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皇后视线在夫妻二人身上扫来扫去,似乎发现什么了不得的事,眉目含笑好像对此极为满意:“那就好!那就好!本宫也能放心了!”
梁含章见皇后待人如此亲厚,倒是真像太子等人先前形容的一般。更没有嫌弃她出身,仗着身份打压人的意思,一时间松了口气,对皇后的好感更多了。
只是,太子与帝后的亲缘关系微妙,到底是怎样个微妙法?直到踏入长春宫坐到椅子上,梁含章依旧百思不得其解。
“中午可得好好在这儿吃顿正经午膳”,皇后朝身边宋嬷嬷吩咐,“厨房的炙烤兔肉准备好了吗?琤儿最喜食的就是兔肉了”。
此时李琤脸色微不可察僵硬了下,不过掩饰得极好,只是出现的瞬间便被喝茶的动作挡住。等茶杯放到桌上时,露出的依旧是平日清冷谪仙的储君模样。
宋嬷嬷含笑答:“娘娘放心吧,您一早上不知提醒多少遍,老奴亲自去厨房盯着呢,一早准备好就等殿下来了!”
“甚好!”王皇后兴致很高,等各类珍馐美味被宫娥端上来时,她亲自给李琤夹了几块炙烤兔肉:
“尝尝看,这是阿娘命人去乐游原上面打的野兔,肉质紧实外焦里嫩,放点胡椒上去最是美味不过”。
李琤接过面不改色吃下。王皇后又招呼旁边的梁含章吃,这双年轻人越看越喜欢,忍不住道:
“琤儿后院有人,到底像个家了。就是不知什么时候给阿娘生个小皇孙出来?阿娘可是期盼得很!”
李琤心里实在感觉无趣。
帝后二人是撺掇好的么,怎一句两句都离不开皇嗣之事。若是生而不养视其为累赘,还不如不生,孩子没有选择是否降生的权利,实在可怜。
他没感受过父爱,也不知如何教养孩子,心里害怕若是那稚子出生,自己做得不好让那小小生命受到委屈。
皇后面色突然伤感,声音也沙哑起来,双眼望着远方似乎在怀念着什么,“你二弟也是,自个儿孤零零一人待在边疆,身边连个贴心人也没有,阿娘想见他一面还得等到元日之时”。
她语气惆怅,“你们三个一下子长大了,如离巢的鸟儿久不归家,阿娘和你父皇每日就在宫城中盼啊盼,就盼着儿女承欢膝下享受天伦那天……”
“还是你们兄妹小时候好,那时虽然战火纷飞朝局动荡不安,但你们小小一个在阿娘身边,阿娘看着你们,感觉心都化了……”
李琤执玉箸安静吃着,梁含章却能感受到他有些心不在焉。
“娘娘,殿下好容易来看望一趟,您说这些伤感的作甚呢?”宋嬷嬷在一边小声提醒。
王皇后脸色一顿,看了眼默不作声的儿子,满腔惆怅只能掩埋在心底。她略微调整下呼吸,面露歉意:“母后一时间情绪过激,琤儿莫要见怪”。
“母后思念二弟以致痛心疾首,儿臣恨不得以身受之,怎会见怪?”李琤似乎很是不解。
梁含章以旁观者看这一母一子的互动,终于体会到李福那句“亲缘关系微妙”到底是何意。
很怪,真的非常奇怪。按理说正常母子相处不会像太子这般疏离,更不像皇后这般小心翼翼。
除去一开始时的见面,皇后的一言一行几乎都在小心观察着太子神色。只要太子有一丝不悦的征兆,她马上会制止当前的话语。
怎么会?帝后不是对太子这个继承人颇为满意的吗?否则也不会在短短几年不断放权,更赐予太子象征帝王身份的青龙卫。
青龙卫是前朝帝王豢养的私兵,军士凶猛强悍训练有素,对上更是忠心耿耿。以至于后来青龙卫更是成了保护帝王安危,专门为帝王服务的死士。
这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可如此强悍的一支军队,圣上眼睛都不眨直接给了太子。这样的信任,历朝历代能找出来的帝王恐怕少之又少。
到底是为什么才导致太子与帝后离心,而皇后待太子只能小心翼翼?
