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被敲响了。
热闹的声音在一门之外传来,陆霜听见声音上前挡门。
“大哥,如今我也算是阿言的好友,你今日若想进这门,可得有些表示啊?”
堵门这这一习俗倒是一直都有,陆鹤明自然也是早早就准备好了。
“你先把门打开,我才能把这红封给你啊!”
“那大哥可要说到做到!”堵门这事也就是讨个彩头,屋内只有陆霜一人,他也没有过多为难,听陆鹤明这样应允,利落的开了门。
门打开的一瞬间,陆鹤明的眼神就紧紧落在了穿着大红嫁衣的林言身上。
脸被盖头挡着,陆鹤明的心却突然跳的很快。
“大哥!看这么入神,赶紧把红封给我,就能接阿言回家了哦!”
陆鹤明把手里的红封递给他,陆霜自然也没为难他,上前牵住他的手:“阿言,跟我回家好不好?”
林言没出声,点了点头,陆鹤明起身把他抱了起来,院子里的人有几个凑热闹的人扒着门起哄,林言耳朵都红了,幸好有盖头挡着。
成亲本来是需要家里兄弟背出去的,然后和长辈告别,林言情况不一样,前几日就商量好,由陆鹤明抱着出去,直接上轿。
成亲时有能力的人家都是在镇上租一匹马,绑上红花,汉子骑着马也颇为气派,当然也有近的直接走着去。
陆母大方,一个村没几步也去镇上赁了一头威风的马,她家里只有这一个儿子,当然各方面都要好的,省的将来遗憾。
陆鹤明骑着马在前面,往日冷淡的脸上今日也是如沐春风,嘴角也是噙着笑意。
连村里的婶子都说:“这哥儿娶的也是称心,我以前都没有见过这大郎笑过,每日都严肃的很。”
“那可不是,当时可是这陆童生亲自定下的哥儿。”
迎亲队伍绕了大河村整整一圈,跟着的喜娘撒了一路的喜糖,小孩们装的鼓鼓囊囊的跑回家,大人们也都没少捡。
敲锣打鼓的走到陆家门口,陆鹤明翻身下马,走到轿子前扶林言,林言看着那双熟悉的手,把手搭上。
进门前需要先跨过火盆,寓意着消除晦气,也是祝愿新人未来红红火火,大吉大利。
陆鹤明小心翼翼的扶着他,林言早就熟悉了这院子,两个人相伴走进堂屋。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送入洞房——”
院子里观礼的不少,不少人起哄说着吉祥话,陆鹤明一把抱起林言,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把林言送进了新房。
床上铺满了红枣、花生、桂圆还有莲子,林言规矩的坐在床边。
一旁的喜娘拿着秤杆递给陆鹤明:“新郎可以挑开盖头了。”
陆鹤明小心的挑开,盖头下的林言正笑眯眯的看着他,眉眼弯弯,连额间的花甸都生动了起来。
随后喜娘又拿来用红线连在一起的酒杯,两人喝了合卺酒才算真正礼成。
喜娘又说了好些吉祥话,一行人才陆陆续续出去喝喜酒,陆鹤明留在最后:“你先坐着,我出去敬完酒就回来,等下让阿眠给你送些吃的。”
林言点了点头,陆鹤明才出去。
今日的席面不错,村里来的人也不少,总共摆了12桌席面,每个席面上10道菜,取十全十美之意。
鸡鸭鹅鱼肉,肉菜占了六样,此外还有一荤一素两个汤,两个清爽的素菜解腻,但是村里人除了过年过节能吃上肉,像陆家这样不多久就吃肉的也少。
大人小孩都闷着头夹肉吃,生怕被人多夹走一筷子。
陆家二叔三叔领着陆鹤明敬酒,村长家的汉子也在后面跟着,时不时帮忙挡酒,陆鹤明今日是新郎,喝醉了也惹人笑话。
直到日头西斜,宾客才陆陆续续站起身来,陆鹤明站在门口送客。
夫子前来观了礼就离开了,只留下两位同窗吃席。
“鹤明兄今日开心的很啊,在学院可从未见他这样笑过!”是镇上杨商户的儿子杨子帆,家里有钱,考了两次院试未过,他阿爹誓要培养一个读书人,就让他一直在书院上课。
“杨兄今日吃的可好?”
“放心,咱俩谁跟谁,酒足饭饱!”
“行了,不耽误你洞房花烛,我俩就先撤了!”
……
几个婶子还没走,陆鹤明帮着一起收拾院子,直到天黑下陆家才重新安静下来,各个屋里都燃上了红烛。
“好了大郎,你回房去吧,剩下的我来弄。”
陆鹤明这会儿也不推托了,应了一声好,放下手里的东西就急匆匆的往屋里走。
林言累了一天,吃了阿眠送来了的面,就倚在床头闭目养神。
他虽然没有结过婚,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门响起,他睁开眼看过去,正好和陆鹤明的眼神对上。
陆鹤明快步走到他跟前,却又踌躇起来:“你可吃了饭?”
“吃过了,阿眠送了一大碗……你……有没有喝醉?”
“没有,陆羽给我挡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