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九安作揖道:“皇上,臣请命征战南临,请皇上恩准!”
白羽尘这次思考了很久,道:“可是南临有起义军加持。”
魏九安道:“正是因为南临有起义军,所以更好打,只需内讧,便能不攻自破。”
白羽尘道:“若是征战南临,有几成胜算?”
魏九安一笑,道:“那臣还要提前恭喜皇上扩大疆土。”
魏九安又道:“臣请命带禁军前往璥良城,自辽东出战,不破南临,誓死不还。”
白羽昼也作揖道:“待臣弟筑好堤坝,也愿前往璥良城出兵。”
白羽尘看出他有征战的副将人选,道:“若是能再多几个左膀右臂,那就妙极了。”
白羽昼顺着他的话道:“臣弟确实要引荐两位将士,还请皇兄一见。”
白羽尘道:“传进来吧。”
随后,简仲和荆风从殿外走进来,朝白羽尘作揖行礼。
白羽昼道:“若是让此二人领兵,也好协助魏大人进攻南临。”
白羽尘点点头,道:“也好,待下朝后朕看看此二人的平生履历再做打算。”
白羽昼拱手道:“是。”
白羽尘道:“若没有别的事,就下朝吧。”
安烬宣布退朝,众大臣走了出去。
圣辰宫。
白羽昼把简仲荆风的履历拿给白魏二人看。
白羽尘看后,微微皱眉,道:“荆风是程家军旧部?”
白羽昼道:“是,所以用不用,还要皇兄定夺。”
白羽尘看向魏九安,道:“子矜觉得呢?”
魏九安只道:“暗探就该有暗探的结局。他办了太多不该拿到明面上说的事,这都是他自己的罪过。这样的人,不该入梁廷。”
白羽昼道:“简仲尚且值得一用,但是荆风就……”
白羽尘想了想,别有深意地道:“既然是南临的将军,自然不堪大用。简仲可以任副将之职。荆风,自然是没这个资格。”
魏九安温声道:“处理掉吧,禁军不能留祸患。”
白羽昼点头,道:“魏大人说的对,那我回去后再查查禁军人士。若还有居心不轨的、或是程家军旧部,便遣散回乡。”
白羽尘道:“居心不轨就不能活。待会儿下军令,程家军旧部不可入伍,若有居心叵测的,都杀。”
白羽昼颔首,道:“是。”
白羽尘低声道:“先别告诉荆风。”
白羽昼会意,道:“要传他来面圣?”
白羽尘点点头,道:“在处死他之前,有些事情,朕需要知道实情。”
魏九安了然于心——
疫病之事。
这病是在古怪,没有征兆地便大范围感染,不像是自然所致。
倒像是……有人操控。
那么,会是谁呢?
不多时,荆风被传了进来。
荆风刚进圣辰宫,便给白羽尘行了大礼,道:“属下给皇上请安,恭祝皇上圣体康健。”
白羽尘抬手,道:“免礼。”
荆风看了眼魏九安,道:“皇上,外臣在此,属下不敢多言。”
魏九安也看了他一眼,站起身,道:“不如我先退下?”
白羽尘立刻道:“不必。”
魏九安顾及着有外人在场,垂眸道:“是。”
随后冷眼看向荆风,道:“朕看你是真不想活了。”
荆风吓得连忙跪下,冷汗直冒,道:“属下知罪了!”
白羽尘安慰似的看了魏九安一眼,随后道:“疫病到底是怎么回事?”
荆风不敢含糊,道:“根据属下所知,这其中有南临插足。”
白羽尘来了兴致,道:“细说。”
荆风颔首,道:“是。”
“南临一直是由南临王胞弟武王操控着,以及……一位名为宋凝婉的女官。武王是个有心机的,宋凝婉也有野心。此番大梁内乱也有武王和宋凝婉的插足。宋凝婉只做了两年大梁女官,属下还不是很了解。只是,她似乎很懂大梁的形式,所以一路高升,如今已是南临文官之首了。”
魏九安看向白羽尘,道:“宋凝婉……好耳熟的名字。”
白羽尘看向他,温声道:“就是宋翊璇。”
魏九安许久没听到这位宋姑娘的消息了,不由得也是感慨万千。
白羽尘看着荆风,道:“朕只在乎疫病之事。”
荆风道:“宋凝婉明白大梁刚打完伐程之战,所以想乘虚而入,挑起内乱。内乱的源头就是疫病。至于如何传播,属下也略知一二。听南临人说,宋凝婉将染了病的鱼虾送到了京中、乃至掖庭。之后慢慢扩散开来的。”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宜太妃先染上疫病,原来是饮食方面的问题。
白羽尘眯了眯眼,道:“宫中管理鱼虾的是掖庭。可掖庭也会筛选一遍,不会让患病的鱼虾进入尚食局。”
魏九安想到了什么,对荆风道:“你先下去吧,我要和皇上议事。”
荆风看了魏九安一眼,没动。
白羽尘不耐烦地道:“摄政王让你出去,没听见吗?”
荆风低头,很不情愿地走了出去。
他走后,魏九安抬眸,道:“我怎么觉得,这事和陈郡王有关。”
白羽昼微微蹙眉,思索着,道:“白羽舒还那么小,不至于吧。”
魏九安道:“我看未必。当初我从刑狱出来时,和他一起在圣辰宫外跪了一个时辰,当时我的眼睛挨了一鞭,陈郡王只是看了一眼便得出结论,还告诉我该如何医治。这便足以看出他很懂医术。如若鱼虾通过了检验,也还是能被染上疫病,那就只能是通过检验后,又有人下了手。”
白羽尘听后,也觉得有道理,便唤来了影三,问道:“白羽舒最近去掖庭了吗?”
果然,影三点头道:“陈郡王声称要为您查看南临进贡的鱼虾,便去看了几次。”
白羽尘扶额,道:“朕的弟弟怎么都蠢成这样……”
白羽昼:“……?”
白羽尘抬眸,对影三道:“派人盯着白羽舒,他的一言一行都要如实回报给朕。兹事体大,若有谁胆敢假传,朕一定不饶。”
影三作揖,道:“臣明白了。”
顺阳六年十月廿六,大梁与南临断交。
顺阳六年冬月初七,云贵川一带重新修筑堤坝。
顺阳六年冬月初十,摄政王魏氏领兵前往璥良城,欲讨南临。另,简仲任此战副将,辅助战事。
烽烟又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