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阿眠嚷着吃馄饨,陆母说来一份素面,林言又看向陆鹤明。
“我也要素面。”
“那就一份烤鸭,三份素面,一份馄饨,再炒一个青菜。”
林言真是感觉太久没吃过新鲜菜了,这广聚斋的菜自然也是贵的,但所谓来都来了。
广聚斋上菜一如既往的快,不一会儿就上齐全了。
“这鸭子确实不错,比带回家的要好吃。”
林言也夹了一块:“现做的好吃,下次再想吃,咱们直接来镇上。”
“那能这么吃?你有这心就行。”
肯定不便宜,尝尝味就行了。
林言笑着没说话,陆母就是刀子嘴豆腐心,不能和她犟。
一行人吃完饭,林言去结账,又找到掌事的说了发豆芽的事。
掌事的一直在等着,林言不做了之后,他也寻摸过其他人,要不就是小,要不就是苦,总之没有林言发的好。
两人说好时间,三日后,掌事的让人去取。
几个人又溜达着往米面店走。
“阿娘还有没有要买的?”
“没了,刚刚我和阿眠还去扯了布,回去给你们一人做一身衣服。”
买的东西不少,几个人就坐了驴车,一人两文钱。
到了家里,林言先把黄豆绿豆各淘洗一半,然后分别铺开,蓄上水,放到小屋里发上。
现在天气热,小屋里虽然阴凉一些,但也要勤换水,不然容易烂根。春日里虽然需要的时间长一些,但不必如此繁琐。
一切准备好,林言又回书房把米酒方子拿出来,他将上面的步骤重新整理了一下。
宋磊给的酒曲也不少,林言以前没做过,只敢先用一点糯米尝试。
若是能成功,以后就不必做豆芽了,天越来越热,每日只换水就累的不行。
糯米先泡着,林言洗了手往堂屋走,陆母正在裁布,林言上前帮她抻着。
“这块布给你和阿眠做两身夏衫,剩下的布给你缝一个里衣,晚上睡觉的时候穿。”
林言自是没什么意见。
晚上都没什么胃口,简单吃了一点。
吃了饭,林言又生火把泡好的糯米蒸了一下,按照步骤一一做了下来。
等糯米放至温热,再估摸着量放入酒曲,搅和均匀后,又密封起来,然后放到阴凉处发酵。
陆鹤明把做好的搬进小屋,这个温度估计得等个四五天。
两人收拾好天色已经不早了,又洗漱了一番才回到屋里。
夜里自然又是一番厮混,陆鹤明第二日要去书院,林言自然没理由拒绝。
一连过了三日,豆芽发的不错,林言蹲在米酒前,已经能闻到酒的香味,但是看状态还得个两天。
广聚斋取走二十斤黄豆芽,林言又额外装了三斤绿豆芽,让那伙计一起拿给掌事的,先让他尝一尝,若是可以,以后还能一起送一些。
广开销路嘛,搭上这条线,以后米酒也能推销过去。
林言想着想着笑起来,还真是逮着广聚斋这头羊薅。
昨日陆母在村子里晃悠了一下午,村子里都知道他们今天开始卖豆芽,刚一开门就有好几个眼熟的来。
买完也都没有走,好不容易闲下来一会儿,几个婶子伯娘就站在门口和陆母扯闲话,这些日子说来说去也不过就是那摔好脑子的李壮。
“我昨日在地里见到他了,还叫我伯娘呢,看上去好像真正常了。”
“是啊是啊,前几日我去买豆腐,也和我打招呼了。”
“哎,你们还没听说吗,他们家打算给李壮相看呢,听说还是个姑娘。”
“真的假的?这就算脑子好了,也不会有姑娘嫁给他吧?”
……
林言就在一边听着,也没插话,他记得李壮确实娶了一个姑娘,但是时间线已经对不上了,好多事情也是错乱的,无从考究。
几位婶子突然没了声音,林言疑惑的抬起头。
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到。
李壮笑意盈盈的走过来,和几位婶子挨着打了招呼,这才走到摊子前:“婶子麻烦给我称两斤豆芽。”
上门的生意哪有不做的,陆母看了林言一眼,起身应了一声:“哎,行,你等会的。”
“没事,婶子,我不着急。”
李壮脸上一直挂着笑,让人莫名觉得不舒服,陆母把包好的豆芽递给他,林言接过六个铜板。
恶心的视线落到身上,林言紧皱眉头,有种被蛇缠上的感觉。
“这位是陆大哥的夫郎吧?长的真好看。”
陆母听他这话也眼神也变了:“是啊,按辈分你还得喊一声哥么呢。”
李壮微笑着看了林言一眼,没有接陆母的话,说了一句还有事就走了。
“有病吧这人。”林言看着他吐槽了一句。
接下来几日倒是没再见过他,米酒发酵的很成功,林言和陆母先尝了尝,味道不错又分给三叔么,李三婶还有陆霜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