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午语文课,老师要求每人朗诵一首诗。晓风当时选择的是《致橡树》------舒婷,她朗诵得很好!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
晓风的朗诵吐字清晰、准确;语气、语调、节奏富于变化;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切合诗歌内容,极富有感染力、激励性和感召力,充分调动了全班同学的情绪,并产生感情共鸣。
圆子当时就听得有些痴,是啊,我必须是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站在这里。重点是站在一起,不依靠、不谄媚,一定要肩并肩地站在一起!
晓风就是才貌双绝,做什么都像模像样!圆子心中暗赞。
轮到圆子朗诵,她选的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圆子的朗诵平平无奇,只是普通话还算标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其余同学的也是乏善可陈。有几个外地口音很重,普通话不标准,惹得下面同学纷纷笑场。
好不容易挨到下课,晓风和圆子走出教室,直奔门口的11路公交车站。继续天城美食之旅,这次目的地是去天城酒家。
天城公交车线路不多,每趟车都很拥挤,因此挤公交也是一门学问。车快到站时,圆子顺着车行驶的方向跟着跑几步,等车停下来,就站在车门的侧边。车门一开,拉着把手蹭一下就挤上去,如果傻乎乎站在公交车正门口,永远挤不上。
天城酒家在城中心西湖边上,最有名的是灌汤小笼包、猫耳朵、天城熏鱼。
两人赶到天城酒家,刚好晚饭,酒家人满为患,正在排队叫号。
两人领了号,在门边等。好在两人桌翻得快,没多久就等到位置,晓风没等落座,先把菜点好。
一份灌汤小笼包、二份猫耳朵,一份天城熏鱼。为节约经费,素菜不点,因为食堂天天有。
很快点心和菜一起上桌,小笼包汁多香鲜,皮薄滑韧。据说刚到天城的男同学第一次吃小笼包,一下吃掉六十个!
小笼包吃完再一人一碗猫耳朵,(猫耳朵其实是小面团,每粒面团上有一小窝,中间凹陷,两边翘起,一边薄一边厚,形状像极了小巧的猫耳朵。)猫耳朵里的汤是高汤,里面配上虾仁、香菇、笋丁、豌豆、火腿丁等,很江南的鲜甜味道。
最后上的是熏鱼,炸得酥脆。一口咬下去,甜中带咸,咸中透鲜,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烟熏香气萦绕其间。这复杂而和谐的味道层层绽放,给味蕾极大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