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老人拖着悠长的调子道:“仙缘大会顾名思义,就是考察你们和求仙问道有没有缘分。”说着他自嘲地笑了笑,“不过缘分这种东西只有天知道,总不能问天吧?”
他放下了往上指的手。
“所以太华剑派就设置了三门考试,道论,灵测,问剑,去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求仙问道。”
老人详细讲述了这三门考试的要求。
道论,考察人对于天地大道的理解和运用,一半在书上,一半在对尘世的思考上。像是大齐和宋国这种重视书院文化的地方,培养出来的学生,会在道论上占据极大的优势。
灵测,简而言之就是,测量了解一个人灵力水平的高低。它并不是简单的对修炼等级的判断,在这一关上更加看重的是修行者的天资,比如吸收灵力速度和纯粹。
最后一门问剑,每届都考,每届不同。太华剑派是注重剑修的门派,所以也极为看重弟子的意志,以及由此而发挥出来的剑意。
刚才发问的红衣小姑娘,一脸愁容,“我最喜欢舞刀弄枪,最讨厌舞文弄墨,道论这一关过不去,是不是就完了?”
说书老人又觉得这小女孩太笨了些,吸了吸鼻子,有些嫌弃,“道论不好有什么要紧的,道论最好的都应该在太微书院读书,来什么太华剑派嘛,最重要的是第三门问剑,若是你毫无剑意,还是尽早下山比较好。”
他又详细说明了这三门考试得分的重要性。只要灵气充沛,剑意饱满就机会进主峰,也就是去内门学剑。
剑意微弱,灵气旺盛。就基本只能去十二副峰,也就是外门学炼丹。
精通道论,剑意不外显,或可钻研炼器,研究剑阵。
李良玉看他一直没有提到山门初试,忍不住发问,“请问老前辈,山门初试考察的又是什么?该如何通过呢?”
说出老人的目光,在人群中锁定她。刚才那个红衣女孩面露贵气,锐不可当,灼灼耀眼,令人印象深刻。而现在发问的这个女孩,一身青衣,混在人群中也不显眼,唯有眼中一抹淡然,值得赞许。
他便道:“所谓的山门初试,不过就是一道门槛罢了,排掉看热闹的那一批人,排掉毫无资质的那一批人,排掉意志力不坚的那一批人。
自然,登上越高的台阶,就说明实力更为强劲,心性也更为坚定,这样的人更适合修仙,也更容易发挥出剑意。从普通人跨越阶级成为修道者,这条路注定充满艰险,就看你能不能跨得过去了?”
说到最后一句话,他看着李良玉,捋着胡须,意味深长。
李良玉点点头,微微行礼,感谢了他的赐教,这都是她从太华书院所学的礼仪,至今也不敢忘。
老人也向她微微点头。正如湛平大师兄所说,你是为了表示对别人的尊重也是自重,你懂得礼仪,别人就不敢轻视你。
谁还会想到她是一个从渔村出来的小姑娘呢?
“那是不是爬的越高越好?”一个猴子脸的少年追问道。
“可以这么说。”
猴脸少年似乎起了别样的心思,摸着下巴,眼光外瞟,若有所思。
当然他这点心思也瞒不过说书老人,“上一届还是上上届,我已经记不清楚了,有个自作聪明的家伙,在考试前夜跑到了树丛中藏着,只待上门出事,一开始就站在前间的台阶上,遥遥领先他人。”
“他的想法是蛮好的嘛,不过就算他瞒得过悠悠众眼,他一站上去也瞒不过那登仙梯,不是自己的水平,怎么能在那一节台阶站稳,即刻就滚了下来,一直滚到了我现在站的山脚位置……”
他说完这个故事,自己哈哈大笑起来,旁人也当听了个笑话。
应该不会有人这么想不开,在太华剑派面前作假,如果真有,那可真是傻子中的傻子。真以为你看上平平无奇的阶梯,就真的是平平无奇吗?
上面可不知有多少阵法呀,每爬一节皆不容易。
“老人家,请问你知不知道爬到最高的是哪一届的学生?”
“自然是紫宸上人的亲传弟子。”
“瞎说,亲传弟子又怎么会参加山门初试。”
眼见大家议论纷纷,说书老人摆了摆手。
“亲传弟子一开始也不是亲传弟子,紫宸上人未做太华掌门之前,的确有云游收弟子的习惯,但也有例外。登仙梯一共九十九阶,据我所知,紫宸上人的女弟子,排行第七的伏兔剑俞瑶迦,就曾经爬到过最高处。”
众人纷纷感叹不已,心向神往,又鼓动他说些太华剑派亲传弟子的轶事。
李良玉和阿鲲大叔已商量,转身退出了人群。这时她和憨厚忠实阿鲲,虽未达成眼神上无言的默契,但能已经能通过简单的手势,做基本的交流。
两人一出了人群,就邂逅了先前那位提问的红衣少女,她扎着高高的马尾,显得活力十足,性情也十分开朗,主动和李良玉搭话。
“你也是来参加山门初试的吗?”
“嗯。”
“我叫陆施琅,你呢?”她很热情地伸出手。
李良玉和她轻握了一下,告知了她自己的姓名。两人又随意聊了一些话题。
陆施琅注意到,在旁边等候李良玉的,像是一头熊面相憨厚的微偻着身子男人,看上去也不像是来参加本次仙缘大会的,便心直口快地问道:“他是你家下人吗?”
李良玉愣了一下,想了一会儿才答道:“不是,他是像我哥哥一样的人,他叫阿鲲。”
陆施琅赶忙赔礼道歉,李良玉摇摇头说没事,阿鲲大叔也只是傻笑着,两人解释完误会,又说了一会儿话,这才分别。
李良玉看她好像是一个人来,背上背着一把细小的红鞘的剑,身形孑然,觉得她也十分了不起。
回去的路上,李良玉看到小摊上有便宜的棉质帽子买,想到阿鲲大叔的帽子在“望海潮”遇险时就弄破了,便伸手拿钱,给他买了这样一份小礼物。
他戴在头上试了又试,表示喜欢,笑得合不拢嘴。
两人回到客栈的时候已经有些晚了,崔选在桌上给她留了一串糖葫芦。原来是王弗想吃,他便给所有女孩都买了一串。
后来没找到李良玉,便放在了桌上。
他们都不知道,这件小事的连锁反应是,卖完糖葫芦的老头提早收摊。
有两位太华弟子,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后巷里,拍了拍飘逸白色道袍,又戴上可爱的面具掩饰面容。
一男一女,一高一低,走到卖糖葫芦的老头摊前时,才被告知糖葫芦已经卖完的消息。
太华剑派的女弟子,顿时就气得咬牙切齿,插着腰对着月亮狂骂。
“要是被我知道,哪个死小子把所有的糖葫芦买完了,我一定要去找四师姐告状!让她别收这样的讨厌鬼进我们剑派!”
男弟子看小贪吃鬼骂街,宛如泼妇,毫无形象可言,不由扶额叹气。就这么抓着小师妹的衣领,运用神行之术,将她带回了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