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抒音回到家里,母亲陈丽柔正在打电话,见她开门进来,对那头说了一句“先这样”就挂了电话。
陈丽柔问她饿不饿,要不要做点饭。李抒音说不用,让她早点休息。
她拿起衣物进了浴室,等披着半干的头发出来时,唐梦给她发来微信。
是两个论坛的链接。
李抒音坐在书桌前,蜷着腿。她很少用论坛,倒是在入学时注册过一个账号。
她输入账号登上去,点进唐梦发来的第一个帖子,是关于杨沥深的,楼主发帖时间是一个多月前——
【问下即将高二的童鞋们,有谁知道杨沥深为什么突然转到文科吗?】
1楼:楼主问这个问题......难道是他的爱慕者?
2楼:不清楚,不过学霸的想法我们一般人是无法理解的。
3楼:别说了,听说理科的老师已经哭晕在厕所了,理科痛失一员大将!
4楼:文科复兴指日可待!!!
5楼:有没有人正经回答一下啊......我也想知道......
......
帖子下有一千多条的回复,看得出来,杨沥深转文科这件事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李抒音翻了几分钟,也没有人给出靠谱的答案,大都在插科打诨。
她又点进第二个帖子,这次是说她的。
【谁有李抒音的联系方式?上次在作文汇编上看到她,想向她请教一下怎么写作文】
23楼:21班出文豪你是第一天知道啊?
33楼:看出楼主挂羊头卖狗肉,想要人号直接说呗,还请教作文......
75楼:建议直接去21班门口问她,感受下奥赛班的氛围,接受智商的碾压
101楼:接75楼,建议和杨沥深那个帖的发帖人一起去21班门口问问蹲着
121楼:话说回来,洪泽中学的文科班一下子坐拥两尊大佛,有没有人压高考出几个清北?
122楼:那不如压两人谁是第一
......
帖子渐渐演变为表态帖,于是楼主又发起了一个投票,已经有将近一千人参与,杨沥深比她多了两百多票。
有个回答得了高赞:
“虽然听说李抒音之前初中经常是第一,但是咱们洪泽的中考第一却是杨沥深,所以我压的是杨沥深的临场心理素质。”
“李抒音嘛,”那人写道,“感觉在杨沥深面前还是不够稳。”
李抒音看了两秒,默默退了出去。
第二天一早是新学期的开学典礼,全校师生都在高亢的旋律中,汇聚在学校的大广场上。
作为学生代表发言的是钟华阳,也是他们年级上学期期末的理科第一。
李抒音才听说这个消息,心里也诧异。钟华阳的理科排名正常在二十多名,有时发挥好了会进前二十,但考第一似乎还是头一次。
她看着主席台上的钟华阳,他手里拿着一份稿纸,正激情满怀地发言。
唐梦凑过来小声和她说:“和你说,暑假杨沥深刚转过来的时候,还有人说他就是被钟华阳超了第一,落不下面子,才转文科的。”
她不满地哼道:“真受不了这些人,说得我们文科跟不要脑子就能学似的。”
李抒音没搭话,默默地向斜后方的杨沥深投过去一眼。他穿着洁白的校服站在那,头发后抓露出流畅清晰的轮廓,目光冷淡地看着前方。
因为朱旭东的嘱托,李抒音开始关注杨沥深。他在班级里担任清闲的组长一职,开学一个星期的时间,杨沥深每次交上来的作业总是十分规整,书写排版也一贯地美观,在同龄男生里十分难得。
周五的一个课间,李抒音拿着杯子到水房去接水。
从教室到水房要经过很长的一段走廊,她把杯子放下,拧开阀门,蒸腾的水汽就蔓延开来。
冷不丁地,身后有人拍了她一下。
钟华阳戴着一副银框眼镜,校服外套拉上,露出的夏季校服扣子也扭到了最上面那一颗。
他问:“暑假怎么没见你?”
