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虾仁几乎占了制作成本的一半还多。
那怎么办呢?
去掉是不可能的,那样就没特色了。
林木槿将阿伯、堂哥他们都叫来,又一人给倒了一碗酸梅汤,集思广益。
不都说三个凑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么,她家可有五口人呢,顶一个半不过分吧。
林堂哥就道,“如果生意做得好,需要的食材比较多,可以谈批发的。”
林木槿觉得可行,这样热面皮、酸梅汤和茶叶蛋的价格也都能往下拉拉呢。
林堂姐也道,“塑料袋、一次性纸杯、一次性筷子可以多买点,反正放的住,这样好讲价。”
林木栎也说道,“回头我问问师傅,酸梅汤料包可不可以给打个折扣。”
林木槿心道古人诚不欺我,多几个脑袋就是想的周全。
也没那么担心了,有心思谈论别的了,“大家觉得酸梅汤如何?”
林木栎抢答,“酸甜可口,阿姐,明天让我带一份去学校呗。”
林木槿痛快的答应了,“可以啊。厨房砂锅里的料包还可以再熬一次,少放点水就成,你自己动手。”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
林木栎都有点坐不住了,恨不得现在就去煮。
还是林堂姐说,“还是明早再煮,放一晚可能会变质的。”
林木槿又想念冰箱了,她还真在商场看到了,进口的内陆的都有,价格在一千多到三千多蚊之间。
其实也没那么高不可攀。
林木槿又想起一件事,“咱们食摊应该取个名字吧?”
这么重要的事,之前居然没有想起来,太不应该了。
场面一时之间落针可闻,谁也没出声。
“林家铺子,太平常了,想个特别点的。”林木槿自己讲完都不满意,“嗯…叫什么好呢。”
林堂哥又在挠头了。
林堂姐双眼无神,也不知道是思考过度还是在跑神。
林阿伯倒是很轻松,小口品着酸梅汤,可也没发言的意思。
林木槿觉得还得靠她,“要不就叫‘唔同’食摊,如何?”
林堂姐眼睛亮闪闪的,“可以啊,我们的吃食好味又不一样。”
其他人也都没异议,这个名字就定下来了。
林堂哥说道,“得做个幌子吧,这个交给我,我找人做,一天就能做完。”
林木槿立马道,“还要准备一块小黑板和粉笔,要写上咱们卖的食品和价格,这样会省很多事,一些杂货铺应该有卖的。”
之前还真没关注过呢,实在没有可以去学校问问有没有淘汰的,不至于买不到。
林堂姐发问,“阿哥,去哪买煤气罐?商场的有点贵。”
林堂哥皱了下眉头,“煤气罐还是买新的吧,别买二手的。”
林木槿点头如蒜,“同意,一百分同意。”
前世,煤气罐=大炮~弹啊,威力可以炸楼的。
自然是用新的更让人放心了。
林堂姐也没坚持,她本意是省点钱,可哥哥妹妹都不同意,那就算了。
她又问道,“碗要买多少个才够呢?”
林木槿说道,“我觉得三十个就差不多了,因为咱们可以套多层塑料袋,客人吃完了那层塑料袋一扔碗还能继续用,也不用洗碗。”
林堂姐拍着巴掌赞同,“这可太省事了,还干净,客人们也会喜欢的。我还想着要带几桶水用来洗碗呢。”
林木槿开着玩笑,“桶水可以不带,但酸梅汤要带啊,哦对了,垃圾桶也不能忘。”
所以这桶也不会太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