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书思虑不过片刻,心下作定后回头看向阿莫。
阿莫此时正把自己腰间双刀拔出擦拭,接到华书询问的眼神,与茅季对视一眼后同步双刀一挽,笑道:“放心,我和师父在此处与你一同御敌,他们想要从渭源乡进去,除非从我们师徒二人的尸首上踏过去!”
阿莫声音斩钉截铁,一双杏仁眼在月光下亮极了,看得华书心头一热,用力点头与阿莫相视一笑。
几人说话间仆安夜已经拖着一摊烂泥一般的赵二走了过来。
他把人甩到地上,嫌弃地拍了拍手:“都招了,也不知道匈奴被谁给坑骗了,认准咱们乡里有暗道可直接入城,派了五百匈奴兵计划从咱们这里攻入城中,与外头来个里应外合。这厮收了匈奴的好处,入了内就扰乱百姓视线再趁机找入口,找到后放鸣嘀通知匈奴。”
华书闻言眉头微颦,渭源乡离姑臧县城不远,可暗道这样的东西非一两日之功,这说法听起来可信度未免太低了些。可是赵二这种三两骨头的残贼之人,本就没什么信誉和骨气,此时被仆安夜施以重刑,也不太可能撒谎。
然而还不等她发问,三老却脸色一变险些晕倒,华书在侧忙把人扶住,看着三老惨白的脸色顿时头皮一麻:“还真有秘道?”
三老站定,焦急地叹了口气向众人解释:“这里原本是休屠王牧场,我也是偶然发现乡内草场处的祭祀台下有一个密道直通姑臧城匈奴祭天的祭台,后来向亭长上报了此事,不久后便有人过来秘密做了回填。但这密道太大太长了,是以只填了首尾,若有百十号人开挖,只怕不到半个时辰就能挖通。此事事关重大,知晓者甚少,这些畜生是如何得知的?”
华书先是眸光一闪,随后眉头紧锁转移开这个话题:“现在还不是想这个的时候……”
一乡民在旁问道:“既是响鸣匈奴才会跟来,若是鸣嘀未响……”
华书摇了摇头:“没这么简单。能够突破城墙守卫直接入城的密道何其重要,匈奴怎肯轻易放弃?有内应配合寻密道位置,他们尚且派了五百人来攻,若鸣嘀不响,他们猜到赵二出事,只怕会有几倍于此数的人攻来。”
茅季捋着胡子走上前来:“不错,为今之计,还是抓紧时间布置,请君入瓮再瓮中捉鳖更为妥当。”说着他转过身看向三老,“某曾有幸追随飞将军李广,诸位若信得过,便将守城诸事交给我负责。”
飞将军李广的名声满天下谁人不知?没想到茅季居然还有这个经历,华书立时眼睛一亮。
三老闻言也是一喜,与仆安夜等人对视一眼后点头道:“道长肯留在此处相助,小老儿已是感激不尽,何况道长曾追随飞将军,必然是精通战事,我等自当从安排!”
茅季点头:“如此,还请长者先召集可战者,清点武器,再派几个有力气的,我先做些布置。”
说话间只听轰隆一声巨响从城中传来。
“是攻城锤的声音!”阿莫看向姑臧城的方向,“敌军已至姑臧城下,咱们时间不多了!”
说着众人都动了起来,华书也一路奔回郑家。
安荣前几日快马简行回了长安,他搜罗的一些兵器都被华书存放在了郑家,还有小生子带着附近会木匠活的几个人,按照华书从符起处要来的图纸试着做了一些精巧的袖箭、弓弩,还没来得及报给军中,便一并收在了这里,看着武器装了一车,华书才算松了口气。
她从车上取下一把弓并五支箭递给小宝:“匈奴随时会攻来,这些武器我得先拿走,你大母,还有红鱼儿和鹊枝的安全就交给你了。”
小宝接过弓箭睁着亮晶晶的双眼重重点头:“郎君你放心,家中有阿翁挖的地窖,甚是隐蔽,我与红鱼儿已将重要之物藏于其中,稍后我将他们安顿好就去城楼帮你!”
华书:“……”
华书瞬间黑了脸,她从兵器车上扯下一把大刀,铿锵一声往地上一立:“谁要你来帮我,我让你在家保护大母和红鱼儿!敢私自跑来,我一刀砍了你!”
小宝:“……”
吓唬过小宝,华书与阿莫将武器清点一番,即刻运送至城楼处,不消片刻便有青壮赶来。
华书瞧着眼前人数越来越多,竟有近百之数,且看相貌多非‘汉民’,不由心头微涩,顾不上多言,她站在高台上:“诸位高义,在下铭记于心,若战胜归来,我必为各位求来封赏,倘若不幸战死沙场,诸位家眷后人皆由我华家赡养,如违此誓,天诛地灭!”
仆安夜偕幼子仆明道:“郎君无需多言,我仆安夜虽也曾为匈奴所属,但当年武威郡为休屠王牧场时,我们没少受盘剥,自归于大汉版图,得了几年安生日子,还得乡民推举忝居游缴,匈奴想卷土重来那是做梦!我等虽不识中原礼数,也知晓家国为先的道理,郎君尽管吩咐!”
华书眼眶一热,重重点头随后转向茅季,茅季高喝:“分发武器,弓箭刀盾,请诸位依据所长领取,擅射者与孟郎君上城楼埋伏,其余人等听我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