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娇美面颊上,飞上两抹胭脂。恨不得撞一撞书架上的角,来给自己清醒清醒脑子。
诚然,司徒征是不会去四处宣扬的,在他眼里,这是再小不过的一件事。
纪襄胡思乱想一会儿,没忘记自己此次的目的,在书房里认真找了一回没有自己想要的书。她迟疑了片刻,还是蹑手蹑脚地走了出去。
司徒征还在。
纪襄招来小内监,特意走到一个离司徒征远远的地方,请他帮自己寻书。
约摸是因为来这里的人少,小内监挠了挠脑袋,去了好一会儿才帮她找到。纪襄谢了几句,估算了一下时辰,大约还能在昭文楼待半个时辰。
日后或许就难得来了,纪襄还不想走。她夹着书,钻到了原本的书房。
书房里静悄悄的,却没有桌案座椅供人坐下。她也不介意,理了理罗裙,在角落里半蹲下看起一本她并不打算借走的书。
但纪襄心头始终记挂着时辰,很难静下心去阅览。她有些烦闷地合上书,正要起身时听到了一阵脚步声。
这声音不像是小内监的,何况她也不愿意被小内监看到她这副模样,立刻站了起来。
低头整理裙摆时,司徒征进来了,和抬首的纪襄四目相对。
司徒征微微颔首。
这般态度,仿佛在芳林园那个尴尬的夜晚从来没有发生过。不对,她提醒自己不要再去想了,人家真的不会和她介意这些小事的。
纪襄唇角上翘,抿唇而笑,也向他打了个招呼。
她原本就想走了,只是司徒征来了,她立刻便走就显得不礼貌。纪襄装作寻书,余光里观察着他。
只见他一只骨节分明的手,在一排排典籍里掠过。
蓦然间,她想起在芳林园的假山里,司徒征扬手飞起石块的一瞬。
夜色朦胧幽微,反衬出他洁白如玉的肌肤。
他走了。
就在司徒征走后几息的功夫,天际炸开一道惊雷,接着是瓢泼大雨。
连日晴朗,此前更是没有一丝一毫下雨的迹象。她急匆匆走出去,到门口一看,雨丝如幕,坠落到地上时反弹起大颗大颗的雨珠。
一时半会儿,像是停不了的。
她向司徒征望去,他坐在原本的位置上,阖上了窗后重新坐了下来,读书。
纪襄不知别人急不急,她有些焦急,吩咐小内监去找把伞来。
不料没多久后,小内监寻了一圈苦着一张脸回来,告诉她,这里没有伞。
纪襄微微一怔,谈贵妃和陈淑妃二人争抢宫权,各自操持的一场场宫中大宴从不出错。但昭文楼这样少有人来的地方,竟然连把伞都没有了。
如果顾皇后还活着,一定不会如此。
这个念头倏然跳入她脑海里。
“奴跑去给您拿一把!”
纪襄拦住小内监,温声道:“不用了,我等等便好。”
雨声嘈杂,她不得不提高声量说话。
她静静地在离门口一尺的地方站立,廊下宝铎在雨中摇晃,发出本该剧烈却在风雨中很轻微的清脆声响。
没一会儿,有个小童带着草帽身穿蓑衣,提着一把伞跑来了。纪襄认得他,是司徒征的仆从。
小童对她飞快行了一礼,便在门口喊道:“郎君,我来接你。”
司徒征放下书卷,大步走了过来,见小童手里只拿了一把伞,道:“给纪姑娘。”
青筠闻言,笑嘻嘻地将手里的青伞递给了纪襄。
她没有拒绝,问道:“那你呢?”
青筠抢着回答道:“我再跑去给郎君拿一把就好。”
纪襄生怕太后醒来后会寻,道谢后没有和他们多客套,接过伞走了出去。
然而风大雨大,楼外的地十分湿滑。纪襄才迈过门槛,就脚下一滑,正要以一个别扭的姿势摔倒在地时,一只手扶住了她的手臂。
正是纪襄一刻钟前,还在心里暗暗赞叹过的那只手。
她手臂上被圈住的地方有些痛,身子摇晃的瞬间,脑中也跟着空了一瞬。夏衫轻薄,来自他人身上的热度就格外明显,随着雨丝钻入她的体肤。
司徒征拉着她站定,又很快收回了手。
他没有看脸色微红的纪襄,而是对青筠吩咐道:“你先送她回去。”
纪襄连忙拒绝:“多谢好意,但是真的不必了。”
她一个十六岁的姑娘,哪里还需要一个小童护送?
司徒征淡淡道:“去吧。”
语气虽然不重,低沉悦耳,却含着一股令人不能再反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