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却顾所来径 > 第1章 渔村篇(1)

第1章 渔村篇(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东胜神洲2115年,看上去似乎是很平平无奇的一年。

六月,海面刮起了一阵风。

宋国一个临海小村的渔民,乘船出海后,就了无音讯。

找他们的人,去了几批,也都没有再回来。

蔚蓝的,波澜汹涌的大海,在村民心中,瞬间变得无比恐怖。

筹钱请道观的道士过来,又如何?

第一次是寻人,太垣观的道士身背法剑,手拿罗盘和银铃,口中念念有词,沿着海岸线走了几个来回,最后叹息道:

“亡者灵魂受困于大海深处,恐怕难以归来……”

失去家属的村民纷纷掩面哭泣,又请道士吃了茶果点心,拿了全部家当,请他念了一夜的安魂往生咒。

隔壁邻居家有一个八岁的女童,名招娣,并未有机会像弟弟那样,进学堂听教书先生的教诲,因而大字不识几个。

她不知道安魂往生咒有没有用,只觉得夜晚有些吵闹。

半睡半醒间只听见反反复复的“太一敕令”四个字,以及不知为何印象深刻的一个句子:“已枯复荣,已灭复生”。

终究意义不明。

过了一段时间,村人仍不敢下海,又去请太垣观的道士来海边祈愿祝福,这一次招娣站在爹娘身前,小眼睛看得分明仔细:

黄布法坛上,摆上神像香炉,两边点着红火的长蜡烛,备上水果、鲜花、茶水、米饭等祭品。

道士们穿着深黄色的八卦道袍,一手拿着法剑,一手摇着铃铛,全神贯注,饶有其事地念着:

“太一高灵,仙都大神,今日吉日,八愿开陈。上愿飞霄,长生神仙;中愿天地,合景风云;下愿五藏,与我长存;次愿七祖,释罪脱愆;又愿帝君,斫伐胞根;六愿世世,智慧开全;七愿灭鬼,馘斩六天;八愿降灵,彻听东西。上愿一合,莫不如言。”

咒语初施,海面风平浪静。大家都没怀疑道士法术失灵,却都以为是灾劫已过,一切相安无事,正欢心雀跃:

就看到海面有船只漂回来,上面没有站人,村民们也只当是空船,待船漂近了,去拖船的人一看立刻吓破了胆:

——原来船上无人,船舱却有人,而且回来的并不是完人,全都是被海水冲得发白的断肢残臂,堆就的尸山血海,夹杂着腐烂的恶臭和海水腥咸冲面而来。

霎时,场面乱作一团,有受不了血腥场面呕吐至晕厥的,有认出自己亲人残躯而痛苦哀嚎不已的……

连太垣观的道士也没见过此等场景,惊骇得小脸煞白,仿佛三魂不见了七魄,抬头茫然地看着天,念叨着:“今日天象有异,不宜法事……”

半是说给别人听,半是说给自己听,就这么仓惶着,一溜烟跑走了,连自己法器都忘了收。

招娣被爹娘扯离了这片是非之地,仍忍不住回望那些在岸边痛哭的人,还有连缝隙中也渗出暗血的木船们。

那些出海打鱼的人,自然不是简单的溺死,要不然何以解释他们的尸体被四分五裂地丢在船上……

——这只能说明在茫茫大海之上迷雾之中,存在着某种可怕的妖邪。

她去探望生病的良玉时,就把这些东西当故事一样说给好朋友听:

“海里有怪兽,死了好多好多人,船都漂回来了,他们肯定也想回家的。”

胆子很小的良玉,捏着薄被,睁大着眼睛听着,“是村里面人跟你说的吗?”说着,又忍不住咳出血沫来。

招娣一边帮她顺气,一边说,“他们没说,是我自己猜的。”

“咳……咳…那招娣真厉害……咳……”

眼见良玉咳得越来越厉害,瘦得只剩骨头的身体,不停地佝偻下去,招娣忽地联想起船上的那些发臭的死尸。心中难过:

“你爹只给你喝药,连大夫也不请一个,你的病能好吗?”

“请道士的钱,我爹也筹了些,现在家里都揭不开锅了。”

良玉没敢说,自己现在其实连药也喝不起了,听大人说自己的病是没救了,不过是躺在这间柴房里消磨时间,等死而已。

也只有招娣偶尔来看她,能够让她眼睛里添上几分光彩,得到些许的快乐。

“对了,咳咳……村里请的道士怎么样?”良玉问道。

招娣果然被这一句问话转移了注意力,沉思片刻道:“嗯……他一念咒,船就回来了,应该是很厉害的人。”

她又对好友说,“今天下午,我跟爹娘去观里拜神,我会跟天神老爷请求让你的病快快好,再给你求个平安符戴在脖子上,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听说村子里教书先生,就是年轻的时候,家里人给他在道观里求了一个平安符,所以才考上了秀才。

这东西是真的有用。

“……嗯。”

招娣信誓旦旦地说着说着,良玉也好像看到了自己能下地走路,和招娣一起在海滩上玩耍的美好场景,不由眼睛放光,脸上也泛起微笑来。

招娣回到家,又挨了她娘的一顿骂,说的不过是良玉得了痨病,要是她也沾染上传给家里人就完了。

刚开始的时候,招娣还会反驳,良玉是被又酗酒又暴脾气的良玉爹踢伤,所以才吃不下饭,心口发痛的。

但是爹娘根本不听,还说她狡辩,打了她几个耳光,她也就不解释,只是默默砍柴烧水做饭。

大人们的脾气来得快,又去得快,刚说过的话转头就忘了,更何况他们现在的注意力都在还能不能继续出海打鱼上,家家户户都是愁云惨淡,饭桌上的气氛也格外凝重。

招娣她娘只有在听说招娣也要跟去太垣观时,又发了一顿火。

“弟弟在学堂,家里的事我都做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