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笔疾书的李青苗断了思绪,望着又得重来的账本,她苦恼地揉了揉头发,无奈起身。
拉开棕褐色的木门,映入眼帘的,是隔壁邻居家的女儿,王春花。
“春花?你来找谁呀,是有什么事情吗?”
李青苗侧过身,示意她进来说话。
“青苗姐,我是来找你的。早上郑婶说你们要招两名小工,不知道人满了没。要是没满的话,你看看我可以吗?”
王春花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鼓起勇气表达了自己的来意。
然而,李青苗听完后却感到意外。虽说平日里忙于出摊,跟邻居们不算太熟,但各家的情况还是基本了解的。像王春花她们家,也没困难到要让十五岁的小姑娘出来找活干吧。
“我能问一下,你来的原因吗?”
“我……”
王春花咬住下嘴唇,纠结良久才道:“那青苗姐,我跟你说了,你别告诉别人哈。”
“我不会跟别人说的,我发誓。”
李青苗竖起三指,并拢向天。
得了她的保证,王春花才敢和盘托出。
“我是偷偷听到的,我爹和我娘前些日子在商量着过年后就把我嫁出去,拿我的彩礼给家里修房,还有给我哥娶媳妇。我逃又不知道能去哪,反抗又扛不住,只能认命。来做工就是想着趁出嫁前多攒些钱,这样以后也能多些底气。”
“那你来做工,你爹娘知道不?”
郑母的声音横插进来,她也不是故意偷听,只是出来找李青苗的时候,正好听到了。
“郑婶子。”王春花同郑母打了个招呼后,便沮丧地低下了头,“他们还不知道呢。”
“你要出来做工,你爹娘知道后,不用问,肯定要你上缴工资,你怎么攒得住钱呀。”
“啊,那我该怎么办呀郑婶,您教教我吧。”
失了方向的王春花下意识地求助在场最年长的人。
“这样吧,我对外说你们的工资是三毛一天,就算到时你爹娘让你全部上缴,你也能攒下两毛来。”
“不过,我事先声明啊,不可以偷奸耍滑,要注意食物的洁净,厨房里听你青苗姐的指挥。如果做不好的话,就别怪我到时候换人了,知道吗?”
“嗯嗯,我知道了,我会努力的,谢谢郑婶,谢谢青苗姐。”
王春华激动地给两人鞠了个大躬。
“哎哟,使不得使不得,快起来。”
郑母和李青苗被她的大礼惊到了,连忙上前扶住她。
一番客气的你来我往,友好推让后,三人才进屋。
王春花的加入昭示着尾声的到来,而等采购之行结束后,忙碌的一天就落下了帷幕。
次日凌晨,庭院被寂静和寒冷所笼罩,一切都还在沉睡当中。
屋内,感受着被窝的温暖和昏沉的睡意,李青苗难抵诱惑,感性上不想离开,但理性又在催促,几番挣扎才终于强迫自己醒来。
洗漱,煮面,嗦面,一套流程走完后,兰嫂子和王春花也来了。
“嫂子,春花,早呀,都吃过了吗?”
“吃过了,吃过了。”
“那行,我们就开始吧。”
李青苗点点头,三人便在厨房里忙活开来。
兰嫂子负责揉面,王春花负责摊饼,李青苗则将提前熬制好的酱料重新炒热后,负责刷酱打包。
忙碌中,陆陆续续就有人顶着将明未明的天色来到厨房,身上无一例外都背着用棉被包着的箱子。
刚开始的时候,三人还有些手忙脚乱,等熟悉上手后,一环扣一环,揉面,煎饼,刷酱无缝衔接,就像是工业流水线一般。
很快,桌上堆得满满当当的酱香饼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瘪了下去,但又被李青苗三人填满,又再次瘪了下去,又被填满……增增减减,直到桌上空空如也。
“都累坏了吧,来,再吃点东西。”
等人都走光后,郑母端来了一大碟包子。但兰嫂子和王春花都推脱着,感觉自己拿了人家的工钱,再蹭人家吃的,不太妥当。
“你们就吃吧,早上的活基本都是你们干的。”
李青苗也不废话,直接就拿了几个包子放到她们手里。
抵不过郑家的盛情,两人吃了一顿早饭后才离开。
忙了一上午,终于得了空的李青苗拉过装钱的匣子,开始一张张地数着。三个小时共进账十二块六毛,扣除所有的成本后,居然还赚了两块钱,这倒是出乎她的意料,毕竟按照之前的合算,她觉得只要不亏本就好。
而在这桩生意中,赚到了的不仅仅是李青苗一人,第一天的生意比想象还中的要好,四百二十份饼居然全都卖完了,进了货的人都尝到了甜头。
其他观望的人见有利可图,也挥舞着钞票来李青苗这儿进货。往后的每天早晨,郑家的厨房总是大老早就热火朝天,炊烟袅袅。
当然,加入的人多了,生意也不像一开始那么好做。渐渐地,有了高下之分。有头脑灵活的人开始尝试套餐制,搭配着自家熬的豆浆或粥卖,生意居然还不错。有些肯吃苦的人则尝试往城郊走,也开拓了一个新的市场。不过,那些口笨舌拙,不适合做生意的人家相较之下就不太行,一天下来也就卖个五六十份。
但总归比起之前,生活好过了很多。
所以,失去土壤后,早时传的酸言酸语一下就销声匿迹了,反倒是夸赞郑家大气的声音多了起来。
让人不得不感慨,有时,风评的改变就是这么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