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河最终还是喝上了那一口酒,一顿饭一家人吃的其乐融融。
沈云清帮着林月香收拾完坐了一会儿才要回去,此时外面天已经黑了,刚出门时,沈云清感到了一丝冷意。
他仰头望向天空,明月高悬,满天繁星。
“真好看。”
“小的时候总跟一堆小孩子爬到柴垛上去,躺在上面看星星。”
季淮也跟着抬头看,确实很美。
两人看了一会儿就回去了,这种景色,乡间常有,已不足为奇,但沈云清每次看到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去看。
到了家,沈云清脱鞋上炕,把褥子铺上。
季淮将手伸进褥子下面,“炕还是有些凉。”
“我去烧点火。”
虽说现在天气已经回暖,但夜间还是有些许寒凉。
季淮去柴房抱了些柴,引了火开始烧炕,没有烧太多,能让炕保持温热就好。
填好柴,季淮拿着扫帚在灶坑口扫了一遍,扫干净然后去洗漱好,才回了屋子。
沈云清已经洗漱好窝进了被子里,只漏出一个脑袋,“这天真是奇怪,盖被热,不盖被冷。”
季淮脱了衣服,上炕掀开被子,把沈云清捞进怀里,“等过了这时候彻底入了夏就好了。”
“对了,明天去一趟镇上,扯点料子,上次说要给晓晓缝个肚兜呢,咱家没有好颜色的料子。”
“好。”
早上起来,两人收拾了一下,就准备去镇上了,季淮拿了三个编好的大篮子,沈云清把自己攒的十个帕子拿上。
小傻几日未归,沈云清走的时候特意在大门口外面放了些食物,生怕它回来饿到。
“小傻不能有什么事吧?”
“再不回来,我出去找找。”季淮说。
两人到镇上,要先去把季淮编的筐卖掉,要不拿着不方便,因着没有摊子,为着这几个筐支个摊子不划算,季淮问了几家卖竹编物的摊子,找了家能收的卖掉了。
按正常市价一个大筐八到十五文左右,季淮编的筐又密实又板正,但量少,一个卖了十文,给收筐的摊主留了几文钱的赚头。
沈云清绣的帕子大都在一家店卖,已经跟店里的掌柜混了个脸熟,
布庄的人见着他进来,第一句话问的就是:“又来卖帕子啊?”
沈云清点头,“是呢,我这攒了十条帕子,您看看能给个什么价。”
掌柜的接了过去,一张张在手里翻着看,“你这手艺是不错,就是花样子有些不时兴了,这样,一张我给你二十五文。”
这个价中规中矩,但比着沈云清平常卖的价却是有些低了,他不太满意这个价,又跟掌柜的拉扯了起来,“你看我这帕子常在你家卖,再给提点吧。”
掌柜的呵呵笑,“都是小本生意,我们也没什么赚头。”
沈云清寻思片刻,“也不要你多提,一张多给我提一文,一会儿我在你这拿块料子,再买些彩线。”
掌柜的笑开了,“好吧好吧,也就你是熟人了。”
沈云清在店里挑了块红色的棉布料子,颜色给小孩子穿喜庆,料子柔软穿着也不磨身子。
但红料子平时也用不上,沈云清让人把料子裁了,稍微放些余量,够给缝个肚兜就好。
他又要了些颜色鲜艳的彩线和两团麻线,小孩子用的花样子要比大人用的艳些,麻线留着做鞋。
村里又不少人家自己沤麻,但沈云清用不了多少,沤麻还要费不少功夫,麻线镇上也不贵,两团才一文钱,沈云清就没费那个事。
掌柜的算了账,沈云清的帕子卖了二百六十文,在店里买的料子和线要八十五,他要给沈云清一百七十文。
接了钱,沈云清心情愉悦地出了铺子,拍了拍季淮的肩膀,“走,小淮子,买肉去,回去炒芦苇笋吃。”
季淮无奈地笑了一下,沈云清总是会冒出一些奇奇怪怪的称呼,“好,沈老板给我买肉吃。”
沈云清绷不住笑了出来,忍俊不禁道:“真有你的,行,走吧,沈老板给你买肉吃。”
沈云清和季淮去猪肉铺割了两斤肉,又去了八十文。
把肉递给季淮,沈云清掂了掂手里的钱,“没什么买的了,还赚了一百二十五文。”
回去的时候,季淮特意到码头打听了消息,现在各府的船已经通了过来,要是想上工的话过几日就可以来了。
“后个我就要来镇上上工了。”季淮说。
“南边水患解决了?”沈云清问。
“想必是吧,总之是有活干了。”
离家门口不远,沈云清就看见了个黑影子,“你瞧,那是不是小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