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不好听的,以后她和老伴真出了什么事,能依靠的也只有老三一家,另外两个平时让他们照顾一下没问题,家里一旦需要用钱的时候,就半点也指望不上。
两个儿子不是什么坏人,对父母也算孝顺,可是在他们心中更顾自己的小家。
平时给点鸡蛋,帮忙干下活什么的,两个儿子不会多说什么。像她拿自己的鸡蛋给三孙儿加餐,老大老二一家都不会站出来阻止,因为他们早在结婚的时候,就与父母分家了。
父母的东西他们想给谁就给谁,张梦知的两个大爷也不好多说什么,更不要说张梦知还是晚辈,他们也做不到以大欺小。
也幸好二老平时一碗水端平,偶尔偏心一下不过分,也让他们找不出什么错来。
因此二老有什么需要钱的事,向来只跟老三说。
知道老三一家对张家的贡献,所以父母对张梦知的偏心,张家两位大爷都假装看不见。
毕竟他们也没少花老三的钱,非要说父母偏心,那只会引来二老一顿骂,骂他们忘恩负义没有良心。
张梦知下乡,回到老家当知青,借了他们张家堂叔的势,谁让他正好在城里知青办工作呢,给自己的堂侄儿安排回老家当知青的权力还是有的。
所以张梦知下乡一年,那是半点苦没吃,平时顶多和爷爷奶奶一起下地干活,吃住都在爷爷奶奶家,村子里的村民大多数都是他亲戚,就算张梦知偷懒不干活,也没人举报他。
张梦知今年也争气,在高考恢复后的第二次高考中,考中了大学,是老张家公认最有出息的娃。
现在村子里人,可稀罕他了,要不是张奶奶和张爷爷稳得住,拒绝了族亲们送来的东西,现在张梦知住的房间都要让农产品堆满了。
作为他们张家村唯一的大学生,甚至是他们整个公社唯一的大学生,不管谁路过张家老宅都得夸他两句。
现在的面条还是不是后世那些吃着没什么味道的面条,张梦知哪怕三天两头有鸡蛋吃,对一碗细粮还是很馋的,毕竟加了猪油和香葱的面条实在是太香了。
不过再馋他吃饭的姿势也很好看,比张家所有人加起来都要优雅。
是的,在张家其他人看来,张梦知吃饭太过优雅了。
平时几家聚餐坐在一起吃,张奶奶都要替三孙儿提前夹一些菜在碗里,不然张梦知都抢不赢他那些兄弟,因为全被同辈的堂兄堂弟们抢光了。
他不争不抢的样子,半点也不像是农家子,常常引得其他人感叹张梦知不该出生在他们这种泥腿子的家庭。
对于这样的话,一开始张梦知还解释,他这是上辈子养出来的习惯,这辈子出生连吃奶都不紧不慢,想要改变太难了。
是的,张梦知是穿越人士,而且还是从后世穿越到六七十年代的。
对于习惯了后世便捷生活的张梦知来说,刚穿越那几年,差点没把他憋死。
六七十年代的生活太无聊了。
更别说当时环境也不好,平时怕说错话给家里人招事,张梦知愣是把自己话痨的习惯给改成了少言寡语的习惯。
当然,他话少也是相对而言,并不是真正的不说话。
毕竟肚子饿子总得叫吧,所以他的少言寡语只是相对穿越前而言。
“奶奶,我吃完了。”
一大碗面下肚,张梦知肚子已经有了八分饱,才十八岁的他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饭量还真不小。
“那你继续收拾,奶奶去把碗洗了,今天晚上早点睡,明天一大早就要起来去公社赶车回城。”
张奶奶叮嘱三孙儿。
“好的,奶奶。”
张梦知点头,亲自把张奶奶送出门,看到她进了厨房,这才转身回屋继续收拾东西。
其实他也没什么好收拾的了,因为夏天他晚上睡觉甚至不用盖被子,一件薄外套就够了。
把被子衣服打包捆好,留下的东西随便用包装起来提着就走。
“老三,看我们给你带什么回来了。”
张大娃几兄弟,一个拿着几个烤熟了知了猴跑进来。
“……”
看着递到他面前的几串知了,张梦知咽了咽口水。
别误会,他不是想吃,而是害怕。
他从小就怕虫子,特别是没有骨头软绵绵的虫子,他一看到就浑身起鸡皮。
他知道这种刚从地下爬出来的知了和虫子不是一回事,可让张梦知吃它们还是有很大的心理障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