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分员吹响下工的哨声。
没等昭昭把最后几捆秧苗抱到田埂,梨花就从树荫下跑了出来,手里捧着竹水筒,软声软气地问。
“喝水好不好呀?”
“好。”昭昭把秧苗放下,连喊累的力气都没有了,眼神发直地弯下腰,借着梨花的小手连灌了几口水。
清甜微凉的井水顺着锁骨落下,昭昭哆嗦了一下。
“过来洗手呀。”梨花招招小手。
昭昭还是慢了半片,迟钝地点点头。
梨花也不用昭昭回应,自顾围着她打转,条理清晰地安排起后勤工作。
被照顾了一通,昭昭缓过劲来,微仰着脑袋,看着用湿毛巾为她冷敷降温的小女孩,感叹道。
“要是没有梨花,我可怎么办呀!”昭昭的声音还有些干哑,疲累却已散了大半。
“梨花在呢。”羞羞地应了一声,梨花的注意力放回晒得通红的脸蛋上,用井水浸湿毛巾,重新给昭昭湿敷了一遍。
“真是招人喜欢啊。”林月娥敲敲僵硬的后腰,羡慕道。
一个下午过来,其他家孩子都疯玩没影了,就这小丫头耐得住。老老实实坐在树下,不时给昭昭送个水,秧田里的其他人也得了实惠,享受了把有人端茶送水的待遇,对宋家的小丫头都多了几分喜爱。
“想要孩子了?”宋红莲看出林月娥的眼热,假笑地揶揄她。
林月娥寡居在家,族里不少人与她提过过继儿子,说的都是些养儿防老的话。她不想伺候大老爷,也不想伺候小老爷,便都拒绝了。
但今天心态却有些不同。
她想,兴许养个贴心的小棉袄,娘俩和和美美过日子,也是个不错的活法。
周围几人竖起了耳朵偷听。
林月娥不在乎宋红莲言语间的讥嘲,直言道:“是啊,要是知道梨花是个贴心孩子,我早把人养在身边了。”
“好多人喜欢你呢,梨花好厉害呀。”昭昭搂着梨花,小声嘀咕。
梨花挺起了小胸脯,眼睛亮晶晶的。
“嘁!小丫头再香,哪抵得上胖儿子了?”宋红莲不以为然。
在她看来,迟钝的侄女突然有了点机灵劲儿,也不过是为了讨好人,寻个出路罢了。
除了唏嘘一声,再没了别的念头。
至于那些女孩喜欢女孩的话,她更是没有放在心上。
她都这把年纪了,这与她可没什么关系!她就喜欢带把的胖儿子!谁说都这样!不改哩!
昭昭又在梨花耳边蛐蛐,“梨花就是比她家胖儿子好,好很多哟!”
梨花攥起小拳头,抿唇点头:她可好太多啦!
“七老八十还得老娘端茶送水的儿子?好个屁好。”林月娥嗤笑。
宋红莲瞪起眼睛,“都说寡妇脾气古怪,真是不假!”
林月娥和宋红莲说不到一处,齐齐翻个白眼“哼”了一声,就拎着自己的提篮走人。
昭昭长长舒了口气。
还好没吵起来!
赵艳看她这副怂了吧唧、无奈又不敢吱声的模样,心情倒是舒畅。
外甥女有怕的也好,以后常带她与这批憨货走动,压压性子,免得把天都捅了去。
一个被窝里睡出来的,赵艳和林勇心连心,想法不谋而合,都惦记着如何压制外甥女跳脱的脾性,想的主意还大差不差。
昭昭觉得舅妈的眼神有点怪,开口问了,只得来个似笑非笑的表情,就挺无语的。
托牛车捎带的东西还在大队部,她便牵着梨花跟在舅妈身边,不紧不慢地走,路上还拐到一个婶子家换了鸡蛋。
到了大队部,背上物资,提溜着两只小鸡仔,赵艳还忍不住担心。
“你们两个小姑娘,实在做不来饭,就回家吃啊。”
昭昭乐呵呵点头。
“井离得远了,小姑娘挑水费劲,要用水跟你表哥说!”赵艳又想起这头等大事,仔细交代道。
昭昭压低了声音才道:“梨花和姜家兄妹说好了,以后用水可以到他家挑呢。”
赵艳皱起眉,嘴巴动了下,倒也没说反对。
山下只他们两家离得近,若能相互帮衬些,自是好的。
想起姜家小子那张招人眼的相貌,还是提醒道:“在外还得注意点影响,不能让人拿了话柄来嚼舌根。”
昭昭以为说的是玄学,心里不在意,面上还是乐呵呵点头应下。
赵艳:“……”
这是懂了还是没懂?怎么嬉皮笑脸的?
她还想说个明白,儿媳陈美凤过来,要给梨花量脚。
赵艳被打了岔,只得把家里的菜种翻出来,念念叨叨着。
“家里菜种多得是啊,你咋不回来拿呢?这老农人还在供销社买菜种鸡仔,得让人笑话嘞。”
“我以后一定来舅妈这儿多问问,保证不再给咱老农人面上抹黑了!”
赵艳被哄得眉开眼笑,也忘了还有什么没说明白的。
梨花量好脚,陈美凤又来量昭昭的,要帮着她也做几双草鞋。昭昭也没拒绝,感谢后便牵着梨花,追着秾丽的彩霞归家。
夏天白日长,到家时天色还是亮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