏瑶久久回不过神来。她的脑海中不断回放着刚才那一幕,心中百般不是滋味。良久,她才缓缓回过神,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
回到丞相府后,她径直走向自己的闺房。丫鬟们见她神色不对,都小心翼翼地跟在身后,不敢多问一句。
苏瑶坐在书桌前,深吸一口气,命丫鬟取来纸笔。她紧紧握着毛笔,脑海中思绪万千,可笔下却迟迟未落。
终于,她像是下定了决心,笔尖重重地落在宣纸上,开始亲自书写请帖。
写罢,她仔细地吹干墨迹,将请帖装入精美的信封。信封上,她又用朱砂笔勾勒了一朵小巧的梅花,那梅花娇艳欲滴,宛如她此刻忐忑而又热烈的心。
之后,她吩咐贴身侍女,郑重地说道:“你即刻将这请帖送往将军府,务必交到兰溪南公子手中,并且告知他,我在悦来楼订了雅间,静候他大驾光临。”
侍女领命而去,苏瑶则坐在闺房的窗前,望着窗外的景色,心中忐忑不安。
窗外的花园里,百花争艳,蝶舞翩跹,可她却无心欣赏。她不知道兰溪南是否会应约前来,也不知道见到他之后该如何开口。
但无论如何,她都想弄清楚,兰溪南与那个女子究竟是什么关系。
时间在等待中缓缓流逝,每一刻都仿佛无比漫长。
苏瑶时而起身踱步,莲步轻移,裙角飞扬;时而又坐下发呆,眼神空洞地望着远方。
她的双手不自觉地绞着手中的手帕,手帕已被她揉得皱皱巴巴。
终于,小厮回来复命,告知她兰溪南收下了请帖,并未明确拒绝赴约。
苏瑶心中一喜,原本黯淡的眼眸瞬间亮起,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