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婶子,菜炒好了,你先吃,我把炊饼掀出来。”
林言迅速回到厨房,呛人的味道还没散,屏住呼吸把炊饼拿出来,炉子里的米汤已经开始翻滚,但还要再煮一会儿。
“好了,咱们先吃菜,我还煮了米汤,等下顺一顺。”
陆母心满意足的坐在院子里,给儿子娶夫郎还是有大好处的,至少家里的事有人帮着忙活了。
“对了,今日我和你三婶说的你也听见了,现在成亲都是六床新被子陪嫁,家里现在有三床新的,我打算去买些棉花再做三床,另外看缺些什么,我再去问问你三婶……”
陆母一边吃一边说了很多成亲的事,林言不太了解这里的习俗。却听的心里暖暖的。
他一开始以为请村里的人吃了饭就算成亲了,没想到陆母真的打算给他办一场。
“……你这豆芽果真和以前的不一样?怎么发出来的?到时候买些豆子多发一些,席上炒一道也不错……”陆母说着说着突然想到:“对了,明日我要先去李大嫂家给她说一声,她做的席面好吃,村里有大事都找她……”
“阿言哥哥要成亲了吗?和谁成亲?”阿眠听的稀里糊涂的,怎么出门一趟,就要成亲了?大哥不是说要娶他做夫郎的嘛?那他以后还能吃到阿言哥哥做的饭吗?
陆母笑着敲了他一筷头:“阿言哥哥和你大哥成亲。以后就要叫哥么了!”
“哥么?阿言哥哥要成为我哥么了?那我还能吃到阿言哥哥做的饭咯?”
陆母气极:“你这孩子,就惦记着吃!”
林言也从情绪里抽离出来,笑了笑起身去厨房:“我去看看米汤怎么样了。”
陆鹤明不在,他们三个吃的不多,米汤刚好一人一碗,米放的不多,大多给了阿眠,炊饼吃多了不消化,小孩子肠胃不好,米煮的软烂,睡前活动活动就消化了。
吃完陆母去刷了碗,一边还琢磨着差些什么,家里有一部分银钱本来也是留着给陆鹤明成亲用的,现下这种情况,虽说省了一部分,但是该要的,陆母还是打算置办齐全。
心里有个大概的想法才回屋去睡,第二日一大早便跑去了李三嫂家,直到晌午头,才念念有词的回来。
吃了午饭又去了三叔么家。
一连忙了几天,林言也帮不上什么忙,每日就做好饭让陆母吃,闲下来的时候在屋里构思话本。
……
春风化雨,傍晚又软绵绵的飘了一场细雨,陆母给林言做的春装终于赶了出来。
“阿言,快去试一试!”陆母招呼着,林言也激动的不行,这可是他的第一件新衣服。
农家人大多穿粗布,颜色也不多,林言身上这身漂了淡淡的青色,适合春天穿。
“来转转,”陆母打量了一边,对自己的手艺满意的点了点头:“正合身,明日穿着去赶集,买些肉回来,晚上鹤明就该到家了。”
陆母在吃食上向来舍得:“说到赶集,明日把你发的豆芽给你三叔么送点可行?上次吃过以后他就一直想着,早上还来问。”
林言把衣服换下来,现在外面还飘着雨,弄脏了就不好了:“早上怎么没有直接拿点给三叔么?”
“想着是你做的,怎么都得问问你。”
“婶子还这般客气,那我用的豆子不也是你的嘛……”林言想到这是个好时机:“对了,婶子,你说我要是把豆芽拿到集市上卖,好不好卖?”
林言这样说,陆母倒也仔细考虑了一下,林言发的豆芽确实与平日里的不一样,村里几家吃的都很喜欢,都来家里问了几次了。
若是去卖,买肯定是有人买的,但若要是想要卖出多少,估计也挺难的。
“你这哥儿,还是个有头脑的,你若是想要卖就去试一试,只是家里豆子不多了。”
这两次用的豆子还是李老六上次送来那些,第一次用的少,第二次陆母想着给几个邻居尝一尝,就让林言多发了些,前天又发了一次,豆子也就所剩不多了。
“而且明天的大集估计是赶不上了。”
上河村离镇子近,旁些更远的镇子去一次镇上麻烦的很,周围的几个村子就自发在河边出了市集,以前只是一些小小的摊子,两个村子里的人换些吃的。
后来逐渐成了规模,每逢九就有一个大集。
林言牵着阿眠的手,背着一个背篓寻找空地,他把家里的豆芽都背了出来,打算今日先试试水,若是卖的好,往后还可以去镇上卖。
若是卖不出去,索性带来的也不多,不累人。
终于看到一块空地,林言把背篓放在地上,拿出一块赶紧的黑布铺到地上,又把豆芽倒在上面。
豆芽本来就水灵,下面衬着黑布,阳光透下来,更显的豆芽卖相好看。
就连一旁卖青菜的阿婆都稀奇不已,看林言整好摊子立马就开口问:“你这豆芽看上去挺不错?如何卖的?”
林言还没做好叫卖的准备,就被问了价,心里也是开心的很:“阿婆,我今日第一次卖,不知道什么价合适,就三文钱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