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在贵源府一经印发,立即风靡全城。尤其发现它有增长浩然之气的作用后,读书人争相抢购,其火爆几乎到人们说话必带《论语》名句的程度。
此风气又从府城蔓延至各县,乡下读书人为了向城里读书人学习,也争相购买阅读《论语》。
此热度传到滦化县时达到顶锋。
《论语》本就出自滦化县的玄清教圣子口中,也是滦化县读书人最先学的《论语》,出口转内销后,滦化县读书人只觉与有荣焉,扬眉吐气。
此事最大的影响,便是几乎全县读书人都成了玄清教教徒,带动着普通平民也信仰玄清教。
周林感觉玄清教有点尾大不掉了,他一直想向教众传达“学《论语》的思想就好,不必崇拜圣子”,但没什么效果。
大多数人都是颜控,就喜欢听圣子讲《论语》。
由于玄清教的扩大,王保七的徒弟们更加嚣张跋扈,误以为玄清教发展壮大是他们的功劳,竟做出卖假护身符的事。
他们的护身符没有法力,只是画个样子,若平民遇妖拿出来用,只会死无葬身之地。
周林知道后,派人将他们的假护身符全烧了,这些时日挣的钱也全部收缴,赔给买了假符的人,剩下的部分拿来接济贫困教徒。
守门的工作也被周林换成了一批会武功的教徒,不收门票,王保七的徒弟想抢回来,被直接打出去。
他们师徒已经完全被架空了,之所以没赶出去,是因为周林觉得他们出去又要行骗害人,还不如控制在教内。
为免他们对外曝露自己的真实信息,周林让流光给他们下了个封印。他们将想不起关于“圣子”的一切信息。
这个术对流光而言轻而易举,随手便完成了。
“准备对他们下手了吗?”流光问。
“嗯。”周林叹气:“我当圣子,并非想让民众信教。相反,我传播《论语》,是想让他们不要信怪力乱神,要相信自己的力量。”
“所以,尽管会让他们失望,但玄清教不能留了。”
王保七师徒并未发现自己的记忆出了问题,他们还没想到要利用周林的真实身份。或许是因为师父王保七没有害周林的心思,徒弟们也只是跟着生气。
权力被驾空,王保七对此当然很郁闷,但又觉得能忍。只要周林不赶他走,他死也要在玄清教混上真掌教的身份地位。
周林也在等。
《论语》已经上报到府城的天星鉴分部,李大人说不知道什么时候道碟能下来,周林便又写了本《中庸》。他记不住全本,但也至少写出了一半,已经很多了。
让部下转交给李大人,李大人看后惊为天人,连夜印制了一本送到天星鉴分部。
天星鉴分部与京城总部有特殊联络方法,很快就将那本《中庸》传到总部。
周林却不知道,其实他的《论语》早已获得认同,连修士们也觉得《论语》能直指大道,作者本就该是修道者。然而有问题的是作者的名字。
周林的化名为圣子流光,李大人上报的便是“流光”,两人不知这名字在修行界有多大影响,总之修士们看到都震惊了。
“流光?是狐妖族的那位流光仙君吗?”
“不可能,这《论语》完全是人类书籍。”
“流光仙君修行千年,写一本《论语》很奇怪吗?”
“我听东平郡分部的人说,那圣子长的极为俊美,仿佛仙人一般。”
众修士:“那必是流光仙君了。”
“那……道碟还给吗?”
虽说流光仙君是妖仙,与普通妖族不同,但终归属妖,向来也更偏向妖族一方。给他道碟,不知会用在何处,实在难以安心。不给又怕得罪了,哪天被打过来。
正犹豫呢,东平郡分部又连夜送来一本圣子流光写的书,其名为《中庸》。
老修士翻开一看,笑了。
“原来是误会,这绝不会是流光仙君写的书,看来只是碰巧同名。”
众修士便都来翻阅《中庸》,放下心。《中庸》中的内容主要讲述儒家的人性修养,绝不是流光仙君这般骄傲的妖仙会写的书。
本来道碟申请排队审核要很久,但因与流光同名被提出来,又发现是误会,天星鉴便直接通过审核,发下了道碟。
说回神火教这边,圣女沐嫣的斗法失败,对广灵教负面影响巨大。在见识过玄清教圣子的俊美优雅之后,剩余的广灵教教众又跑了不少。本来勉强还能凑一万祭品,如今连五千都凑不上了。
“不只广灵教,如今滦化县的教众都只信玄清教了,都在读《论语》。”吴奇不满道:“教主,我们不如派人将玄清教连根拔了吧?”
他做了个抹脖的动作。
“然后让明安所顺藤摸瓜抓到我们吗?”
魏昊估摸着这时候明安所的金卫差不多该追来了。本来东平郡有二十几个大小教派,广灵教混在其中也不显眼。等金卫来查时找个替死鬼混淆视听,他们便可从容举办天魔祭后脱身。
如今别说脱身了,连祭品都凑不齐,若不能按时完成天魔祭,跑不跑都是死。
都怪那流光圣子,若非他吸引了所有教众,也不至于……
对了!
魏昊猛然醒悟!
吸引所有人视线的替死鬼,这不就有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