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知夏瞧着泪水涟涟的张秀花,心里一阵酸涩。
她太清楚了,在这年头,家家户户能填饱肚子,就已经谢天谢地,零食对孩子们来说,无疑是遥不可及的奢望。
想到这儿,柳知夏伸手轻轻擦去张大娘脸上的泪水,温声细语地说道:
“张大娘,这糖一会儿您带回去,给小虎他们都尝尝。要是孩子们觉得好吃,下次我再做。”
张大娘听了这话,赶忙抬手胡乱抹了一把眼泪,连声道谢:
“知夏丫头,你说这叫大娘怎么感谢你。小虎他们要是吃到这糖,保准高兴坏了。”
说着,目光又落在锅里香气四溢的麦芽糖上,满是感慨,
“我活了大半辈子,头一回见有人把糖做得这么讲究,孩子们能碰上你,真是修了八辈子的福分。”
柳知夏笑着摆摆手,手脚麻利地将麦芽糖从锅里盛出,均匀地摊在抹了油的案板上。
待糖块稍稍冷却,她便拿起刀,将核桃糖切成大小适中的方块,动作娴熟又利落。切好后,柳知夏找来干净的油纸,把核桃糖仔细包好,放进竹篮里。
刚把麦芽糖放好,锅里还剩些许麦芽糖,在昏黄的灯光下泛着晶莹的光泽,散发着甜腻香气。
柳知夏继续忙碌,用这些余糖做琥珀核桃,既能不浪费食材,又能给孩子们多添一样零嘴。
柳知夏将火调至小火,避免糖液焦糊。接着,她把先前剩下的核桃仁倒入锅中,拿起木铲开始翻炒。
核桃仁在锅里不断翻滚,发出“沙沙”的声响,和着炉灶中柴火燃烧的“噼啪”声,奏响一曲别样的乐章。
随着翻炒,糖液渐渐包裹住核桃仁,原本浅黄色的核桃表面,慢慢形成一层透亮的糖衣,在火光的映照下,宛如琥珀般温润、璀璨。
在翻炒过程中,柳知夏始终全神贯注,目光紧紧盯着锅里的核桃,手中木铲一刻不停。
她清楚,火候的把握至关重要,稍有不慎,糖衣就会焦糊,影响口感。
额头上细密的汗珠滚落,她也顾不上擦拭。
终于,琥珀核桃炒好了。柳知夏关掉炉灶,将核桃盛出,放在盘子里。一颗颗核桃裹着琥珀色的糖衣,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
待琥珀核桃彻底冷却,柳知夏从柜子深处翻出精心留存的精致小袋子。
这些袋子是她闲暇时,用彩色丝线和轻薄布料缝制而成,袋口还绣着小巧的花朵图案。
她拿起一颗核桃,放在掌心端详片刻,随后小心翼翼地将核桃一颗颗装进袋子,动作轻柔得仿佛在摆弄稀世珍宝,每装一颗,都轻轻压实,确保核桃不会在袋中晃动磕碰。
装完后,她快步来到院门口,此时张大娘正准备离开。
柳知夏将装有琥珀核桃的小袋子,轻轻放进张大娘的竹篮,竹篮里原本的核桃糖在月光下散发着柔和的光泽,与新放入的琥珀核桃相互映衬。
“张大娘,这里面的糖,您千万别省着,让孩子们敞开了吃。”
柳知夏双手将竹篮递给张大娘,目光真挚,语气中满是关切,
“要是不够,您尽管来找我,我随时再做。”
张大娘双手接过竹篮,指尖触碰到篮中承载着甜蜜的零嘴,眼眶瞬间泛红。她嘴唇微微颤抖,想要说些什么,喉咙却像被堵住一!般,发不出声音。
月光洒在她脸上,照亮了眼角滑落的泪水。良久,张大娘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浓浓的鼻音说道:
“知夏丫头,你这善良又贴心,大娘真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你。”
柳知夏见状,眼眶也微微湿润,上前轻轻挽住张大娘的胳膊,柔声道:
“张大娘,您千万别这么说,能看到孩子们开心,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往后只要有时间,我就给孩子们做零嘴。”
夜色如水,月光洒在小院里,勾勒出两人相依的身影。
张大娘缓了缓情绪,抬手抹掉眼角的泪花,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
“知夏,你总有一天会遇到一个真心待你的人,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
柳知夏脸颊微红,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正准备开口回应,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犬吠声。
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惊得树上的鸟儿扑棱着翅膀飞了起来。
张大娘脸色一变,眉头紧紧皱起,担忧道:
“这么晚了,怎么会有狗叫?听这声音,像是从山坳方向传来的。知夏,你明天去山坳道谢,一定要小心。要是感觉不对劲,千万别逞强,赶紧回来。”
柳知夏心头一紧,想到明天要去见那位神秘的猎户,莫名有些不安。
但她还是故作镇定,拍了拍张大娘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