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从人到神 > 第51章 第十六章胡椒

第51章 第十六章胡椒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献带着众人拿起家伙帮忙猎鼍,给本地人留个好印象。

热带沙漠结合大型河流有利也有弊,利在可以种植更多谷物,养活更多人口,弊在每天都能看到鳄鱼龇牙。

将河流中的鼍都猎杀后,献与迦梨互相打量起对方,献惊艳于对方的美貌,虽然很黑——热带就没有不黑的,献自己都晒成黑炭了——但五官很好看,迦梨则惊讶于献的年龄,这脸看着是个幼崽吧。

尽管语言不通,但经过猎鼍之事,可以确定献等人没有恶意,迦梨邀请众人前往聚落。

进入聚落时,献下意识观察聚落的规模与街道上往来的人与禽畜,这是她目前为止见到的规模最大的聚落,人口将近两千。

献将自己穿着草履的鞋从一坨屎上挪开,后悔穿履了。

聚落人多热闹且方便,但也有其它问题,人多,养的禽畜也多,人畜一多,地面卫生程度也会暴跌。

见到献踩到屎,迦梨将献带到一处水坑前让献洗脚。

献一边洗脚一边观察周围的建筑,建筑都一个风格,以草混合泥做成砖再垒成房子,房子大小也差不多,往来的人衣着也差不多,要么脑袋上裹一块布防止脑袋被太阳晒炸,要么身上披树叶遮挡过于炙热的阳光。

热带四季如夏让人不需要为御寒而穿衣,但过于炙热的阳光也让人必须在身上穿点什么,避免晒死人。

行人身上的肉量也差不多,但比起日旸之地的人,这里的人普遍偏瘦,个头也矮一些,献推测与饮食有关。

沙漠中的河流淤泥土这么方便农业,虽然纯靠农业还是不够吃,但也会对饮食结构造成影响,谷物占比一高,人的身高便会下降,便如曾经的盐泽部。

洗了脚,献跟着迦梨来到一处地方,从迦梨的动作与屋子的情况来看,是给客人们住的。

献不客气的将行囊放进去,草和泥做成的泥砖虽然让人怀疑能否扛住雨季,但确实阴凉,也比船上舒服,众人舒舒服服的睡了一觉,再醒来时暮色四合。

聚落里也准备好了对众人的宴享。

献坐到篝火旁,看着聚落准备的食物,不出所料,一半是稻饭,剩下一半大部分是各种水果,少部分是肉类,肉类又以鱼肉为主,兽肉很少。

献记得,热带地区的居民不知为何,比起兽肉更喜欢鱼肉——虽然温带也很喜欢,鱼肉吃起来不费牙,但喜欢鱼肉也不讨厌兽肉,而热带居民则是喜欢鱼肉且不喜欢兽肉,实在没鱼肉吃才吃兽肉。

因此招待客人时,看鱼肉的分量便知道对客人的重视程度。

献满意的学着本地人的模样拿起烤熟的咸鱼与新鲜水果食用,语言不通没关系,表达出对食物的喜爱准没错。

咸鱼味道很正常,水果大抵因为热带阳光热烈也很甜,但稻饭....众人吃得眉头直抽,这里头究竟加了多少香草叶子?这是吃饭还是香草叶饭?味道是不是太刺激了?

一场语言不通但宾主尽欢的宴享后,众人在聚落里留了下来,一边学习语言一边帮忙干活,满意的看到聚落里有纺织业,布匹不仅多,甚至有染色的布料。

献更是留意到聚落里的人内部有十几个细分的群体,每个小群体以一位共同的祖母为源头聚居在聚落在一块区域,一起生活一起吃饭,但聚落有什么大事时,不同聚落的大人又会一起参加。

聚落里养着很多禽畜,鸡鸭豚都有,都是养着吃的,除了牛,从牛背上的痕迹来看,这些牛不是养来吃的,而是用来驮东西,献推测这个聚落与其它地方经常有贸易往来,而对外获取的东西,大概率是盐,可能还有咸鱼。

众人观察聚落时,迦梨也在观察众人,品尝过献送的盐便差不多猜到这些夫诸为何而来,因而积极教导献等人学习语言,不时给献送东西。

麻布、用来给布染色的植物、稻、豚牛、增加食物滋味的香料(胡椒)....尤其是香料,迦梨特别做了一份烤肉,撒上香料送给献。

本来慢悠悠学语言的献在品尝完烤肉后不到五天就掌握了初步交流的语言,旋即同迦梨说起自己的来处,以及日旸之地离此有多远。

虽然从众人的模样猜到对方来的地方很遥远,但没想到这么遥远的迦梨:“....”

好一会,迦梨道:“汝希望来日交换时能到河流下游,入海的地方?”

献点头如捣蒜,真聪明。

船队可以为了探索而跑到河流中上游来,但每次都逆流而上就不值当了,反正迦梨的聚落在河流上游,顺流而下很方便,何不自己将货物送到下游,船队在海边进行交换?