“我去南京了。”李抒音说完笑了一下。
她和钟华阳是小学一个班的,后来小升初他去了别的学校,两人就很少联系,偶尔节假日才会在企鹅号上问候一下。
“你期末的作文写得很好,我刚才在汇编上看到了。”
李抒音关上阀门:“谢谢。”
“能借你的积累本看看吗?”钟华阳推了下眼镜,“我的作文,论据总是用得不恰当。”
“可以,但是可能周六才能给你。”
钟华阳微微一笑:“没关系,周六我再找你。”
李抒音点点头,握紧水杯准备回去。这时,后面突然传来一道略显冷冽的声音——
“李抒音。”
水房内的两人同时看过去。
男生峭拔的身影出现在门口,金色的浮光落在他肩头,五官轮廓分明。
杨沥深。
他目光只看向李抒音,长腿迈进来,走到她旁边将水杯搁下,打开阀门。
杨沥深站在旁边,嘴角还噙着一抹笑意。他的脸到下颌收窄,嘴角上扬时有些冷傲。
李抒音略显诧异地挑看着他,只一秒就察觉出他对钟华阳的不快。
洪泽中学两个理科奥赛班历来就不太对付。
说是两个理奥班,其实真正通过考试组建的就一个,22班,而23班,则被称为“太子班”。洪泽中学作为五星级高中本来是不能有初中部的,但为了升学率,硬是在小升初时把初中部搞了一个“建设部”的名头留在校内,中考后便直接升到高中。
一个是嫡系的学生,一个是外来生的集合,两拨人便如同明堂与乡野。
钟华阳推了下眼镜,像是没注意到杨沥深的轻视,温和地对李抒音笑了一下,说道:“那我先回去了。”
他走后,水房安静下来,只有咕咕的水声。
少女的侧脸被透过窗的夕阳描摹着轮廓,杨沥深看了两秒,才说:“你不想问我什么吗?”
她抬眼看着他:“什么?”
杨沥深笑起来,他懒散地靠在墙上,这下眼睛微弯,盯着她说:“比如,我为什么会转来文科?暑假到现在有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
李抒音垂眸将水阀关上,在陡然安静的氛围里侧头看着他。
“人改变选择很正常啊,人也可以试错,只要能承担后果。”
夕阳静静地照射过来,课间的打闹声模糊又清晰地传来,杨沥深眼神意味不明地看着她。
李抒音握着杯子,说:“学习就是一步一个脚印,有付出几乎是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你很聪明,无论在哪里,应该都能取得不俗的成绩。文科和理科差不了多少,只是选修和附加题不同而已。”
她的眼睛真诚又沉稳:“文科的事情,你都可以来问我。”
高一的一整年,李抒音和他说过的话其实不超过十句。
文理分科前他和哥哥衡啸云便是同班同学,高高大大的男生们都被安排在后排的座位,所以李抒音每次去找衡啸云时几乎都会和他打个照面,但仅仅是眼神的平淡相触,不过一瞬后便移开,并没有语言交流的理由。
而且,她和杨沥深在过去的一年里确实算得上“针锋相对”,年级第一的位子除了两人之外就没出过其他人,于是同学们自然而然地将两人的关系定义为“对手”。
杨沥深拿起水杯:“走吧。”
两人赶在打铃的前一秒踏进了教室,讲台上的数学老师额外“关注”了两人几眼。
数学老师是和22班共用的一个,叫张坤,寸头,瘦长的脸,脸色略黑,人看着精瘦有神,浙大数学系的硕士出身。
凡是老师总有偏爱的学生,杨沥深没转来文科前,张坤上课经常会提起他,尤其是刚分科的那次考试,年级为了煞煞同学们浮躁的心态,把卷子出得极难,而那次,杨沥深的数学是年级唯一一个满分,当时卷子还被张坤拿来班里投屏来着。
这节课上的是不等式,张坤的讲课声清晰有力,不一会儿就让大家自由讨论。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响起椅子和地面的摩擦声,前面的同学拿着课本慢慢转过来。
唐梦把椅子挪好,忽然想起了什么,问斜对面的杨沥深:“哎,杨老大,你们理科不等式都上完了吧,我听说圆锥曲线都上到一半了。”
杨沥深手里转着一支黑笔,勾唇笑了笑,应道:“对。”
“学校论坛上都在问你为什么转来文科,你在理科都是中流砥柱,来我们文科那肯定如履平地。”唐梦眨了眨眼睛,里面闪过促狭之色,声音略微压低,“不过——你来了,抒音可就水深火热了。”
李抒音本来右手正握着笔在写字,闻言手指一动,笔杆轻打在唐梦的手臂上,低声制止:“唐梦!”
