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子川想起来了,假期的时候他登了下自己的账号,发现有个叫“糖衣粥”的粉丝给他留了消息,说月考终于完了,她终于能上一次网,高中的学习强度真是太大了,还好有安老师和闻老师的剧帮忙提神。
糖衣粥,周以唐。
他没把周以唐当成粉丝,毕竟他能和程斯宙在一起,周以唐“功不可没”。
“闻老师,你现在有几十万粉丝了,习惯一下成为偶像的感觉好不?得和粉丝保持距离感,距离感懂吗?就算要凹一个邻家哥哥人设,那也是人设,不是真的让你给她们当邻家哥哥。”
黄赟时刻监控着流量和数据,偶像三人团里面,闻子川的数据比其他两位要好上不少,如果有被捧红的机会,闻子川的概率要更大一些。
出于对“摇钱树”的尊重,黄某人把“忍让”两个字写了脸上。
“我知道了,以后不会了。”闻子川好声好气地道歉。
“行吧,”黄赟不怕倔的只怕乖的,“哦对,金总接洽了几个项目,苏灼你喊上颜丹彤,还有闻老师和另外两位,一起去会议室。”
苏灼应着“好”,又哭丧着脸对闻子川:“闻老师您真是说什么来什么。”
闻子川也很无奈,只好安慰他:“忙一点好,忙一点年终多发钱。”
自从签了三位配音演员,组成声优偶像团体后,金总的心情都变得好了起来。
想想最初的第二声,只是个线上平台,没有内容产出能力,和各家声音工作室之间是互利共荣的关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制约。
后来,第二声成立了产品部,能买版权改编,也能自创剧目,金总再面对各家班主时,说话的底气都足了不少。
现下签了艺人,又不一样了。
他时常去圈里运作运作,陪着大老板们吃喝玩乐、搞好关系,就有更多更大的影视制作公司和IP孵化项目找上门来,与他谈合作。
比如眼前,有一个网剧项目需要配音,制作人先接洽了郑途工作室,试音试了一大圈都不满意,说除了郑途本人,其他的,投资人都不喜欢。
这是一块好饼,郑途没有理由不接,就打算亲自上了。
结果投资人又说,郑途的声音好听归好听,就是年龄大了,听着老气,网剧里的男主才十八岁,要找个和郑途音色接近,但更年轻点的声音。
几个月前,第二声自创的线下声优剧《皓雪行歌》上演,让配音演员露脸演出的形式着实让圈内震撼了一把,在那之后,闻子川的人气水涨船高,偶尔也会被拿出来与安捷相提并论。
制作人猛地一拍脑袋,当时郑途弃演,临危受命代替郑途上台的人,可不就是闻子川吗?
他联系了金总,让闻子川试了音,再发给投资人,投资人听完,言简意赅地回了两个字:就他。
业内共识,给影视剧配音,虽然比不上演员的天价片酬,但比广播剧、有声书或者小厂的动漫、游戏要挣得多。
闻子川要还债,要过好日子,就不能只配广播剧,得拓宽业务范围。好在金总本就想让他们出门挣钱,项目接得越多,公司就挣得越多。
就这样,两个月间,闻子川接二连三地拿到了影视剧的角色,也见了不少影视行业里的导演和制作人。
从长远来看,这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
配音是门手艺,手艺就需要口碑,他踏踏实实地把每个角色都配好了,给对方留个好印象,哪怕将来不在第二声,也不会没饭吃。
“喂,宙哥,我们晚上出去吃吧?”
“怎么想起要出去吃?菜我都买好了。”
最近他们手上都没什么钱,自己做更便宜,程斯宙下班早就会去买菜,然后回家做饭,等着闻子川回来吃。
“发工资了嘛,我请你,好不好?”
“……你到哪里了?”
“出地铁了,往小区走呢,你要是出来,我就不上楼了。”
“要不,你先回来吧……”
闻子川听他语气别扭,该不会是他爸妈,或者师父师娘过来了吧?
如果是,就说是合租室友嘛,他的“两对父母”都是文化人,应该不会做出什么极端的事;如果不是,那他也猜不到了。
算起来,他俩已经合住了小半年,无论发生什么,都是一起面对的。倘若宙哥遇到了为难的事,他一定希望自己陪在他身边。
想到这,闻子川加快脚步,往杨柳岸走去。