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母在一边也站起身:“要什么银子,言哥儿你给他表哥抓一些。”
表哥连忙回神摆手:“不用不用,正好我和几个朋友去广聚斋吃饭,麻烦婶子给我称两斤我去炒了,让他们也尝尝。”
他家里条件不错,请了一个厨娘在家里做饭,日常饭做的还不错,但是有些新鲜东西处理总是不到位。
后来有什么新鲜货就拿着东西让广聚斋的厨子做,虽说还要再花些银子,但也总比浪费了东西好,味道也更好上一些。
这豆芽上次吃了确实不错,这又刚好碰上。
林言一听眼神立马亮了起来,动作也利落了起来。他正发愁搭不上线,这不机会就送上门来了?
“表哥可以让广聚斋用辣椒来炒,炒断生即可,我多拿些,剩下的打个汤。”
“不用不用,多少钱一斤?”
陆霜哪里能真占林言的便宜,在旁边慢悠悠的补充:“三文钱一斤。”
林言也没称,两个油纸包都装的鼓鼓的,估计得有两三斤。
表哥看着他包这么多,不给钱都不好意思拿:“不用这么多!”
林言笑着递给他:“不是给你白吃,不知表哥能否帮我一个忙?定然不会让表哥白忙活的。”
陆霜就在一旁站着,表哥哪里说的出拒绝的话:“力所能及之事,定然能帮的。”
林言也觉得过于冒昧,但做生意不就得脸皮厚一点?
“这一份给表哥自己吃,剩下的可否能给广聚斋的掌事,免费送给他尝一尝。”
说到这里,表哥哪里还不明白,他想借自己的路子做生意,不过既然拿了人家的东西,就只当个传话的也不费什么事:“可以是可以,只是掌事的收不收,我就不能保证了。”
林言也知道,就点了点头:“麻烦表哥,等我夫君放旬假,定登门道谢。”
那边的人忙着招呼他,表哥也不好和一个哥儿推来推去,就抓了几个铜板放到桌子上,接过豆芽往那边去。
“霜哥儿把钱拿回去,一家亲戚的,收钱多不好看?”眼看着人走远了,陆母把钱收起来递给霜哥儿,更何况他们还麻烦了人家。
霜哥儿才不会收。
下午集市上没多少人,他们也没有多逗留,背着剩下的豆芽就回去了。
回到家里也才半下午,林言把剩下的豆芽用水养着,明日还能卖。
林言坐在厨房看着发的豆芽出神,要想每天都有得买,那每天都得发,现在厨房里各个状态的豆芽都有。
一次两斤豆子,本钱也不少了。
“家里有人吗?”
林言站起身往外走,是一位阿婆。
“你是鹤明小子的夫郎?”
林言不认识,但也点了点头:“是我!”以为她是来找陆母的:“我阿娘在后院,我去找他!”
“不用叫她,我听说你卖豆芽,今日可还有?”
林言没想到是来买豆芽的,前些日子他发的豆芽陆母也给族亲送了点,至于都给了谁,他就不知道了。
“有的阿婆,你要多少?”
陆母本来在后院插篱笆,听到有人说话就往前院来了。
“大伯娘,你今日怎的到我家来了?言哥儿,这你大奶奶。”
林言从善如流:“大奶奶好。”
“哎好,”阿婆应了一声又回答陆母的问题:“还不是前几日吃你家席面上的豆芽惦记着了,听说你们今日去镇上卖豆芽了,就想着来问问还有没有剩下的!”
“还有的,言哥儿,去给你大奶奶拿一些。”
“几文钱一斤?给我称一斤就行。”
阿婆一边说一边打开自己的荷包,拿出一个团着的帕子,层层包裹着几个铜板。
“你要吃还要什么钱,给你拿一些就够吃!”
阿婆算是他们陆氏高龄的一位了,身体也硬朗,家里儿子分了家,她谁也没跟着,自己做饭自己吃。
儿子家虽没住在一起,但逢年过节都会给她送些东西,日子过得也是舒心。
“你这说的什么话?整个上河村姓陆的你都送吗?那你还卖什么,把东西放在那柳树下,谁吃谁拿不就行了?”
陆母被训了一顿,她本来也不想,但都是亲邻……
“拿着,以后谁不给钱就不卖,小哥儿做个生意也不容易。”
林言拿着包好豆芽出来,就听到这样一句话,就算大奶奶现在不说,晚上他也是要和阿娘说的。
以后又不能日日去镇上,主要还是周围几个村子里人买。
陆母看到林言过来:“唉,你说的是,那我可就收下了。”
“这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