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奶奶都忍不住瞪了一眼符苓:“什么叫掏空了,周家条件本就比我们高不少,你嫁妆厚些嫁过去后说话底气也足些,你就不要掺和这些事了,专心备嫁就行。”
见长辈们都是一脸不赞成的模样看着自己,符苓也再不敢反对,心里确实想着日后是要多想法帮衬帮衬。
隔天杜满便把杜大嫂说的添妆送了过来,一个繁花似锦的镯子,镯子满身都攥刻这一圈花朵,拿手上都沉甸甸的。
等到了十五那日,杜父和林母从舅舅家回来,又带回了一对银耳坠子,
“这是你舅妈给的添妆,你舅舅谢谢你带竹哥儿去的那个山坳,说是发现了不少的药材。”
当天晚上林母也拿出一根簪子,银簪上方还有一朵玉雕的玉兰花,
“这是娘用陪嫁银子重新给你打的,娘当年嫁过来你外祖给陪嫁了两件首饰,一件给你,剩一件留给甜妞;
你马上就要出嫁了,娘也不舍得,也知道是爹娘把你耽误了,爹娘对不起你,你出嫁前还给家里安排好了营生,爹娘也没法给你拿出更多,你把周家的聘银给你爹用了,
我和你爹之前跟老宅借了五两银子,卖的药材是10两,给你凑齐了这20两银子,加上你奶奶给你拿了2两,你伯娘2两,你舅娘和嫂子也给了2两,拢共凑了28两银子,
我知道你是个有主意的,这银子就给你自己收着,怎么用你自己决定就好,所幸像你伯娘说的一样,离家近,往后也多回来。”
林母说到此也红了眼眶,符苓手上拿着四个荷包,手里沉甸甸的,桌子上的匣子里静静摆着6样首饰,心里被塞的满满当当,忍不住抱着林母的腰,
林母抚着女儿的头:“娘知道你一向都是有主意的,要不是出了事,也不会像如今这样懂事,娘知道你肯定是能把日子过下去的,但是也怕有个万一,万一周家给你受了委屈,也不要瞒着家里,不要自己一个人忍着。”
“娘,你和爹都好好的,不要太劳累,长命百岁才能长长久久的替我撑腰。”
“放心,爹娘肯定都好好的。”林母掩去眼底的一丝晦暗,轻柔的抚慰着符苓,母女俩温情一刻。
第二天符苓忙着一起帮忙定菜单,明日便要提前去采买肉和酒水。
之前吃饭时定下了十桌,符苓想了想家里银子怕是不多了,筛减了两桌,定了八桌和九个菜,
符苓控制着预算,定了主菜是炖肘子,清蒸丸子和在城里买好的烧鸡,凉菜一个拌胡瓜和金子核桃上一盘,素菜就是现在地里有的青菜,醋熘白菜,焖豆腐和红枣蒸南瓜,外加一个莲藕排骨汤。
半桌的荤菜已经算是杜家村里高规格的婚宴了,算下来每桌的花费也才200文银子,主要还是地里有出息,省下了不少。
婚宴的事情琐碎,所有的事情赶在婚礼前一天才敲定完。
等到了十七,明日便是正日子了,今天是把符苓的嫁妆提前送到周家的日子。
杜父也是早早的跟村里两家有牛的人家借好了牛车,一家是她堂伯家的牛,还有一家也是村长他们家,符苓的送福太太也是村长她媳妇。
还因之前杜家把稻谷熬糖的事情告诉了大家,也算是给杜家村挽回了不少损失,虽说功劳在杜满身上,
但是杜大嫂这些天跟着跑上跑下的,大家也就知道杜家对婚事的重视,也愿意给面子,所以林母他们请人帮忙都是热心的答应,并没有人推辞。
杜父他们是不会驾牛车的,所以还有跟着一道来驾车的一个长辈和村长的大儿子。
嫁妆把两个牛车塞的满满当当才拉完,一个牛车放了床和柜子,另一车就是四五个箱垄,里面布料被子塞的要合不上,符苓又在院子里挑了十多盆不好照顾的花,这些都是要细心养护的,她便一道带走。
就这最后还是一人背了一盆花在背上,这才一趟装完。
因着拉着重物,牛车也走不快,跟步行的速度差不多,一行六人,赶了小半个时辰的路,这才到了周家所在庄子。
周家也都是提前挂好了红绸,从院子外就能看出来是装点过得。
因杜家没有在村里声张,大家也不怎么清楚杜家到底是说的什么人家。
村长大儿子叫杜全,他是经常跟在她父亲身边打下手的,所以他是知道这个庄子是州府里那个徐家的庄子,没想到杜家还能攀上这人家,这一看就是庄头的院子,杜家竟然一点风声没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