唐梦是活泼的性格,平时就爱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大家都习惯了,只是李抒音却不知道杨沥深会不会介意这些——毕竟,学习好的人多半都会有些傲气。
杨沥深脸上的笑意果然敛了下来,他语调平平道:“哦,是吗?”
前面坐着的刘景一联想到他和李抒音之前的“渊源”,笑着打圆场道:“哎呀,大家就是爱八卦,其实音姐才不会在乎这些呢!既然杨老大已经来了咱们班,那咱们文奥班就该一致对外,瞧瞧理科的那些嘴脸。我先说,这一届,就是咱们洪泽中学文科崛起的一届!”
下午五点半,放假铃声准时打响。
李抒音和姜晓琪约好一起去买笔。姜晓琪和她一个初中,考试时和她都在一个考场,她是教师子女,母亲是初中的老师,分科后她就被安排进了太子班。
路过23班的窗口,姜晓琪喊住她,她的钥匙圈上挂了一串的潮流装饰,随着走路哗哗作响。
两人一起向校门口走,闲聊了一小会儿,背后就传来一连串的车铃声,两人不由回头。
衡啸云双手握把,单脚踩在地上看着两人,对着李抒音说:“星期天来吃饭,别忘了。”
李抒音扣着书包肩带慢慢点了点头。
衡啸云后面那些理奥班的男生们跟着停下,他一贯的好人缘,走哪都呼朋唤友的一长串。姜晓琪皱了皱鼻子,看着乌泱泱的一群人和一堆赛车。
“你们干嘛去?”
“啧——”
衡啸云挺直脊背,拉了拉红色的护腕,嗤了她一声。
“男人的事,少打听。”
一帮人又乌泱泱地骑着车走了。杨沥深在最后,慢慢踩着赛车跟着走了。黑色的斜挎包,白色的板鞋,走之前还看了两人一眼,点头示意了一下。
姜晓琪和李抒音站在原地,目送着他们骑远了。风吹动着她们校服的下摆,夕阳打着金橘色的光亮。姜晓琪这时才无语地冲着天翻了个白眼,她和衡啸云一贯地互相看不惯——衡啸云看不惯她追星弄的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她看不惯衡啸云耍帅做作的样子。
两人迈步向前,姜晓琪用手扇了扇风,想起最后走的杨沥深,摇了一下李抒音的胳膊。
“暑假杨沥深转到你们班,你不知道,张坤都要气死了!”
李抒音脚步一慢,这下才认真觉得她不在的这个暑假风云变幻。她说:“我还想问问呢,他怎么突然转文科了?”
“我也不知道,他不是暑假补课的时候就搬到你们班去了嘛,我听胡文洁说,上学期期末考完之后,她去办公室数资料,经过小科办公室的时候看到周校长和杨沥深好像在吵架。”姜晓琪猜测,“可能是因为这个,就是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吵起来。”
新学期开学不过才一个星期,杨沥深转科这件事在李抒音的生活里就像扔了块石头进河,不断地泛起一圈圈的涟漪。不过李抒音是只要不踩着她那条线,她是随便别人怎么说的。
学校对面的广场有一家叫“聪明兔”的文具店,李抒音被姜晓琪挎着手臂选了半天的文具,她追的偶像出了新海报,又刷刷地买了一大堆。李抒音只买了一个本子,姜晓琪问她之前不是才买了好几个。
“用完了,最后一个也用了。”李抒音没说最后一个本子被用来写“小纸条”了。
不过姜晓琪的好奇心比唐梦还重,两人坐在小吃店里吃着煎饼果子,她突然又说:“你说杨沥深到底为什么转到文科?”
