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情不是很愿意去,之所以提出去老君山的雪季,是因为上面寺院的小僧从心理上拯救了傅安,但往往说了不少傅安身上的苦命。
“你真信那位小僧说的话?他可是说你晚年双眼失明,武功尽失。”上官情像是在劝阻不让他再去。
傅安叹了一口气,道:“落到这种下场有没有可能就是命中注定?你信吗,上官?”
上官情劝阻无果,还是收拾行李随他走。走得官道,住的官栈,吃得素食,一路舟车劳顿,晚上便到了老君山。
此时的老君山上大雪纷飞,寒风刺骨,云雾缭绕,如仙境一般。围柱上的大理石壁上像是长了锋利的雪刺,绕在上面红绳随风飘舞着。远赴人间惊鸿宴。
三座金黄色屋顶的金殿,老君庙位于老君山正顶,与亮宝台、玉皇顶双峰对峙,中留一门叫南天门,寓意其高,门内平台,前建老君殿,后盖藏经楼,又称老子楼。老君庙自北魏建老君庙以来,已成为中原香客朝拜中心,颁赐老君山道经诏谕,封为“天下名山”。
傅安和上官情早换上了冬季的衣物,去了老君庙避雪,连去找住在这里的那位小僧。
两个人进去一看那位秃头小僧,身穿赤黄色的衣袍闭着双眼,坐在垫子上念着佛经。
垫上的小僧突然道:“此非彼良缘之人呐。”又摇着头,站起来睁开双眼,单手行礼走到两人面前。
“你这小僧看着比我们小不了几岁,说话倒是真不耐人听。”上官情虽说心里非常生气,但言语上有透露出尊重。
“小僧名叫沈易安,并非正经八经的僧人,但是这天道我还是略懂一二的。”小僧曲着身子行了礼,笑了笑。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沈易安给我指条明道,齐二的儿子一定是上位吗?”傅安胆战心惊地问。
小僧抬眸一笑,不慌不忙道:“天下造化莫测,他是不是我不知道,不过你的那位很可能不是。”
“那天下岂不大乱?!”傅安心里急躁不安。
“改朝换代必经战乱,这是世世代代所不能避免的,努力去改变终有因果……”小僧说着说着就消失不见了。
就是这样,每次沈易安说完他该对傅安说的就消失不见了,说来这个小僧也是神奇,都在他的意料之外。
傅安打听过,在巾国的江湖上沈易安人尽皆知,他曾有个师傅是个神人,死后将自己一身智慧传授给了沈易安。沈易安是个可怜的娃。
傅安无奈地叹了口气,心不在焉道:“上官我们烧个香就回苏州,此地我们有缘明年再来。”
随后傅安从庙前拿了三根香,从一旁的蜡烛的火苗上点着,一本正经地拜了拜,便插在了烟火鼎中。
返回苏州的途中,傅安坐在马车里一直心不在焉扶着额头,一直皱着眉像是在想透沈易安说的那些话。
上官情知道傅安他人就这样,坐在对面老实坐着一声不吭。
“上官,你不应该来苏州找我,朝中太多人想要你父亲的兵权,你应该回家的。”傅安突然说道。
“我和我父亲说了,我是不会回家的,这么多年他们不是也没成功吗。”上官情很是纳闷。
“可这些天看来,京城这片天不一样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