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子的眼神晦暗不明,未能如愿以偿,他紧握双拳,心中冷笑连连,深知一切不过是刚刚开始。
大师姐归来,显然已洞悉测灵根时的种种。她蹙眉望向顾云清,随后温柔地摸了摸他的头,安慰道:“三师弟,别担心。我问过师父了,只要努力,五灵根也并非绝境。师父便是以四灵根的资质,得遇机缘,化为单水灵根,才有今日之成就。未来,你还有许多机会。”
顾云清眼眶泛红,扑进顾月法的怀中,紧紧抱住她的脖子。
此时,安许柳恰好走出,目睹这一幕,她眉头紧锁,双手紧握,气氛微妙。
她的目光直视两人,顾月法察觉后,微笑着邀请:“小柳,我给你买了些东西,一起来看看吧。”
顾云清闻言回头,安许柳却猛地转身,逃回屋内。
两人对视一眼,顾月法误以为安许柳是因自己先关心顾云清而生气。顾云清则不明所以,担心二师姐生他的气。于是,两人一同来到安许柳门前,轻轻叩响。
“小柳,你怎么了?”
“二师姐,对不起,是我做错什么了吗?”
顾月法轻抚顾云清的头,安慰道:“没事,二师姐不会怪你的,你在一旁稍等。”
随后,顾月法推开门,走进屋内。只见安许柳正趴在桌上疾书,她并未生气,只是突然记起作业未完。这几日,访客络绎不绝,她竟将此事忘得一干二净。
伙食改善,美味糕点不断,首饰衣物水果更是堆满房间。
顾月法走近,看见安许柳尴尬的眼神,不禁捂嘴一笑。她从安许柳身后握住她的手,轻声说:“写字不必太急,重在质量而非数量。写不完就明天再写吧,先随我出去,看看我给你带的礼物。”
安许柳脸颊微红,顾月法打量着她的衣物和屋内的物品,小声笑道:“唔,大师姐买的东西似乎还不如你屋里的这些呢……”
“没事。”安许柳抬头,努力挤出一丝微笑,大师姐真的好温柔,难怪原主想救她,可她也不知道能不能救下她,但她会尽力的。
顾月法渐渐明白,这位二师妹虽然外表冷漠,实则内心温柔。
她牵着安许柳的手,低头凝视着她。
分发完礼物后,日子依旧平静。在大师姐的院子里,仿佛与世隔绝,那些对顾云清心怀恶意的人无法靠近。大师姐带着他外出时,他们也不敢当面欺负他。因此,这段日子平静而温馨。
时光荏苒,三年转瞬即逝。安许柳已年满十岁,能够独立生活。她被安排到其他院子,与内门弟子同住,每日前往上基础课。
顾云清则继续跟随大师姐,因为她对他仍有些放心不下。
同年,师父又收了两名新弟子:四师弟路诏安,拥有火木双灵根;小师妹欢凌,则是金土双灵根。两人皆是难得的天才,但相较于单灵根的大师姐而言,仍稍显逊色。与安许柳相比,更是远远不及。单冰灵根的天赋,堪称惊世骇俗。
剧情中,这两人对安许柳颇为不满,皆因她时常欺负顾云清。三人抱团,再加上左右为难的大师姐顾月法,使得安许柳始终孤单一人,所以变得越来越阴郁。
昔日那个将糕点泼在她身上的小男孩也已长大成人,名叫覃珺。他特意来找安许柳道歉,整日纠缠着她,无论是上课还是吃饭,甚至是晚上练剑,都要与她同行。
渐渐地,安许柳觉得这个小男孩还不错,便与他成为了朋友。反正他只是个无关紧要的角色,与男主现在也没有任何瓜葛。有她在,他也没机会去欺负男主。
她和覃珺的出现,让男主角的前期生活变得不再艰难。渐渐地,宗门里开始流传一种说法:安许柳极其厌恶自己的三师弟顾云清,两人水火不容,从不交谈。
安许柳不知这谣言从何而起,但觉得无关紧要,也懒得理会。
直到有一天,覃珺问她是否要替她去教训顾云清一顿。安许柳白了他一眼,说道:“你很闲吗?很闲就帮我把你师父布置的讨论作业写了。”
“我自己的都还没写完呢!”
突然觉得这个谣言有点麻烦,还是要找机会解释一下。
她和顾云清各自拥有了新的朋友圈,彻底断了联系。原本以为,没有她,就不会有人明目张胆地欺负顾云清了。然而,一日下课后,她碰到一群与她年龄相仿的弟子围着一个人。
看那黑白色如水墨画的衣服,安许柳心中已有所猜测。
如此精美的衣服和款式,显然是原书中大师姐送给顾云清的那件。
“就你也敢惹安师妹不开心?你配吗?!”
“安师妹是何等人物,你根本不配当她的师弟!”
众人踩在男孩的身上。
“不要踩大师姐送我的衣服。”顾云清隐忍的声音传来。这件衣服,他本不想穿,但大师姐坚持要他穿上,说现在不穿,以后长高了就穿不了了,会浪费。
安许柳本不想插手,不想与他有太多瓜葛。但这些人竟打着她的名号行凶!
“你们在干什么?”安许柳走过去,冷声问道。
“安……师妹……”
听到她的声音,众人猛地回头,退到一旁。晌午的阳光太过刺眼,安许柳眯着眼睛看着蜷缩在地上的顾云清,继续说道:“宗规规定,欺负同门者,轻伤鞭刑二十,重伤鞭刑两百。”
她的话让那些人迅速逃离,毕竟他们只是些十一二岁的孩子。
“我没有讨厌你,但也没有喜欢你。”
留下这句话安许柳也转身离开。
顾云清抬头看着她的背影,如果安许柳仔细看会发现如今的他,已大变样。
五官深邃,面容绝美,宗门里的所有人可以说他天资差,性格沉闷,但都不会质疑他的容貌,即使是原书中讨厌他的原主,也会说一句:“长得好看的废物花瓶。”
浓密的睫毛轻轻垂落,那张漂亮得不似真人的脸庞,让人心生怜悯。
“二师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