反正你们平时也用牛驮运货物与其它地方贸易,如今不过是往南运。

迦梨想了想,也没觉得这有多麻烦,跑哪贸易不是跑,便问:“汝想换什么?”

如此遥远的距离,她实在想不出换什么才能划算,感觉不管换什么都不够路途上的口粮。

献答:“麻布。”

虽然很馋香料,但香料不能当饭吃,而麻布是编织渔网的材料,有更多渔网就能捕获更多鱼群,如此才能弥补路上的口粮消耗。除了麻布,不论换什么都不划算。

“汝等需要多少麻布?”

献答:“汝等有多少,吾等都要。”

迦梨不解。“汝等要这么多麻布做什么?”

“织渔网。”

不知是农业条件太便利还是没有日旸之地与湟水下游那样鱼汛的缘故,本地没有点出渔网这一技术,不论是内陆还是沿海捕鱼都是钓鱼,自然也不会有对应的语言,因此献一边说一边在地上写下日旸之地的图画文字。

虽然没学过,但图画文字的优点是它像表意图画多过表意文字,迦梨能通过图画分析渔网是做什么的,立时猜到对方为何跑这么远还能划算。

若麻布是织网的材料,可以获得很多鱼获,只要鱼获足够丰富就能抵偿路途上的口粮消耗。

当然,纺织并非难事,每个地方每个部落都会,但纺织需要耗费很多人力,日旸之地的人力不够用,若能通过其它方式换来更多麻布,节省人力,何乐而不为?

迦梨看着地上的图画文字,问:“可以教吾织渔网吗?吾可以送汝很多香料。”

自然是可以的,这又不是保密技术——也没法保密,原始部落之间换亲、迁徙的生活模式决定技术保密根本不可能,任何一项技术发明出来后只要证明有用,都会以惊人的速度扩散——但献也事先声明:“汝这边没有鱼汛,织渔网未必有日旸之地的收获。”

迦梨道:“收获比鱼线钓鱼多便可。”

献很大方的告诉了对方怎么织渔网,然后完成了与本地聚落的贸易,在补给后决定继续逆流而上。

在船队离开时聚落对慷慨的客人除去补给,也给了其它礼物,十筐颜色漂亮的石头、五筐香料(胡椒)。

石头被众人扔去底舱充当压舱石,香料则是每个人每日分配两粒——不这么分配,等回到日旸之地时肯定吃光了。

河流更上游的地方,热带雨林与热带沙漠河流的气候逐渐被纯然的沙漠取代,河流淤泥减少,部落越来越小,人口越来越少,见此,众人终于折返,顺流而下,再次回到迦梨聚落,补给,再换了一批布与三筐香料,并得知迦梨聚落在准备南下与南方三角洲的部落接触,为来日的贸易做准备。

献表达了祝贺后继续顺流而下,回到海边,与海边等待的六条船汇合,继续向西。

根据多贝群岛的鲛人所言,继续向西有一片土壤肥沃,人口稠密的土地。

在海上行驶不知多少日夜,看热带雨林风景看到吐后,船队穿过鲛人说的海峡,来到一片与坠星海一般三面被陆地环绕的海洋。

海洋一边是热带雨林一边是热带草原,景色截然不同的同时在人口稀少这方面出奇一致,船队愣是没找到可以贸易的对像,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走,来到一片三角洲。

两条发源陆地深处群山的大河自此入海,冲刷出一片连接起来的三角洲。

三角洲地区的人们以渔猎为生,人口....反正众人觉得这一趟亏了,就这么点人能纺织多少麻布?

众人失望不已,但船队跑了这么久再不修整就要散架了,只能找了个地方安顿,用盐与本地人换鱼与谷物充饥,吃饱后伐木修船,决定船修好了就走。

十日后。

双月升起,疲惫不堪的众人停下手里的活,走到篝火边排队打饭。

献用可以洗脸的陶盆打了一份食物,两条鱼、半只野鸭以及....献眯眼,伸手从稻饭里抓起一粒绿色的圆形谷物,问做饭的人。“这什么东西?”

做饭的大人看了眼。“不认识。”

已经吃上的大人们瞪大眼睛,不认识的东西你往陶釜里烹饪,不怕吃死人吗?

大人解释道:“这是从本地部落那换来的,吾看到他们自己也在吃。”

虽然不认识,但肯定没毒。

众人这才放心,放心扒饭。

献却没罢休,将绿色颗粒放进嘴里咀嚼,味道比稻饭好吃,煮熟后也比稻饭易嚼:“本地人可曾言此物产量多少?何时种植何时收获?”

做饭大人:“....”吾问这些干吗?

献无语道:“若产量可观,可带回日旸之地与大平原尝试能否种植,若产量不可观,但与黍粟稻的种植时间错开,也可带回尝试能否种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