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起来,这信能送到福平手里,还真不算是黎枝的过错。
当年盛熙安排福平给黎枝安排住所的时候,福平曾经派人查过这地方。当时查来查去,为了能查清,福平走的全都是黎枝的名头。
这不,顺着这条线,下面那些人又一层一层将信交到了福平手里。
盛熙眼看着黎枝恨不得马上自尽以证清白,赶忙让他先下去了。
见人终于走了,盛熙扶额苦笑:不是,朕真的没有别的意思。
但是已经被误会习惯的盛熙选择了默默接受,大男人就是应该多多理解媳妇,确信!
不过盛熙眼神一转,又看见了桌子上那封信。
信封处依旧被密封地很好,却未写明是谁的信,只标了送给户部侍郎黎枝。
户部侍郎也算是刚升上来的,写信人能写到这一步,说明消息也算是灵通。
盛熙看着黎枝不甚在意,只觉得这信怕是些无关紧要的人写的,打开的时候还有几分漫不经心。
倒是越读越觉得不对劲,看着用语,似乎——是黎枝的生母的信。
一看那落款,果然不出所料,是赵婉。
盛熙一时间有点脸色泛红,这...这算是提前跟岳母交流了吗?不不不,不能说是岳母,伯母伯母。
电光火石之间,盛熙像是突然想起什么,转头问福平。
“黎枝与他生母之间,可是有什么隔阂?”
“回陛下的话,当初奴才查过,黎大人小时候一直是寄养在祖母身边。后来祖母过世,他又不被当时的家主喜欢,身边带他的一向只有一个老嬷嬷。”
“后来那嬷嬷去世之后,黎大人年岁已经不小了,便入了族学,只当个旁支子弟。其与生母,如果奴才探听的不错的话,应当是没有什么交际的。”
这就对了,盛熙听完福平的话,又看看那颇有几分冷硬的书信,才顿时了然。
亲缘浅薄?这算是小说男主的固定命运吗?
可若真是与生母不甚交际,那赵婉送过来的这封书信是什么意思。信中虽然语气略显生硬,但也却是能看出拳拳母爱之意。
是有人想借着黎枝的母亲拉拢黎枝?这倒是有些说得通了,可到底是谁,为什么之前从来没出现过,一到了江南倒是开始递信了。
盛熙让福平将那信小心收好,继续和晁逡、许堃商量降敌之策了。
这次出征,盛熙点了三万将士,不算多的数量,但是对付区区几千个造反的乡野村夫,已经可以说的上是大材小用了。
只不过在这治兵一事上,晁逡与许堃之间倒是有不小的矛盾。
“兵不血刃方为上策,敌寨粮道已断,只需遣舌辩之士陈说利害,必能令其自溃。”晁逡指着画出的羊皮地形图,主张应当以劝降为主。
倒是另一半的许堃不那么认为,他当即反驳道:“不过一群粗鄙的乡野之人,又怎么听得懂良言。俗话说,好话难劝该死的鬼,如今情形不如直接强攻,倒省了那些平白浪费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