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琮偏过头,冷哼一声。他读出周以樟话外的意思。
无非是不愿成为他势力的一部分。
他并非一个强人所难之人。假若周以樟不愿,他也不必强求。忠君是好事,可如果忠的人只是皇后和楚王,他也不会轻饶。
魏琮提醒道道:“大将军的话,孤会放在心上。此外,孤倒是希望大将军莫要认错了人,站错了队。”
“臣追随陛下脚步,便是相信陛下的眼光。”
“好。”魏琮平静地抬眸。
刹那间,他竟在想,受到父亲这样的教育,小姑娘定会成长为一朵娇艳的红山茶。
回到齐王府后,魏琮一直低沉着。齐王府上下被沉郁笼罩,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殿下心情不佳。只不过,具体的缘由他们不得而知。
汤硕自魏琮幼时一直侍奉他,侍奉了好些年日子,早就摸透魏琮的性子。他小心抬眼,谄媚献言道:“若是殿下喜欢周姑娘,不如写个帖子送到周府上,让周姑娘来府上做做客,陪殿下说说话?”
他一早觉察出,殿下在军营里看周姑娘的眼神不对劲。殿下一向不近女色,即使年过十九,至今身边仍然没有任何侍女、妻妾。
魏琮没说话,只是端正挺拔地坐在握住毛笔,空洞地凝视地面。
他,喜欢周令妍吗?
魏琮合上双眸,烦躁地捏了捏鼻峰,右手不断用力握紧的毛笔。
脑海中思绪被少女的明媚笑容牵引着,像是流浪多年的小猫小狗找到了自己一心想要追随的主人,那一刻,灵魂喜悦地悸动,被春日的暖阳照亮了阴暗多年的心房。
魏琮心中自问:他们只是见过两回,会那么轻易地喜欢上一个人吗?
他不敢确定,自己是否是真心喜欢周令妍。
汤硕猜中魏琮的心思,继续进言道:“殿下,再过几日是皇后娘娘的千秋节。不如给周府递份请柬,让大将军的几个孩子一同参加。”
魏琮眉心相凑,深思片刻,“也罢。”
*
“千秋节请柬?”周令妍困惑。
“是啊,周姑娘。”内务府总管赵廉道,“殿下以为,文武百官为了大宁拼尽心血,自然要借此机会好好嘉奖。故此,殿下希望,大将军能同府上公子姑娘一块儿去呢。”
周令妍微微一笑,起身,朝着宴会厅门外的方向,屈膝行礼,“臣多谢殿下好意。”
赵廉道:“娘娘也以为,周家儿郎为大宁奉献一生,由此派我亲自送帖。”
周令妍故作受宠若惊的姿态,惊讶道:“娘娘的大恩大德,臣感激不尽。”
“既然请柬已经送到,我先走了。”赵廉从椅子上起来,对周令妍作揖行礼道。
周令妍回礼,“劳烦总管大人了。紫苏,送送赵大人。”
“是。”紫苏答道,“赵大人这边请。”
望着赵廉的背影,周令妍坐回椅子,托腮喃喃道:“只是阿爹禁了我的足,我还能去吗?”
军营事发之后,周以樟命全府上下“戒备”,一个月内不容许周令妍踏出周府半步。如若有人守卫出了纰漏,先打五十大板,再罚银一年,并逐出周府。
“等阿爹回来之后再说罢。”周令妍收回心思,决定审查桌上的账本。
夜晚,周府前院的膳食堂。
待阿爹阿兄结束军营的公务时,天色暗淡。周令妍把菜温热好之后,陪着他们一同用饭。
“阿妹,这块排骨你尝尝。”周元钦夹起一块儿糖醋排骨,放进周令妍的碗中。
“哥,我已经吃过了。”周令妍说道,她的手臂撑在饭桌上,视线无奈地随着他手上的动作移动。
在他们回府前,她就已经吃过了,肚子到现在还有点撑。
“那你还给自己摆个碗。”周元钦笑道,手肘抵了一下她的手臂。
周令妍道:“你们习武之人,才该多吃。”
“我吃着呢。”说完,周元钦连忙刨了几口饭进自己的嘴里。
周以樟拖起碗,握紧筷子夹菜,问道,“你有什么事吗?”
平日周令妍可不会像现在一样,坐着餐桌上陪他们一起吃饭。
最多只是站在一旁吩咐两句,就去做她自己的事儿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
不愧是阿爹,一眼就猜中了她的小心思。周令妍想着。
她缓缓开口道:“宫里送来请柬说四月初八的千秋节,要大将军协家眷一同参加。”
众人一愣,懵懵地放下手中筷子。
周元铭不解,“宫里的宴会从来都不请我们,这次怎么…”
“我也不知。”周令妍舒展了身子,懒懒道,“说是殿下的邀请。然后皇后娘娘亲自派赵廉赵总管前来送帖子,府上的人都看见了。”
周以樟疑惑,“皇后娘娘派人?”
莫非,皇后娘娘也想邀请他们加入她的阵营?
“周总管是这么说的。”周令妍回答。
周元铭饮了一口汤道:“看样子,我们是不得不去了。”
周令妍展露笑颜,一脸期待道:“既然如此,那我的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