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呢?”
“我,我会在天上看着你的。我会求天神老爷帮助你的。”
招娣思索了这一计划的可行性,但还是问:“那要是我想你了,怎么办呢?”
“那我会去梦里找你的。”良玉说着,眼睛忽然有了倦意。
招娣却有莫名的恐慌,希望她不要睡着,“良玉你别睡,你别丢下我一个人!留我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劲……”
虚弱的良玉还是把口中的那颗没有吃完的药吐了出来,然后绽放出最后一个微笑,她的心跳减慢,呼吸变弱:
“我走以后,也会看着你的,要带我走得更远啊……”
“良玉……良玉!良玉!”
猝不及防的生离死别。
黑夜中,村里人忽然听到,良玉的帐篷里传来招娣撕心裂肺的哭声。
大家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那个苦命的孩子终究还是走了。
天亮之后,村里人为良玉举行葬礼。
招娣说,良玉很胆小,怕黑,不喜欢虫子,所以不要土葬,而是要火化。
她捡了树枝来,像被子一样轻轻的盖在良玉身上,然后点火。
大火烧尽一切,燃起黑色的烟,那都是良玉生前所受的苦,是困住她的病弱身体。
烧到最后,烟又变成了白色。
招娣坚信那不只是白色的骨灰,更是良玉像天上飞的灵魂。
“天神老爷,良玉去你那了,你要好好照顾她啊!”她对着天空呼喊。
看那白色的烟吹到天上成云,或者消散不见。
后面,许怀清见到招娣吃良玉骨灰的时候还吃了一惊,村子里面的人告诉他,这是村子里面的习俗:
当你忘不了死去的亲人时,可以带走亲人身上的一件东西。有些人会拿戒指,衣服一类的。
但良玉死后什么都不剩。
招娣能带走的只有良玉骨灰,把它吃进肚子里,两个好朋友就是一体的。她会带着她的那一部分活下去的。
许怀清听后心情复杂,但最后还是没有选择阻止。
他问招娣:“我听村里面人说你还有爹娘,现在良玉不在了,你应该去找他们了吧?”
招娣却摇摇头,没有给他劝说的机会。“他们不要我了,我想跟着你们一起打海龙。”
打海龙?
许海清真的要笑童言无忌了,他们怎么可能战胜得了海龙呢?更不可能留一个小孩子,陪着他们一起做这种不切实际的事情。
“有我们大人就足够了,要你一个小孩子干嘛?这不是你一个小孩子应该想的事。”
“那我应该想什么事?”
“你就没有别的想做的吗?”许怀清问。
招娣想起死前和良玉的对话,很坚定地说,“我想去学修仙,我想寻求长生之道。”
这的确是个好出路。
许怀清想。
“那你就去吧。”
“把这里的事情办完再去。”招娣坚持道,这里的村民包括道士哥哥,和她都是患难之交,她不可能丢下他们不管。
当然她这种讲义气的心理,在大人面前看来却是可笑的。
许怀清想了想道:“你留在这里帮不上什么忙,我这里倒是有一件事情需要你去做,能够帮大忙的。”
招娣睁着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问,“什么事情?”一派天真无知的模样。
许怀清遥望着大海,面对这呼啸而来的海风道:“我们对付不了这边的海龙,但有人能对付。我写一封信,你送到都城的太微书院去,他们或许能助我们一臂之力。”
“不过走路去的话,从这里去都城也有一两个月的路程,你这么年纪小小的女孩,能办到吗?”
招娣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又被激上来,马上斩钉截铁地回答道,“只要我不死,我肯定就能送到。当然,我尽量不会让自己死的!”
她打包票说。
许怀清看着,年纪虽小,但经历了许多事情愈发成熟,尤其是好友死后,眼神又添上了几分坚毅的招娣,会心一笑。
他相信这个小女孩真的能做到。
“你什么时候写信?”
“等会儿。”
“那我什么时候出发呢?”
“越快越好。”
“那你先写信吧。”
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揣着一份许怀清的亲笔书信,招娣越过枯黄的山岭出发了。
许怀清和剩下的村民,也有他们自己要做的事情。
他们七人需要割破手心,在七块法阵石涂上鲜血,再按照许怀清的要求,将各自的石头,在指定地方埋好。
做完这一切后,他们还需要练习口诀和简单的灵力唤醒。
虽然村民们不是像许怀清那样的修行者,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灵气,就算调动不了天地的灵气,也还有自己这一点灵气,也就是他们意志。
海水退潮,归还了昔日平整光洁的海滩。
村里六人聚集在这海滩上,手捧六根蜡烛,听许道长说:“只要你的意志足够集中,蜡烛的火焰就会高升,这就是我们成功催动灵力的时刻,要记住这种感觉。而一旦我们能够同时催动灵力,七元北斗阵就会启动。”
于是在吟诵声中,一盏蜡烛灭了,一盏蜡烛亮了。
“七元真君,太一化身。贪狼之讳,阳明之星;巨门之讳,□□之星;禄存真人,文曲玄冥;廉贞丹元,武曲之讳;北极之星,破军之讳;天关之星,七星尊神。愿施道力,成臣道因,亿万众兵,来扶我身!”
每个人都在努力地尝试着,不感觉疲惫,不害怕死亡。
许怀清眺望远方,看到太阳光里的招娣,她小小的影子终于消失在山坡的顶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
每个人都会追寻自己的道。
每个人都会坚持自己的道。
这是他们的结束。
也是她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