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卷的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到了收卷的时间。
立在一旁的司礼部太监将卷子小心收齐,又打乱顺序糊好姓名,才呈到各位考官的案上。
卷子交上去之后,自有其他太监引着考生们到一旁的偏殿休息片刻,稍微整理一下仪态,只等接下来的帝召。
偏殿里,黎枝站在一个无人注意的角落。为了不在殿前失仪,考生一般在进殿之前不会吃任何东西。
而现在在偏殿,不少考生已经拿出荷包当中备着的肉干、糕点充饥。
黎枝没有什么吃东西的欲望,他不希望任何事情影响到他接下来的状态,于是只好暂且站在偏殿的一角,稍微活动一下刚才因为答卷酸麻的手臂大腿。
判卷的时间不算太短,这段时间考生是可以在偏殿自由活动的,只不过一般没有人会选择这时乱走,毕竟距离金榜题名只差这最后一步,没必要因小失大。
考官判卷的速度很快,不一会,三甲已经被选好。只剩下被挑出的极好的文章被放在了御案前,等着盛熙钦点。
盛熙略微翻着看了看,不由惊呼。
不愧是古代三年一考选出来的精英人士,这一个个卷子答的,不论内容光是字迹就已经赢了不少人了。
秉持遵照原著的盛熙,自然不出所料地挑出了那份属于黎枝的答卷,点他为状元。
试卷放在御案之上时,已经是不糊名的状态了,毕竟是天子选门生,当然可以有所偏好。
剩下的卷子排序就比较随意了,前三甲分别是黎枝、庞振杨、沈学迁。
黎枝是江南省徽州出身,今年才刚十九岁,未到及冠之年,点他为状元,一方面能看出大盛朝不乏少年英俊,另一方面也能看出盛熙选人不拘一格。
位于榜眼的庞振杨今年已经快四十岁,考科举这么些年,得了个榜眼也算是有了个好出路。
而沈学迁的探花之位,则是盛熙有意为之。他想保下沈学迁,最好的方式只能是把他放在眼皮子底下,以免对方上任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偶遇歹徒,一命呜呼了。
名单已定,司礼太监高声宣布着名单,被叫到的便起身谢恩。
殿试是从三甲开始叫,主要采取的顺序是倒着的,最后被点到的黎枝起身,跪在金阶之前,感谢圣恩。
不似别的考生,因名次不理想而倍感沮丧,或因为名次略高而兴奋不已,黎枝显得有些宠辱不惊,仿佛这个状元是他意料之中。
黎枝谢完恩起身,无意间抬头,却意外和盛熙对上目光。
二人交汇的目光很快移开,黎枝低下头显出一副不敢直视圣上的模样。
盛熙倒是被黎枝看的有些面红耳赤,不由得理了理衣服上不存在的褶皱。
虽然说这个时代的盛熙是皇帝,但是作为清楚知道这是本小说的盛熙对上原著男主黎枝,还是感觉有些怪异。
不过没人敢挑皇帝的错,太监报完名单后,当即开始下一个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