李抒音一口水呛在喉头,咳了几声,眼里冒着泪水。
“到底为什么呢,”姜晓琪在座位上喃喃自语,又说,“我和你说,你知不知道论坛那个投票?”
姜晓琪和唐梦是年级最前沿的吃瓜选手,两人聊起八卦能大谈三天三夜。
李抒音抽纸摁了摁眼角的泪水,点头:“唐梦给我发过。”
“你怎么看?”
“看来你们暑假的作业还是太少了。”
姜晓琪耸了耸肩,鬼灵精似的看着她:“这不怪我们,你和杨沥深之前在排名榜上打了快一年,结果分科时正好分开排名了,还怪可惜的。孙主任都说了,正好让你们文科活活水,不然太安逸了。”
“孙主任能和你们说这种话?”
姜晓琪无辜道:“他在办公室说的,被我无意间听见了。”
“......”
李抒音默默看着她,连孙主任的墙角都敢去听。她头上三根黑线,叹了口气:“杨沥深转个科,为什么我觉得是我在渡劫呢?”
衡啸云一帮人到城东公园的篮球场去打球。夏天炎热,洪中严格要求穿上校服,所以在场的都穿着橙白色的校服T恤。场内还有别的学校的,只有最里面还有一个场地。
衡啸云把袖子撸到肩膀上,将球扔给杨沥深,侧了侧额,说:“来,打一场。”
眼里还有挑衅。
易敬森原本在喝水,忙拧上瓶盖过来站在他面前拦了一下。
“衡啸云,他都到隔壁多久了,这事儿你怎么还没过去呢?”
衡啸云单手挡开他,冲杨沥深扬了扬下巴,散漫道:“打一场,这事儿就翻篇了。”
一帮人很快分成了两队,那枚篮球在手掌和空中不断传递,混合着汗水和微尘。衡啸云专截杨沥深的球,投球时把篮筐砸得梆梆响。一场球下来,球场四周的灯已经明晃晃地亮起来。易敬森把球拿到一边,灌了口水,向后看去。
杨沥深还站在场中央,一边校服裤脚卷了上去,单手叉着腰,额发汗湿,校服的风纪扣中场全解开了,能看到白皙的脖颈上都是汗渍。他低着头不知道想什么,手背擦了下脸。
衡啸云刚才不算客气,在场的都一副被练惨了的样子。杨沥深慢慢向这边走过来,易敬森扔了瓶水给他,他接住,坐到了衡啸云的旁边。
“之前论坛上有人票选理科四王子,选的谁来着?”衡啸云又仰头灌了口水,拧上瓶盖,“你、我、易敬森、江煜其,现在你走了,我们三缺一了。”
他鬓角还有汗,侧头看着杨沥深。晚风轻柔地吹,带着点凉意。他搭着杨沥深的肩膀,叹道:“其实我也不是生气,只是怪可惜的。你到文科去,那是屈才。之前分科时,我妹选文科,我还觉得她脑子坏掉了,但她一旦做决定,几乎就不会改变。”
杨沥深低头静静地听着。
“文科好玩吗?”衡啸云看着前面,嗤笑一声,“你是挥挥衣袖进去了,把我妹放火上烤呢?你知道论坛上那些碎嘴子怎么说的吗?”
杨沥深举着水一顿,慢慢侧头看他。论坛他很少上,除了高一开学注册时上去了一次。他手肘撑着膝,慢慢问:“什么?”
李抒音和姜晓琪分手后就回了家,八点五十分,她坐在书桌前看了会儿书正准备睡觉,姜晓琪给她发微信。
论坛那个楼主截了张图又发了个新帖子——
【赛点来了!杨沥深参与投票!】
九点的时候,杨沥深参与投票,投给了两人中的李抒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