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却顾所来径 > 第26章 望海潮(9)

第26章 望海潮(9)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随着一炷清香的点燃,仙缘大会正式拉开序幕。

微雨峰和凌波峰,隔着镜湖相望。

如果昨天的山门初试一切顺利,那今天吕思衍师兄和李良玉,应该都在对面的那座山峰参加考试。

崔选如是想。

听说参加山门初试的人有数千人之众,昨天已经淘汰了七八成之多。

而举荐弟子也有超过八百之数。

今日,整齐列队,如鱼灌入,俯在松露台案上写字,下笔如有神的八百之众,又有几人能够笑到最后呢。

比赛就是这样,考试就是这样。

千万人往上涌,你前我后,我前你后,就是要超越数万你的人,才能站到最顶端。

高处胜寒否?崔选想问自己的兄长,那个在他心目中,像神一样的男人,崔渊。

眼见王弗已经写完了一张纸,崔选索性也不再想这些有的没的的事情。

动笔书写起来。

真正监考的,只有一个在摇椅上打瞌睡的周术师兄,但并没有人敢徇私舞弊,因为就算在他睡着的时候,他那柄名为诛邪的剑,依然在考场上空巡视个不停。

你若眼睛乱瞟,它便擦过你的脸庞飞过。你若坐姿不正,它便一把剑插在你的衣摆上。吓得人魂飞魄散。

实在是震慑力极强。

应试弟子便不敢乱动,眼观鼻,鼻观心地写着试卷,至于写出来个什么玩意,能拿到多少分数,全不在他们的计算之中了。

考完自是哀惨连连,叫苦不迭。

大齐和宋国,都是极重视书院发展的国家,考试盛行,尤其是文考。

所以不夸张地说一声,在道论这方面他们还真没怕过谁。

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试卷一交上去,当即给分,拿到道论上等评分的,基本都是太微书院的学子。

而宋国太微书院,举荐了十个人,就有八个人拿到上等,其余两个人也是中等。

自然令其他参加道论考试的人眼红。

他们也总算在仙缘榜之外,逞了一回威风。

下午的考试是灵测,同样是当下就出结果,只不过需要先检测完所有弟子的修行水平,在区分等次。

需要时间也不太长,太华剑派的师兄师姐只需要碰一下你的额头,就知道你的灵力水平以及灵根走势如何。

在这一关中,只有炼气四层的王弗和崔选拿到一个中等,其他人都是下等。

大家也只失落了一会儿,随即开怀:“反正我们是来长见识,看热闹的,不必介怀此事。”

他们也注意到,本次考试中,除了仙缘榜那些大热的名字之外。大多拿到灵测上等的弟子,基本都是由太华剑派行走弟子举荐的。

他们守正辟邪,巡视天下之余,极容易在平民市井之中,发掘那些灵根出众的孩子,也无怪乎战争中心的太华剑派,经历三次人魔之战,虽损失不少弟子,但人才从未凋零。

崔选看文崇明愁眉不展,似乎还沉浸在刚才的失利之中,怕影响他的下一场考试,便拍拍他的肩膀,鼓励道,“灵测又不是决定性的,我们还有问剑呢。”

的确,在这一场综合性的考试之中,问剑才是具有决定性的一门。

依然是在松露台。

撤去了案几,平地伸出数百块石板。

应试弟子们先是有些惊讶,随即恢复了平静。恭敬地听着师兄师姐,讲明第三场考试的考核方法。

“本次问剑的规则很简单,在指定时间内,你们可以使用任何一个工具,在石板上留下属于你们的痕迹即可。”

数百名站在松露台上的弟子无不震惊,就算是脸上藏得住,心里也暗暗在骂。

谁家好人,参加考试带一把剑?

倒也听说过之前仙缘大会的问剑,有采取在山林中找剑,或者在水中捞剑,甚至两人比武对决的方式。

但今天这场“问剑”又算得了什么?

大部分人自然是没有带剑,可是没有剑,又如何在坚硬如铁的石板上,留下自己的印记呢?

有剑又如何呢?有人因为自己随身携带了一把小匕首而暗自高兴,欢呼雀跃。

结果拿出小刀在石板上刻字。

刻一笔,消融一笔。

擦亮眼睛,重新尝试,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总算醒悟过来,原来这次考试没自己想的这么简单。

旁边没剑的弟子,也停止了幸灾乐祸,开始思索解决之道。

见到有人调动灵力,以手指为剑,在石板上刻字。精神一阵,恍然大悟。立马效仿起来。

但学其形容易,学其神却很难。

并不是每个人灵力充沛和纯粹到,足以化指为剑。

香越烧越多。

每个人都绞尽脑汁,在调动着自己的灵力,或者寻找着自己能找到的其他物件,在石板上刻字。

刻什么东西,似乎并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真的如此。

王弗不知道尝试了多少次,咬紧牙关,汗湿衣襟,体力灵气为之一竭,在石板上书写了一次又一次。

可无论怎么写,她始终无法把自己的名字写全。石板上稍有痕迹的便只有一个“王”字,而另外一个字“弗”则淡得像是水渍一样,很快要在阳光下消融殆尽。

她尝试无果,终于瘫坐在地。

接受了自己不够完美的命运。

崔选划出了一道痕迹,一下子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必须得反复问自己,他希望在石板上留下什么痕迹?什么又是能够代表他这一个人的真正痕迹?

他写了自己的名字,化为虚有。

写了太华剑派,太微书院,太一天神,求仙问道……一切东西都不能长留于石板。

除非内心所坚硬地铭刻着的。

问剑,问剑。

又或许是在问心中所执,所愿。

但看清自己,是否又容易呢?

而在每个人愁云惨淡,像是背负着一座大山之时,却有人轻飘飘地提前完成了任务,拂袖而去。

在他们的石板上留下了,象征他们个性的字,大道至简的“晃”,笔力千钧的“玄”,灵动飘逸的“邈”,清俊挺拔的“紫”……

这些人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目不斜视,眼里也不用容得下沙子。

当然画虎不成反类犬,涂鸦得不成样子的字也有,松露台更有一半以上的石板是空白的。

这些人显然是要被淘汰的,他们也知道了自己的命运。

心中无剑的人,自然无法表现出剑意。

最后便是终审。

主持这场大会结尾的,是紫宸上人第四位亲传弟子洛自心,在师傅云游或者闭关其间,门派一切琐事交由她处理。

远远望去,她约莫三十岁上下,穿着门派常服,戴素冠披长发,样貌并不十分出众,惟有矫首昂视,气质凛然,加之其他太华弟子,端站于她身后左右,俯首低眉,犹如众星拱月将她围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