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室子甚至于宗室子,谁人敢言自己无心帝位,可若是任由皇子争斗腥风血雨之中失去的并不只是众皇子的性命,还有大昭百姓的民心。
于是自肃帝时起,皇子及冠后封王,并不就藩,太子则独居东宫。
虽然明面上似乎所有人都在一条线上,可实际上大家心里都十分的清楚,封王就意味着无缘帝位。
赵榛在得封淮安王时便明白与帝位已经失之交臂。只不过看得明白心里清楚是一码事,可谁能真正的就轻易地放手认命,于是才有了私底下的一些所作所为,只不过他能在私底下给太子、给羲和添堵并不就代表着别人能对太子与羲和下手。
明争暗斗那也是他们赵家的事,世家若是想要插手那就别怪他们一致对外了。
林筱雅站在太极宫外,赵榛的话她听了大半,心神难免有些震撼。
等赵榛的话说完,小周公公才领着林筱雅朝殿内走。
“臣女叩见陛下,见过淮安王殿下。”
隆庆帝轻轻点头林筱雅恭顺的直起身。
“年轻人的事情就该由你们年轻人自己解决,朕不多插手,只一点,”隆庆帝曲起手指轻敲龙椅扶手没有接着往下说,而殿中的两个人无论是林筱雅还是赵榛哪一个不是人精,不必说也已经明白隆庆帝的弦外之意。
两个人齐齐下拜“谢陛下。”
若是有证据证明关中世家确与外敌通谋,那通敌叛国这一罪名定然是跑不了的,可若是没有证据又或者是证据不足不能一招制敌,给世家留了翻身的可能,那实在是一件很不妙的事。不管对谁都是。
赵榛之所以能知道这件事自然不是因为他在关中府留有眼线,皇四子赵樟外家出自安庆府沛国朱氏,皇六子赵郴外家则是滁州刘氏,而他生母林良妃出身平常,换言之,他的身后并无母族势力支持,没有将眼线安插在关中府的实力。
只不过林良妃出身不显,家中从商。雍帝时大昭在北境开埠与外通商,林家做得便是与外通商的活。
生意场上消息最是灵通,林家
“林小姐又是从何得的消息?”赵榛不是蠢人,前后一联系,再加上隆庆帝的那句话已经明白过来,眼前的这位林小姐手中定然也掌握了一些不在明面上的消息,只是不知道她的消息又是从哪里来的。
此时已经没什么好隐瞒的,但林筱雅也没傻到所有的一切和盘托出,只是道“羲和殿下曾在不久前给臣女写了封书信,略微提了一句,若非今日淮安王殿下登门拜访,臣女定然想不到这一层。”
既是私人书信,隆庆帝没有开口赵榛也不会大喇喇的张口就要人拿出来一观,只得道了一句“林小姐机敏,叫人佩服。”
林筱雅唇角微弯一笑,道了声谬赞。
除了赵棠她连姨母都不信任,更何况此时在她眼中可能包藏祸心图谋不轨的赵榛。先前的那番话说的好听,可她又不是活在赵榛的肚腹之中,他心中究竟是怎么想的谁也不清楚,若是因为几句襟怀坦白的话便交付了所有的信任,那恐怕离死无葬身之地不远了。
“既然羲和已经有了发现想来定然会有所防范。”
“殿下这话有些不尽然,”林筱雅欠身微笑,“羲和殿下有所发现,可总归是不如局外人看的明白,且随行侍卫并不多,若是关中世家一致对外,双拳难敌四手,恐怕便是早早有了苗头,太子殿下与羲和殿下也是没那么轻易能够脱身的。”
赵榛抬头看了一眼林筱雅,林侍郎之女聪慧之声早就有所耳闻,本以为是林家放出的噱头,没想到竟不是虚名。
思及赵棠又觉得实在正常,他的三妹羲和公主这样的聪明人身边又怎么会容得下一个蠢人。
“林小姐可有高见?”
高见。林筱雅说句实话,没有。若是心中有什么十全十美的法子,便不会有今日这一趟。
赵棠若是此刻在场,听到赵榛问有何高见时便会转头就走,虚与委蛇之心顷刻间便能散了个一干二净,即便是留下日后想起也能叫自己气个半死。
总有人搞不清楚究竟是谁先登门拜访主动挑事,这个时候还要谦虚,试图维持自己的君子之风,叫人实在是瞧不过眼,不过林筱雅不是赵棠,为人处世自然也会有些不同。
“臣女不过拙见,不敢班门弄斧。”林筱雅抬了抬赵榛,“殿下熟读圣贤书,素有远见卓识,臣女不好献丑。”
林筱雅不是赵棠,自然不会甩袖而去,更何况,今日就算对方再如何的咄咄逼人林筱雅也不会离开,事关赵棠的安危,她不会轻易的甩手放弃。
林筱雅打心底的捧了捧赵榛,等着他的万全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