这边王皇后很快把话题转到她身上,“本宫听说奉仪未遇到太子之前一直丰乐楼?”
“回娘娘的话,正是”。
“你可有名字?本宫倒不知如何唤你了”。太子无疑是极像皇后的,特别是眉眼这一块,简直如出一辙。不过皇后的眉眼稍显凌厉,太子的更温润些。
“妾没有名字,更不知父母是谁,不过从小到大人家一直唤妾章娘,娘娘若是不嫌弃,也可以这样唤”。
“你不知父母是谁?可本宫听说一应酒楼的丫鬟若是被雇佣,都是要出示户籍证明的”。皇后不解问。
“娘娘,是这样的”,梁含章从头到尾没敢抬头看皇后一眼,声音更是娇娇柔柔的,如春风吹拂柳枝,让听者心生愉悦。
“妾很小的时候便被家里人卖出来,后又辗转几个大户人家当丫鬟。许是上天垂怜,在妾十岁时被一老妇买回家,老妇无儿无女,这么多年一直视妾为亲子。妾的户籍便在她那里”。
“原来如此”,皇后听得心疼,忍不住握她手安慰,“你小小年纪被卖,可见吃了多少苦。好在如今苦尽甘来得了琤儿青眼,来到东宫成了奉仪。若是日后琤儿称帝,你肚子里再得个一子半女,就是皇子公主的生身母亲了,身份自然尊贵无比”。
“妾不敢痴心妄想,能来东宫已是莫大的造化,妾对殿下感恩戴德,这份恩情更是誓死难忘”。梁含章小脸发烫,实实在在体会了一番储君的身边人的感受。
储君是国之根本,储君的子嗣更是朝野上下关注的话题。来长春宫才没多久,梁含章已经被唠叨了几耳朵。
真不知道平日太子是如何忍下来的,又是为何迟迟不愿娶妻纳妾。梁含章坚信自己的魅力远没有高到可以影响殿下,可他却偏偏在自己面前破了规矩。
难道,真的是那日中的情毒已经到了扰人心神、催人心肺的地步?
李琤跟母亲没什么话聊,本以为会在长春宫吃个饭就走。没想到婆媳俩手拉着手关系挺好,聊得倒是投机。
多是皇后在问,奉仪在答,讲述更多的是她这十多年来为奴为婢的漂泊生活。
皇后听得心疼,身后的李福也是面色不忍。李琤直到现在方知,他那动不动胆战心惊如同惊弓之鸟的奉仪,小时候过的居然是这等艰苦生活。
反倒是他作为人质被囚在逆贼手里威胁父皇的时候,起码还是衣食无忧体面地活着的。
甚至,还能遇见那小太阳般的小女娘。
这样两相比较,倒显得他有些不识好歹无病呻吟了。李琤无奈苦笑,却是罕见的,第一次认真看这个名义上属于自己的女人。
她双眉紧蹙,贝齿总在有意无意咬着下唇,雾蒙蒙的眼睛仿佛永远笼罩着无尽愁绪。好不容易保养得白皙点的小手更是无意识绞着衣摆,能看出她内心极度的惶恐和不安。
那双手必定还留着积年劳作的旧茧未消,他只所以了解得一清二楚,是因当日二人行鱼水之欢时,他压在女人身上,女人柔弱无力的小手不断推拒着,他不得已之下只好将两个手掌分别覆在她上面,与她十指相扣,当时就触及到她手心的茧子。
章娘——这个名字无意识在他嘴角轻轻荡漾,连他也不清楚自己此刻是何感觉。当日,真的是情毒作祟吗?
不得而知。这问题他一辈子也回答不了。
他只知道,当自己以一个旁观者身份听着她不带感情陈述当年经历的种种,被抛弃,被挨打,被冰天雪地之中罚跪。这些遥远又陌生的词汇,居然能从一个柔弱的小女子口中说出来。
她走了这么多年,必定是过得极为痛苦吧?李琤如是想。
不觉间,轻声呢喃的“章娘”二字竟带了苦涩,心间也跟着隐隐泛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