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雍立国至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曾经“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威严气象,早已不复往昔。往前数三代皇帝,就开始陆陆续续丢了西北边地的十几城,羁縻附属的小国也少了一半。
但当今皇帝御极以来,还不曾有过大的战事。
“不是,是去潼川镇压作乱的匪寇。”章序扬唇而笑。
纪襄在长秋殿里听过此事的一星半点,只是太后也不甚了解。她依稀知道有一群大盗寇首,依仗着地势作乱,吸纳了当地的民夫,抢占了好几地的官府衙所。
“怎会派你去?”她有些不解,单手托腮也坐了下来。
章序拿眼睛瞪她:“我怎的了?”
不过,他也有些疑惑,告诉纪襄详细:“此次镇压,陛下显然是要让肃王出风头立功劳的,命他都督一切军政之事,还让骁卫大将军给他作副手。镇压匪乱罢了,竟如此声势浩大。但我能去,是太子举荐了我。”
纪襄更是惊讶了。
肃王是谈贵妃之子,又是陛下长子,向来很得陛下宠爱。陛下派肃王去镇压匪乱,也算合情合理。
然而,章序和几个皇子都关系平平,太子怎么会举荐章序去?
章序漫不经心道:“据说,是太子说神龙卫里有好些少年骁勇,合该去历练一番。他点了几个人的名,其中便有我。”
他没再多想太子为何举荐他,摸了摸腰间并不存在的佩刀,道:“相比除寇,我更想去戍边杀夷狄。大丈夫合该保家卫国,封妻荫子。”
纪襄没忍住,扑哧一笑。
章序见她香靥上两抹淡淡的红晕,娇美可爱,心下一动,都忘记了被她嗤笑的不满。
他耳垂微红,道:“你笑甚!我可不是同你玩笑,先说好,我日后若是离京,一定也带你一道去吃沙子。”
她顺着他的话构想一二,她并不在意“封妻荫子”,但离开京城似乎不错。
纪襄含笑点头,又一连串问道:“你何时出发?总不至于是明日吧?我听闻陛下已经许久没有召见大臣了,这回竟然亲自理事了?”
章序嗤道:“你哪来这多事要问?我不知道。”
纪襄一听便知是他懒怠一一回答,也没有再追问。
她柔声道:“你要小心,万事不要冲动。潼川地势险峻,当地贼寇自然了如指掌。他们能抢占官衙,想来是一群穷凶极恶之徒。总之,你千万不要冒失冲动。”
其实,她想说让章序跟紧肃王。肃王在的地方,一定是武卫最多最安全的地方。
不过,章序听了一定会不高兴的。
章序朝她笑:“知道了,我难道是一冲动莽夫?”
纪襄轻笑,掰着手指回忆道:“两年前,你在宫宴上把一盆热汤泼到申国公的孙子头上,还跳起来殴他数拳,被人拉开才作罢。”
“那是他偏要在我耳边说个没完,像只蝇虫。”章序皱眉,嫌恶地一摆手。
她抿着两片不画而红的唇,将笑未笑,眼角眉梢露出几丝少女的狡黠,动人极了。
纪襄继续数:“四年前,你一高兴就捡起石头砸树上结的果子,结果险些砸到了太后娘娘。”
章序挠头:“我又不知道她老人家在那儿。”
“还有......”
“纪襄!”章序气急败坏地打断了她,“你别说了。”
他瞪着眼前的少女,以前太傻乎乎了什么事情都和她说,真让她说下去,能说到天亮。
章序心里,极其难得地闪过一丝类似羞耻的心绪。
她连忙站起来,朝他比了一个噤声的手势,从唇缝里飘出几个字:“你小声些!”
章序胡乱点头,不知想到什么,眸光一亮。
“正好我们还没正式定亲,等我回来后,就求陛下为我们下旨赐婚,如何?”
纪襄望着他粲粲双眼,贝齿咬着红唇。
她低头,眼睫掩住了眼眸中的点点心绪,缓缓地点了点头。
原本令她委屈羞耻的事,她一半是出于感情,一半是出于妥协,已经不想再去计较了。不断回忆只会让当日的难堪愈发清晰,折磨着她。
“等等,还是算了。”章序一拍脑门,“若是圣旨赐婚,礼节上必然会麻烦的很,说不定还得拖延两三年。”
纪襄并不在意这些,道:“随便你。”
夜色渐渐深沉,空中飘荡着淡淡的从庭院中传来的草木香气,些许湿润。
她想要催他走了,开口前不知为何脑中闪过一个淡漠的身影。
然而只是一息的瞬间,她甚至没有认清楚是谁,这个身影就消失不见了。
纪襄便没有放在心上,催促道:“你该走了,小心别被人看到了。”
章序扫了一眼她莲青色床帐垂落的香榻,当真有些不想走了。但他胆子再大,还是有几分理智的,不舍地挪动了脚步。
纪襄看着他往窗户走去,见他又转过身,大步向她走来。
章序常年习武的指腹上有着厚厚一层茧子,捏了捏纪襄粉白的脸颊,承诺道:“等我从潼川回来,回来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